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以怎樣的姿態或途徑來進行企業的工作,無論是用怎樣的理論或意識來引領企業的發展,而所屬員工都是最核心的。人是一切人類社會行為的載體,而企業員工便是本企業行為的載體。那么,有關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也便以員工為主體和出發點。
安全生產的主要對象就是設備與人身這兩個領域,而設備的好壞在一定客觀的條件下(當然這個是次要的),主要由員工來操作與掌握的,無論是對設備的修理,還是對設備的操作與保養,都屬于這一范疇;人身這一領域就更不用說了。
我們要建立一個穩定有效的長效安全生產機制,確保各項安全工作的進行與延續,我們只需、也必須做好一項工作,那就是員工的思維理念,說來簡易,也常被忽視或小視,但做起來是很困難的,它是一個系統工程。對此,我們不但要注重監管隊伍及部門的建設,也不只是對理論與考核的宣傳與重視,更重要的是對員工的思維模式的轉化與定格。
一種普遍深入員工的安全意識體系的建立是一項系統工作,它需要我們的時間與精力,但只有以時間的潛移默化才是最有效的,一旦這種意識建立起來,出于何種考慮都是值得去做的。
員工共同價值體系與意識體系,是公司環境和一系列措施與經驗所揉合起來的,它是以企業的條文與設備等條件為出發點,以自身經驗與思考,以及他人意識的影響為參照物,企業要求和自身價值體系為準繩,以企業發展與自身生存為歸宿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我們就要此為基礎,利用資源使員工逐漸形成一套安全生產機制,使安全意識深入心中,共同維護、相互監督、互相負責,共同實現企業的和諧穩定。
真正安全意識的形成是建立長效機制的最可靠保證,雖然意識中有很大程度的機械人為反映,但就是這些機械反應而避免了大多事故的發生,安全意識建立的與否,不在于言語的與筆的表達,而在于行為與行為放應的機動性與可靠性,也就是我們潛意識所在這一領域的占有率與成功率。
無論以何種形式加以影響來建立員工的安全意識,我們都要注重員工的內心觸及程度與成效,讓員工人生安全的重要性,在這個認識過程中,應把安全的危害及好處先深入到員工的心中。我認為,世上沒有最好的對策,只有更適合的對策,能夠是員工具有真正的安全意識、做到安全生產就是最適合的對策。
愿我們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與理解,做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促進公司的安全生產建設,實現共同的安全幸福生活。
上一篇:安全生產之歌
下一篇:抓安全要敢于“找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