煤礦安全文化建設是近年來推行的一種先進安全管理方法,是落實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重要體現,它以提升人的潛意識為出發點,建立起以人為核心內容的安全文化的新對策和新手段。 一、日前我國煤礦安全文化的現狀 近年來,由于歷史、現實和人們思想等方面的原因,在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中還存在許多問題。 1、煤礦的安全投入尚顯不足,物質基礎不牢靠,煤礦瓦斯、火災、頂板事故和工作面突水等災害預防措施從技術裝備以及理論上還沒有新的突破,非防爆電器設備和不安全、不合理、不科學的采掘工藝不能完全制止。 2、安全意識不到位。習慣性作業、經驗性操作司空見慣,“三違”現象時有發生。 3、出現事故,大部分以罰款教育為主,相關法律、法規的落實、責任追究不到位。 4、在基層區隊班組,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文化涵養不夠,工作安排中重生產、輕安全,日常組織職工安全學習走過場,強調生產任務,忽視職工安全理念教育和安全文化的灌輸。 二、影響安全文化建設的因素探析 影響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因素是十分復雜的綜合性問題,結合我國國有煤礦的實際,大致存在以下主要因素。 1.安全文化理念還沒有真正“落地生根”,很多煤炭企業面對煤炭市場好轉的形勢,盲目追求“大發展”;面對采掘失調過分謀求“硬發展”;面對生產正常過份追求利潤最大化。時常出現安全為生產讓路現象。 2.安全文化是“管理文化”的理念還沒有真正形成,煤礦安全文化建設執行部門的權威性不高、工作機制有待完善。 3.井下一線職工素質普遍偏低,理解力差,使安全文化建設的宣傳教育工作進行緩慢。 4.煤礦生產作業環境比較特殊,生產過程經常受到大量的未知因素和突發情況影響,常常導致某些“非常”的應對措施出臺,也極其容易產生安全文化建設的“沖擊”效應。 三、構筑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科學機制,促進安全文化的科學發展。 安全發展是煤礦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基礎。人們常說:“基礎不牢,地動山搖。所以,在具體工作中: 1、堅持以人為本,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把安全發展的理念宣傳到每一個地點,灌輸到每一名職工。一是堅持不懈地對職工進行業務技能培訓,及時編印教材深入區隊宣講,要求每位職工下井前進行入井安全宣誓,工作中嚴格按照國家安監局制定的“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法操作,使職工對安全從思想到行動上都能引起重視;二是在入井通道建成安全文化長廊,井口設立“全家福”牌板,設置安全宣傳電子大屏幕滾動播送安全知識,在硐室、工作面設立安全警示語牌板,利用氛圍熏陶;三是經常組織安全宣傳員、家屬協管員深入一線為職工表演豐富多采的安全文藝節目,在寓教于樂使安全文化理念根植職工心中。 2、堅持全面協調發展,打好促進安全生產的主動仗,把安全發展的機制落實到每一項工作,體現到每一個環節。一要擺正安全與生產的關系,樹立“一切為安全工作讓路,一切為安全工作服務”的觀念,始終把不安全不生產的原則落到實處,體現到礦井安全生產的全方位、全過程,為安全文化建設夯實物質基礎。二要擺正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堅持安全優先的原則。樹立安全就是最大的效益觀念,以安全保效益,以效益促安全,實現安全發展,科學發展。三是堅持“裝備、培訓、管理”并重的原則,實現生產作業環境的本質安全型和職工行為的本質安全型,逐步掌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 3、堅持安全文化建設的科學可持續發展,把構建剛性約束與激勵措施相統一的制度規范,把優化管理流程再造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和深化點。 安全文化并非是一朝一夕自然形成的,而是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精心培育起來的,只有從細微之處抓起,努力培植職工的安全行為養成,在提高煤炭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科學發展實力上見成效。 一是突出以人為本科學發展。通過建立起涵蓋各個工種、個人職工的行為規范、崗位標準和崗位價值管理體系,實現變生硬的強制約束為柔性的激勵約束,為安全文化建設奠定制度保障。并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突出教育引導的管理新手段。通過開展文明樣板面、文明硐室、黨團員安全示范崗創建,實現由堵向導,由限制向創新的轉變,提高職工“自我改造、自我展現”的內在動力。 二是改進工作方式,實現雙向互動。在實際工作中,傳統的“管理就是罰款”現象很容易使職工產生不滿或抵觸情緒,職工在感情上往往難以接受。在執行硬性制度的同時,也可以運用柔性管理,通過宣傳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促進職工思想認識的提高,形成上下積極互動、職工主動參與的態勢,安全文化建設就會在一種強制性要求和主動性創新的中不斷發展成熟。 三是正確處理以人為本與依法管理的關系。以人為本強調人性化管理;以法依規治礦強調鐵面無情。所以在處理情和嚴的關系時,必須把握的一點就是:遵循“法不容情”,情出于嚴治之中,嚴立于情治之上的原則。工作中,堅持以法治礦,適而有度,恰到好處,情中有嚴,嚴中有情。 四是堅持全面統籌協調,優化流程再造。煤礦安全生產涉及到采、掘、機、運、通、地測防治水多個方面,是一項綜合性管理工作。既有人的主觀因素,又受客觀條件的制約;所煤礦企業的管理層在下達任務、制定措施時,都要尊重科學、尊重發展規律,在激發職工積極性的同時,充分運用自然規律,使安全生產達到人的因素與物的條件最佳組合,實現均衡生產,使安全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落實在安全生產全過程。 總之,安全文化是源于生產實踐,孕育于煤炭企業管理,成長于社會發展的認識與實踐的互動作用過程,是一項持之以恒、不斷完善的系統工程。生產中,只有長期抓、反復抓,不斷探索其自身的科學性、規律性和實踐性,才能促進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再上一個新臺階,才能使煤礦企業在社會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
|
上一篇:企業安全文化漫談
下一篇:建設安全文化 打牢安全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