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的時候,路在腳下,而安全卻應在心頭。
坐車到任意一個都市,腳下偌寬的一條大道,造成擁擠的原因看似多種多樣,但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人本身缺失安全意識。“我們無意之中就走到了路中央,并不是存心要擋別人的道,這也許是一種習慣吧。”僅僅用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就將自己的不安全行為,解釋的輕輕松松,殊不知身后那些行路人和駕車者的忙亂與無奈,更不知其中存在的危險和隱患。雖然這些“無意中”、“習慣性”走在路中央的人們,并不是真的想不遵守交通法規,沒有高尚的道德素質修養,但是唯有以增強安全意識為重,且讓它成為自覺行為、長期習慣時,腳下的路才將不再引發沖突。
聽一位朋友調侃自駕的感受,他說:
從前覺得,有情況就要急剎車,專門利用那車胎的尖叫聲,來警告不遵守規則的人;現在知道,能讓就要讓,汽車不是想停哪就停哪的,后面的車也不是你能停,它就也能停的住的。
從前覺得,偶爾一次違章不會有多大影響;現在知道,偶然性與必然性之間的關系只是在于次數的不同,與運氣的好壞沒有聯系。
從前覺得,別人亂開車就想教育對方一下;現在反而覺得,教育自己不能像他一樣才是最管用的。
從前覺得,裝了倒車雷達就可以不用操心了;現在知道,倒車時雷達也有盲區,而且車后面隨時都可能出現障礙物,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最保險。
從前剛會開時,覺得黃燈亮了就是用來搶的;后來,覺得黃燈是用來停的;現在,過綠燈都要隨時準備剎車,讓一讓那些搶黃燈和闖紅燈的。
從前,去加油時總是很有錢的說:“加滿”!現在知道了,加滿一箱油在市區轉悠,幾乎等于拉著一個人,所以學會只加半箱。
從前,很羨慕那些雪亮的疝氣燈,開夜車總愛用遠光,不管對面的車是否晃眼;現在知道了,如果對方什么也看不見,那么同時處在危險邊緣的也包括自己,所以每次會車首先主動變換近光。
聽完朋友這一席話,令我再次想起那輛“細心”的出租車。它別具匠心之處,只不過是在自己的尾箱上,寫下了一行醒目的文字:“隨時停靠,保持車距,注意安全”。這句看似簡單的安全提示,表現出駕駛員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從那以后,路在腳下的每時每刻,我都忘不了那個安全提示,因為就像那個眾人皆知的“小沈陽”略帶夸張的描述:“人的一生很短暫,有的時候跟睡覺是一樣的,眼睛一閉,一睜,一天過去了;眼睛一閉,不睜,這輩子就過去了……”每個珍惜生命的人,都應該牢牢地將安全放在心頭,為自己和他人營造安全、和諧、文明的生活空間。
上一篇:“我的安全我做主”
下一篇:安全生產力戒“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