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安全文化是構建和諧鐵路的必然要求。安全是發展之基,和諧是安全之魂。為安全文化提供條件,離開凝聚力的和諧環境,安全文化建設就難以順利推進。鐵路安全文化建設與構建和諧鐵路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輔相成、互為條件,構建和諧鐵路離不開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建設是和諧鐵路的核心文化。安全是鐵路的永恒主題,安全生產、安全生活、安全生存是構建和諧企業作為社會的重要細胞,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如何通過培育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建設以人為本、健康和諧的企業環境,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基礎和保證,是時代賦予企業的神圣使命和重要的社會責任。
一、打造鐵路企業先進的精神文化
一個社會是否和諧,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應加強鐵路企業員工的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引導職工牢固樹立起“旅客貨主是上帝,優質服務是天職”的理念,變管理旅客貨主為服務旅客貨主,將人性化服務、精細化服務、親情化服務融入服務的每一個環節之中,把旅客貨主滿意度作為衡量工作質量的唯一標準。培育職工奉獻社會、服務群眾、愛崗敬業的道德觀念,為廣大旅客貨主營造一種團結互助、平等友愛的和諧環境。
鐵路企業要圍繞經營管理的總體目標塑造永不言敗的拼搏精神,同舟共濟的團隊精神,誠實守信的敬業精神,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讓這些企業精神深入職工心中,化作職工的行動準則,增強職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培育一種“我靠企業生存、企業靠我振興”的共同價值觀,使企業精神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源泉,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內在動力。培育安全文化,強化安全責任,提升服務質量,把干部職工的思想意識、價值取向、安全行為、精神面貌凝結到共同的安全理念之中,既可以提高鐵路的安全保障能力,為旅客貨主提供更加安全、優質、快捷的運輸產品服務,又可以提高干部職工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強化干部職工確保安全的過硬技能,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和諧鐵路的內在要求。
二、培育鐵路企業先進的制度文化
1. 細化理念,內化于心,形成“有容”的鐵路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有容乃大。要在吸引人、培養人、用好人、留住人等方面上下功夫,建立起關心人、包容人、理解人、尊重人等較為系統的、“有容”的、以人為本的人才價值觀念。一方面,安全管理重在人的管理,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也是確保安全的關鍵要素。特別是安全文化注重突出人的觀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能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文化的無限性統一起來,把管理的強制性和文化的能動性結合起來,使職工自覺遵守安全規章,并成為自然而然的行為習慣,保證鐵路安全、高效、有序地運行。另一方面,制度總有漏洞,文化無處不在。安全文化可以彌補制度管理的不足,降低管理的成本,如影隨形伴隨鐵路安全工作的始終。安全文化是硬管理和軟管理相融合的戰略舉措,是整合各種安全要素發揮作用的關鍵資源,是發揮組織凝聚和激勵功能的重要載體,是安全管理由少數人的行為變成大家參與的根本途徑,是用“軟文化”促進鐵路“硬安全”的必由之路。
2. 文化理念,物化于制,形成“有衡”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有衡乃遠。“十一五”期間要逐步形成“有衡”的制度文化,以科學的制度文化規范員工行為,以有效的制度創新推動企業管理升級。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并通過對各項工作進行計劃控制、過程控制、結果控制,加大執行效果的監督與評價力度,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結合崗位要求和員工的職業生涯設計,建立各種培訓制度,有針對性地開發培訓課程,增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力度,形成有重點、覆蓋全員、多層次的培訓制度,提高員工的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歸納、總結、創新、提升以績效為核心的各項激勵制度,激發員工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企業的發展作出更大的努力。要建立干部素質提高制度,著眼于培養復合型人才,重點提高領導干部和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為企業正確決策和管理打下基礎;建立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制度,編制培訓計劃,對職工進行上崗資格培訓,應知應會培訓,促進職工知識結構的更新;建立技術練兵制度,定期開展技術比武、崗位練兵,以賽促學,以學促賽,不斷提高職工的崗位技能,為職工提供崗位成才平臺。
3. 文化理念,外化于行,形成“有序”的執行文化。
執行文化,有序乃力。企業執行文化的塑造必須循序漸進,是一個從強制走向自覺的過程。強化團隊精神,建設高效執行力團隊,通過打造學習型團隊、創新型團隊、高效協調型團隊等形式來培育團隊精神。把團隊管理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予以高度重視,逐步形成團結協作、協調溝通的氛圍;開展各種形式、富有企業特色的文化活動,弘揚團隊精神,增強員工的使命感、榮譽感、歸屬感,激發員工振奮精神,開拓創新,努力踐行企業文化理念;堅持并不斷創新提升執行力的有效載體,開展富有企業文化特色的群體性活動,進一步弘揚企業精神,提高員工綜合素質。通過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進步的經營思想、簡便快捷的運輸方式,搞好營銷工作,使每次營銷都成為樹立自己形象的宣傳活動;每一次服務都成為展現形象的活動舞臺,從而不斷增加鐵路運輸市場份額。提高協調配合能力。
三、實現先進的鐵路人本管理
首先要優化安全制度。安全制度有法律、法規、標準規章三個層面。要以法律為依據,以標準為準繩,把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貫穿制度制定、執行、完善、變革全過程。用理念指導安全制度的制定,就是要把安全理念作為安全制度的靈魂,作為制度制訂的依據和平臺,使安全制度與安全理念相適應,提高安全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使安全理念有效滲透到安全管理中;用理念檢驗安全制度的執行,就是要對符合安全理念的制度要堅決執行,對不符合安全理念的制度要堅決廢止,使忠于制度成為每個職工頭腦中最基本的價值觀念,提高安全制度的人本性、可操作性;用理念促進安全制度的完善,就是使安全制度隨環境變化與時俱進,以觀念的轉變促制度的完善,以理念的創新促制度的變革。
其次,活化安全物質文化。要著力發揮安全標語、藝術雕塑、文藝節目、安全典型等文化載體在安全文化建設中的教化功能。人性化的安全標語,既可美化環境,職工又易接受,一旦內化于心,將成為一種保安全的精神力量;有安全內涵的雕塑,既使防止事故者感到自豪,又裝點美化了環境,使人、設備、環境和諧統一,又強化了安全理念認同的效果;以安全為主題,圍繞重大紀念日和重大節日,舉辦文藝演出,把舞臺搭進車間,把節目送到偏遠小站工區,特別是把標準化工作過程“演繹”為活潑生動的安全小品,讓職工在快樂中熟悉標準化作業的全過程,在溫馨中感受肩負的安全責任;安全文化宣傳陣地是塑造人格化的安全典型,傳承安全理念的最好載體,塑造和諧鐵路形象的最好使者。
第三,規范安全行為。一是行為規范化,向陋習告別。告別違章陋習,必須嚴字當頭,強化作業標準的執行力,才能形成與安全理念要求的行為。二是行為流程化,把精細變成習慣。安全管理既需要從細節做起,更需要強化精細化流程管理,習慣化執行流程作保證。三是激勵正強化,變被動為主動。要通過強化正面激勵,變罰為獎,形成安全管理人人有責、安全理念人人共享的積極心態,從而由被動個體保安全為全員主動抓防控,由被動避免事故為主動爭取安全獲得獎勵,才能真正激發每個職工保安全的動力。
安全文化堅持從“人”這個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入手,在既注重對物管理的同時,更加注重對人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尊重、關心和依靠職工,全面落實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的時代人文精神,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
注重突出人的觀念、道德、情感、品行等深層次的人文因素,把管理的有限性和文化的無限性統一起來,把管理的強制性和文化的能動性結合起來,用管理制度硬約束之外的素養理念,用先進的安全觀念、安全知識、安全技術、安全行為方式培育具有現代安全素質的“人”,以此來保證鐵路企業安全、高效、有序地運行。通過增加鐵路“產品”文化含量,體現安全價值觀和安全行為準則,成為體現鐵路企業發展程度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安全文化作為一種與安全生產密切相關、與人的素質緊密聯系的文化,為鐵路企業建立起了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和環境,在塑造鐵路安全品牌、樹立鐵路良好形象上發揮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