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安全生產是一切經濟活動的頭等大事。企業職工安全素質是安全生產的保證。事故的發生有時看似偶然,其實寓有很大的必然性,要把事故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內,必須全面提高人員的安全素質,推行企業安全文化建設。
一、堅持安全文化建設在安全生產中的基礎地位和關鍵作用
企業安全與生產息息相關,具有一體化運行的特征。沒有安全就沒有生產,人是企業安全生產的決定性因素。而安全文化是塑造企業人的首要所在。安全文化是一個社會、組織或企業的安全自悟。它包含安全意識、安全目標、安全責任、安全素養、安全習慣、安全價值觀念、安全科技、安全設施、安全監察和各種安全法律法及企業的安全規章制度。其核心是人的安全觀。它決定著人們對于安全生產的思維方式。我們所需要的是健康的安全文化,目標是使之植根于科學的安全觀,堅持以人為本,以保護人的健康、珍愛人的生命,實現人的價值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培養員工牢固樹立安全生產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自我防護能力為重點,從而成為踐行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的人因工程和思想基礎,始終堅持這一理念,下大力度抓安全文化建設的,將會取得一定的成果。
二、普及安全培訓教育
安全培訓教育是安全生產的基礎,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根本。是一種傳播安全文化,傳遞安全生產經驗,灌輸安全科學知識,保障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途徑。是普及安全與健康的科技與文化,促進社會文明的重要手段,宣傳和教育是培養和造就高安全文化素質人才的必由之路。基于這種指導思想,應在地方有關部門積極開展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管理知識培訓教育。部門應根據行業特點和培訓教育對象,制定培訓教育計劃,并組織實施。使各個層次的培訓教育面逐年遞增。以安全培訓機構為主渠道,應對生產經營單位的廠長、經理,特種行業作業人員和從業人員實施分期分批培訓。對企業管理人員重點進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基本知識培訓,逐步適應安全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現代安全管理的需要。
三、倡導安全文化營造安全氛圍
企業安全文化是生產經營領域的安全文化,有其獨特的功能和作用。它是保護生產力、保護生產要素,維護安全文明的安全文化,它寓于企業文化之中、又融于現代企業文明建設之中。安全文化建設的主體和重點在企業,在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文化素養。為此,要抓好了以下幾項工作:
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對從業人員搞好安全文化直觀教育、視聽教育。進一步搞好宣傳櫥窗、詩歌漫畫知識長廊、安全知識競賽、安全警示、警語、標志、標識,黑板報等宣傳陣地建設。多角度、有側重、有針對性地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力求做到集中活動與經常教育相結合,專業教育與群眾性的普及活動相結合,重點教育與全程教育相結合。以宣傳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國家、省、市、縣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為主題,輔之以釋義和生產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安全生產月活動是集中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提高全民安全生產意識,促進和普及安全文化建設的有效載體。開展好一年一度的全國安全宣傳月活動,通過“安全宣傳月”、“安全生產宣傳咨詢日”、“安康杯競賽”、“青年安全文明示范崗”、“安全知識進行業、進社區、進工廠、進工地、進農村、進學校、進商場、進家庭”等活動,用演講、歌詠比賽、板報、知識競賽、廣場文化活動、簽名等形式,宣傳和普及安全知識,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意識,著力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進而形成正確的社會共識和個體心理。依托各類媒體,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力宣傳安全法律法規、安全知識,做到電視有影、電臺有聲、報紙有文章,并積極組織廣大職工觀看、收聽、閱讀有關安全生產宣教節目和文章。開展安全生產論壇、安全生產征文、安全短信發送等活動,加大安全生產宣傳工作的頻度、廣度和深度。
四、利用文化文藝載體 開展安全文化宣傳教育活動
積極推動安全文藝創作,提高安全文化水平。充分利用現有的安全文藝創作資源,聘請專業文藝工作者,針對各類生產經營單位的具體情況,創作出了一批質量較高的文藝宣傳節目,在安全宣傳月期間及經常性的安全文化建設中,公眾聚集場所進行安全文藝演出,并深入到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農村、學校演出。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全社會的安全意識。
五、加強安全文化教育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漸形成并為全體員工所認可,遵循具有企業特色的價值觀、行為規范、科技手段、管理方法、經營哲學等物質的和精神的財富之和,是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加強安全文化教育,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對企業員工進行安全文化教育的目的是使其獲得牢固的安全生產基本常識和熟練的崗位安全操作技能,切實做到按規程操作,杜絕違章,確保安全生產。對企業干部(班組長以上)教育的目的是使其掌握較系統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較全面的安全生產管理知識,即自覺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能力;在緊急、危險、關鍵時刻能夠正確處置各類安全事故的能力;在各項工作中對影響安全因素的預見能力;在規章制度無明確規定的情況下作出有利于安全生產的決策能力。
加強進廠、進店工人三級安全教育,特別注重對農民工的培訓,積極探索農民工的培訓方法,制定培訓計劃,通過培訓使農民工取得安全生產合格證書,提高他們的安全防護能力。
責任是安全生產的靈魂。企業最基本最傳統的管理方式是充分發揮安全生產各項規章制度的約束作用,來規范員工的行為,人人遵章守紀,防止“三違”現象,保護自己,保護他人,保障企業安全生產。而最關鍵的則是認真落實各級各崗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特別是要落實企業法人代表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制。
六、創新班組活動養成安全生產習慣
在嚴格執行各項安全制度的前提下,不斷創新安全活動模式,促使每一名職工都做到時時講安全、處處想安全、事事保安全。形成“干前想安全,干中要安全,干后總結安全”的氛圍。做到明確作業內容,分析作業特點和作業中可能出現的危險;針對可能出現的危險因素,認真分析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作業。使每名員工都明確掌握本班組作業范圍或承擔的每個作業項目的規范的操作內容和程序,熟悉作業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危險點。員工針對本崗位所承擔的項目、任務和可能引發的職業傷害及安全事故,制定切實可行的應急處置預案。對生產工藝過程中設備運行狀況、安全設施和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情況等進行檢查,并嚴格按照應急處置預案,認真加以落實,做到防患于未然。以此來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和事故處理能力,達到危險、危害因素人人清楚,應對措施人人明白。
七、加大投入提供物質保障
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安全文化建設亦然,舍不得向安全文化建設投入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不會有什么特色,沒有安全投入保障的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就是一句空話。地方政府應廣泛開辟安全文化投資渠道,動員企業和社會各界向安全文化建設投入。企業提取的安全費用要拿出一定比例用于安全生產宣傳教育、重大安全課題研究和職工培訓,保證安全文化建設的投入。使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異彩紛呈,安全生產本質程度逐年提升。
上一篇:農電企業班組安全文化建設解析
下一篇:對煤礦安全文化建設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