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家庭幸福、社會穩定的前提。搞好安全工作是法律的要求,也是我們每個人應盡的職責。
我們從記憶開始,耳邊就不斷有“安全”的告誡:吃飯小心別燙著,走路小心別嗑著。上學放學的路上要靠右邊行、過馬路要注意車輛、不要跟陌生人說話、不要下河游泳等等……那時對安全的認識只是程式化的應付。長大后,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安全”又從遙遠的蒙朧的記憶中變成了具體:綿長的高壓線、轟鳴的機器設備、縱橫的鐵路線、一個個電鏟、一列列電機車……當從喧鬧步入寧靜的環境,腦海中仍然長鳴“安全”的警鐘,常敲“安全”的木魚,“安全”一詞已入眼、入耳、入腦、入心。
“安全”這一話題永不過時,它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境界。作為一種態度,“重視安全”在工作、生活中就會用心投入實實在在地做事,追求卓越;作為一種責任,“重視安全”就會帶著一種正確的思維與判斷,遵規守制避免重蹈覆轍;作為一種境界,“重視安全”就能在規范自己的行為舉止時也留意對他人生命財產的關心。
每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中有著不同的身份,肩負著不同領域不可推卸的安全責任。在企業,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嚴守勞動紀律,加強安全監督,做到“三不傷害”,是每一名員對企業應承擔的責任;作為家庭一名成員,提高家人的安全知識和防范意識,教育家人不違規亂紀也是對家庭義不容辭的責任。只要我們每個人、每個家庭以至于整個社會都把對關心安全作為一種責任和自覺行動,那么,就一定沒有消除不了的隱患和避免不了的事故。
社會、企業之所以花那么大的力氣開展多層次、全方位的安全宣傳,是通過這些安全警示教育,安全知識的普及,增強全體工友的安全意識和素養,喚起每一位熱愛生活、有仁愛之心的社會公民,擔負起為家庭幸福、社會穩定、國家興衰的這份神圣責任,使人人重視安全、時時事事做到安全,不因自己的過錯給社會、家庭和他人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和無法彌合的心靈創傷。
讓我們重溫并記住這條至理名言:安全是永不過時的話題。有了安全,生活永遠是春天,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向關愛生命那樣珍視安全。
上一篇:安全生產不妨嘗試“南風式管理”
下一篇:良好的習慣是安全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