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是一系統的深奧的學問,安全則是一項有機工程的工程,安全管理則是相當深奧的學術,其中的學問不是輕言易懂的,也是不好拷貝的,因為安全管理的對象所牽扯到的因素隨時代、環境等巨變,前輩所保留下來的管理經驗也不能夠全面有效的解決現代安全管理中的問題何難點。用唯物主義的辯證觀來講就是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項目部現行的安全管理工作方式的需要以隨時代的進步逐步改進,要由現場監督的重點管理方式向核電安全文化文化支持的本質化安全管理方式轉變,在現有的安全管理資源下,優化管理體系結構,促使項目部安全管理水平再度提升。
劉小兵經理的談話對自我安全管理工作的認識極大,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不僅僅是現場一線簡單的監督管理,每天將大部分的時間泡在現場進行不停腿的、不間斷的隱患檢查,監督落實整改,雖說在一定的時期內,現場的安全管理會出現有效的改善現象,但大部分都是表面的現象,由表及里去進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安全生產欣欣向榮、一片大好的形式下,安全危險、事故隱患卻暗流涌動。一線的安全監管是最實在的,可以及時有效的解決一線現場最具現實的問題,可以體現,也是最能鍛煉年輕人實力、能力的平臺,也是收集安全管理真實資料的最前沿,但是由此就完全否定安全管理內業的存在價值對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是實在是不明智的選擇,尤其是以安全員在現場的時間長短為重要考核指標為不合理,更何況是在提倡安全本質化、注重安全管理方式方法、提倡和諧安全的今天。一線安全監管是發現一個問題解決一個,很是具有單一性,不具有全面的指導性,而安全管理的內業方面,依據現場的施工進度、施工作業活動、很大的一部分是具有針對預想到的安全隱患,有針對性的制定工作程序、管理程序、反事故方案、專項方案、應急預案等等文件,從源頭上對施工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進行針對性的預防,真正體現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程序、方案、規章、制度是第一位的,因為“無規矩不成方圓”,安全監督管理的重點、主要任務就是監督各項規章制度、方案程序的落實,而不是什么一線的“嚴防死守”,“ 嚴防”只能防一面,“死守”只能守一時,不是長久之計,嚴防死守是典型的“要我安全”的被動的安全管理模式,違背“我要安全”的管理理念,離現代提倡的“和諧安全”的管理理念差距甚遠。嚴防死守不適合核電產業安全管理未來的發展“趨勢,更不適合核電產業工人的有效培養。安全監督管理要從長遠出發,堅持制度、程序出效益的管理理念,重視內業對現場安全管理的重要指導性作用,與現場的實際相結合,培養管理人員全面發展。
轉變現在的安全管理模式,重在落實,重在實施。安全管理體系的文件能夠得到各相關部門的實施落實,而不是束之高閣,安全體系文件的落實,要充分發揮企業的安全文化對現場安全監督管理的重要指導作用,為培養后續的核電產業工人打下堅實的基礎。隨著核電產業的急劇增長,原有的專業核電產業工人不能滿足目前核電發展的需求,大量的非專業的核電工人涌進核電工程項目是必然的發展趨勢,在為核電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極大的生機的同時對現場的安全管理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如何轉變新進場人員的理念,培養他們的核電建設管理、技術能力與水平,培養更多核電產業工人成為當務之急。項目部針對勞務分包的管理進行了近兩年的摸索實踐,制定了相對的教育培訓與管理措施。諸如:相對嚴格的體檢要求;從思想理念上進行教育,實行本質化的安全管理,從源頭上控制,去除原先不良的工作習性;現場的實地操作技能培訓;嚴格的考核獎懲辦法等等。但是在實際的執行管理中,部分人員卻考慮不同的因素,有點過于著急,習慣性的出現打折扣的現象。對項目部影響較大的幾起事故都逃離不了分包的身影,很簡單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好比蓋樓房,地基都沒有打好,房子蓋的再漂亮,風雨中難免飄搖,F行的安全管理模式對核電產業工人的培養不力,要充分發揮安全投入的各類資源的最大效益價值,核安全文化的重點宣傳教育,普及深入,同時結合日常的安全教育、針對性的培訓,轉變工人的安全思想意識,管理人員要以身作則,轉變習慣性的管理經驗,身教勝于言傳,促使勞務工從行為上逐步規范,使其自愿轉變,培養其主人翁的責任感,將 “核電勞務工人”轉變為“核電產業工人”良性管理循環模式持久運行,為核電的建設培養提供更旺盛的生命力。
上一篇:企業多樣化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聚合文化之光 鑄就安全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