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數十年的大量事故調查與分析表明,在各類事故中,礦工因馬虎或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那么,人員安全管理就應該把消除礦工因馬虎造成失誤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作為首要任務來抓。由于礦工的行為由心理所支配,所以人員的安全管理應從不安全行為的心理原因分析入手,通過人員安全心理素質的選拔與訓練、人機匹配、安全意識與動機的強化與激勵、行為干預,以及對影響礦工心理的不良環境因素的控制等管理措施,來消除這些不利于安全的心理和行為。
非馬虎性不安全行為是指礦工本身對自己的行為的不安全性或危險性并沒有清醒的意識,是個人未能控制其行為性質的情況下作出的行為。由于這類不安全行為是非故意性的,所以也可將其稱為“無意識馬虎”。這類不安全行為主要由于缺乏知識和經驗,注意力分散、信號接收錯誤及一些特殊條件的影響等一系列原因造成。
缺乏知識和工作經驗
不安全行為的重要根源之一是礦工安全知識不足、安全技術培訓不夠、本人不善學習或缺乏經驗。在生產實踐中我們常能看到,有些礦工和管理干部,由于缺乏安全知識和實踐經驗,工作中經常違章指揮和盲目蠻干,他們往往對自己的不安全行為的危險性根本就不知道。在生產過程中遇到情況發生變化,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技術知識,而僅憑個人不成熟的經驗進行錯誤的判斷與處理,以致發生事故。
注意力分散
注意力分散是礦工馬虎造成失誤并導致事故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注意力分散的現象在上班一開始和快要下班時最容易發生,工作一開始,注意力不易完全地轉移到工作狀態,即演員們常說的 “還沒有入戲”;而在工作將要結束時,往往又過早地轉移到下班后的事務上。這兩個轉移點都容易使人產生“忽略性”馬虎并造成不必要的失誤。
當然,引起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很多,如情緒波動、過度疲勞、身體欠佳或他人的干擾以及一些心理疾患等。
另外,在煤礦生產中,由于作業現場動態對象較多,大多要求礦工們適當分配自己的注意力,比如在打眼、支護、卸料、釘道等作業中應時時注意觀察頂板的變化,留意異常的聲響以及工友之間的動作避讓等。
情緒波動
人在情緒低落時,大腦處于一種全面抑制狀態,表現為反應遲鈍,特別是注意范圍狹窄,頭腦中往往被不愉快的事情所纏繞,形成嚴重的注意力分散,甚至外界很強烈的危險信息都不能引起注意,很容易導致錯誤甚至無效操作而發生事故。而人在情緒很高漲時,注意范圍同樣會縮小。因為人在興奮時,大腦皮層的有關部位會產生很強的興奮區,而這時其他部位則會受到較強的抑制。因此,情緒的過度高漲對安全操作同樣是很有害的。
井下特殊的作業環境使礦工對安全心理的渴求十分強烈,井下的勞動空間相對狹窄,地質條件及狀況復雜,水、火、煤塵、瓦斯、地壓等災害較多,礦井老化,工作面較遠,工作時間長,生產機械笨重,勞動強度大,影響安全心理行為過程的視覺、聽覺、嗅覺等不良因素無所不在,導致礦工對安全的需求表現比其他行業更為強烈。
另外,各煤礦企業應當采取多種安全教育形式,對職工進行愛崗敬業教育、安全生產基本知識教育、安全法制教育、安全心理培養,明確安全生產的意義和不安全的危害,并使安全教育制度化、經;。同時,通過加強對職工安全知識的培訓,使他們熟悉操作規程、安全準則,增加安全知識,提高安全意識和素質,努力改變舊的心理定勢。從而使他們掌握事故發生規律,及時排除事故隱患,有力地減少事故的發生,切實保障礦工生命安全。
井下工作中馬虎的事例很多,因干活馬虎而將衣袖(或手臂)卷入皮帶中致殘的礦工有之(因此而送命的礦工也有),因開絞車馬虎而把絞車拉至自己頭上并將自己硬生生地卡死的礦工有之,因開玩笑馬虎而將同事眼睛用錨桿戳瞎的礦工有之,因推礦車馬虎而將自己的手擠扁的礦工也有之,因放炮馬虎而將自己崩飛身亡的礦工更有之……
總而言之,做個馬虎的礦工一點好處都沒有,真心希望經常馬虎的那部分礦工,真正做到瀟瀟灑灑來下井、平平安安回家轉;多拿工資獎金,少犯三違罰款;工作認真兢兢業業,心里踏實快快樂樂。讓可惡的“馬虎之箭”永遠瞄不準你,也不敢射你,更射不到你!
上一篇:安全需要“頑固不化”
下一篇:未必吃塹再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