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從來都只有“救火”英雄,而沒有“防火”英雄。救火者總是于危難時候顯身手,大張旗鼓、轟轟烈烈,防火者卻只是做些平淡的預防工作,不需要大無畏的英雄氣概,似乎也沒有什么“技術含量”,于是常常消失于眾人的視線之中。無獨有偶,在很多企業的管理及考核中,管理者也往往只喜歡和重視“救火英雄”而忽略了“防火者”的功勞和作用。這樣一來,“火災”就有可能越來越多,救火英雄也會出現得越來越多,而企業卻因此陷入天天“救火”的狀態。
那么,先和大家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小故事吧。
一次魏王召見名醫扁鵲:“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于醫術,誰的醫術最高呢?”
扁鵲答道:“我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王再問:“那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鵲答:“我大哥治病,是治病于病發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能事先鏟除病癥,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揚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鄉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等大手術,所以人們都認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最大,遠涉全國。”
這個故事常常讓我深思。從管理控制角度看,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可許多經營者因忙于各種事務,往往只能事后控制,結果越來越忙、越忙越亂、越亂越忙,越忙,企業的管理成本也就越高。
從考核員工方面看,這個故事里究竟誰的醫術最好、水平最高?當然是小故事中提到的扁鵲的大哥。然而在現實當中,這些能干的人做的工作一般人都看不到,而且人們已普遍形成共識,都認為誰最忙誰就是最好的,誰能“救火”誰就是英雄。
企業要想擺脫天天“救火”的急亂狀態,主管對下屬的考核就應該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因為員工往往都是在做領導所要求的和被重視的工作。不要忽視那些真正為企業做貢獻的、默默無聞的“防火員”,不要只是鼓勵和獎勵那些在關鍵時候大顯身手的“救火員”,在員工考核中應該引導員工積極主動做好工作的事前預防措施和事中過程控制,消除各種隱患,防止“火災”發生。要鼓勵員工爭做“防火”者、甘做幕后英雄,因為“防火”重于“救火”,優秀的防火者方為真英雄,而這,也正是企業最需要的。
上一篇:從老鼠吃到奶酪看項目安全管理
下一篇:安全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