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頒布實施,我國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走上了法制化軌適,使職業衛生工作有法可依,衛生行政部門加大職業衛生監督執法力度,全社會的職業衛生法律意識的提高,職業病相關衛生機構的資質認證工作的開展,必然促使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日趨規范化,政府管理、企業自律、群眾監督三方面的有機結合,必將促進職業病防治工作健康發展。在職業病防治工作中,基層職業病防治工作是全盤工作的基石,是防止勞動者發生職業病的最有力保障。我國電子行業企業經濟結構而臨多元化重組,企業性質除大型國有企業外,還有合資、民營以及鄉鎮企業、家庭作坊等中小型企業,電子行業內部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繁多,各類企業中職業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問題也各有不同,現參考有關文獻從以下幾方面對電子行業基層職業病防治工作現狀進行分析。
1各種性質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特點
1. 1國營企業職防工作特點
1.1.1具有職防工作經驗 此類企業多經營年限較長,基本具有較豐富的職防工作經驗,企業職防工作人員多來自技術工人隊伍之中,對生產上藝、勞動過程、生產環境及可能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有較全面的了解。
1.1. 2通風設備老化 企業由于經營時間較民,設備趨于老化,勞動者生產環境較差,生產車間通風設施陳舊,甚至已停用。
1. 1. 3老職上多 企業職上各年齡段都有,老職上較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時間較長易催患職業病。
1. 1.4職防工作經費不足很多國有老廠經營效益較差,存在職防工作經費問題。由于經費不足,職業健康檢查及工作環境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工作就不容易實施,體檢率低,正式職工做體檢,臨時工、協作工不做,或是不按照體檢周期做,或是從事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職工輪流做體檢。由于經費不足,防護用品也不能到位。
1. 1. 5職業危害防護意識差工作人員文化素質較低,職業病防護意識薄弱,現場檢測時常能看到兩種反常現象。一種情況是故意制造較平時正常工作時惡劣的現場環境,該關閉機罩的不關閉或故意揚塵等;另一種情況是拒絕防護措施,認為戴口罩
工作憋氣,戴耳塞不舒服,將焊接器件靠近集煙器工作起來不方便等等。他們一方面希望得到企業的重視,可以改善環境,得到多一些的補貼,另一方面由于知識層次較低,又缺乏防護意識。
1. 1. 6人員變動大,體檢率低許多國營老廠而臨改制,由于企業改革發展的需要,生產線較短時間內就有很大變動,隨之而來的人員變動也很大,很頻繁,有時年初制定的體檢規劃的人數,到體檢時只剩下很少一部分的人了,生產線的關閉,導致企業工人轉崗、下崗的情況不少,離崗時、工崗前職業健康檢查工作疏漏很多,職業禁忌證不能及時發現,潛在的職業病患者流向社會。
1. 2合資企業職防工作特點
1. 2. 1通風設施完好此類企業多數資金雄厚,硬件設施較先進,建廠時經過“三同時”審查,進,建廠時經過“三同時”審查,進,建廠時經過“三同時”審查,進,建廠時經過“三同時”審查,進,建廠時經過“三同時”審查,工作環境較好,通風等必備設施完好。
1.2.2管理理念和生產工藝先進 管理理念與世界接軌,注重環保,相應的有利于改善生產環境,客觀地保護了作業職工避免接觸過高濃度、強度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生產工藝先進,例如有鉛焊膏無鉛化可以從根本上消除鉛及其化合物對人體造成的危害。
1.2.3人員更換頻繁,遠期危害無法民期跟蹤作業人員崗位更換頻繁,合同簽訂時間一般為la,很多企業都不再續簽,而去招聘新的員工,客觀工作業人員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時間短,不易造成職業病,但在某種程度上,對一些可能對人體造成遠期危害的因素無法民期跟蹤,例如粉塵作業,發病可能在10-15 a之后,企業有可能逃避許多責任。
1.2.4崗前職業病危害防護培訓不夠很多企業招聘外地務工人員時,職業病危害因素告知工作做得不夠,未能將危害及防護詳盡地告知作業者,導致職業病的發生。
1.2.5用人年輕化有利有弊用人年輕化,使得產生“健康工人效應”,并且對于企業制定的規章制度依從性較好,可以很好地佩戴防護用品,防護較好,故體檢不易發現問題。但對于處于生育年齡的人來說,對子代的影響不好估計。有些合資企業還
有雇傭孕婦及未滿18歲未成年人從事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情況。
1.2.6作業人員工作強度大,職業相關疾病多為追求經濟效益,此類企業作業人員普遍工作強度大,體檢過程中發現許多工人身體處于業健康狀態,在此情況下,容易催患職業病,并且由于工作強度大,作息安排不合理,并且不注重生產過程中的人類工效學問題,造成勞動者心理緊張,使得職業相關疾病多發,如職業性下背痛等。
1. 3私營企業及小型企業職防工作特點
1. 3. 1對職防工作不重視由于規模較小,此類企業對于職防工作不重視,通常無專職的職防工作人員,對職防工作認識不足,不了解可能發生的職業病危害。
1.3.2不進行職業健康體檢和環境監測 有些企業為了節省開支,躲避檢查,不顧及勞動者生命安全,職業健康檢查及環境監測工作幾乎為空白。
1.3.3無通風設施有些作坊式家庭型小企業作業環境簡陋,狹小,通風不良,或者根本無通風設施和防護措施。
1.3.4作業人員多數缺乏起碼的防護知識作業人員對所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一無所知,極易催患職業病,而且患病后常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
2《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頒布后的狀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頒布以來,由于法律的制約,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及對勞動者需承擔的義務,成立了專門的職防工作體系,在每個年度開始各企業均要填寫職業衛生信息檔案卡,開展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HSAS18000認證工作,使職防工作較以前容易開展,衛生隊伍的規范和科學化,也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務與管理,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以致于全國每年職業病及急性職業,中毒仍有很高的發生率,每年職業病新增70萬人,對于基層職業病防治工作來說,任重而適遠。目前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 1企業領導決策層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 某些企業領導職業衛生觀念薄弱,沒有把職防工作當作企業的自主行為,沒有充分認識到職防工作的重要性,不了解職業病防治而臨的嚴峻形勢,只片而強調產出及效益,不愿把資金投入到改善工人作業環境方面,忽視勞動者健康對于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企業發展的積極作用,有短視行為。
2. 2職防工作人員的責任心不強部分企業職防工作人員有時迫于領導的壓力,考慮經費的問題,為降低體檢費用,瞞報有害作業人數,不給工人配發有效的個人防護用品,不能為勞動者爭取權益,使職防工作難以很好地開展。
2. 3勞動者本身職業病危害防護意識差部分從事職業病危害因素作業的勞動者文化素質偏低,本身健康防護意識薄弱,企業職業衛生宣教工作不到位,崗前告知、崗前培訓工作及職業病危害場所警不標識的張貼工作落實不好,也客觀地造成了勞動
者對所從事工作的危害一無所知,加之在利益驅動下,即使作業環境很惡劣,仍然繼續工作,不懂得或無力維護自己的權益,致使近年來新發職業病病例數逐年增多。
2. 4職業衛生監督機構執法力度不夠,監督范圍不廣 有許多小作坊式的企業得不到監督,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而這往往是事故的多發地段;企業則得過且過,不發生嚴重問題就不采取措施,近幾年屢屢發生的嚴重的職業病問題多發生于小型企業。所以,衛生行政部門一定要重視基層的職業病防治上作,以最大限度杜絕職業病的發生。
總體上看,部分中小型企業由于資金不足,職上文化素質偏低,生產技術較落后,缺乏職業衛生服務與管理的有效模式,職業衛生安全問題較突出。電子行業目前尚存在相當一些上藝落后、職業危害明顯的企業,塵肺、北學中毒、工傷等職業性病傷依然威脅著勞動者的健康和職業生命質量。
做好職業病的前期預防工作,對新建項目要嚴格履行“三同時”審查、驗收工作,從源頭上消除和控制職業病的發生。隨著科學的發展、技術的進步,一些職業病危害因素被注意、被了解被控制消除,但另外還有許多新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尚不被重視了解,對人體造成的危害尚不清楚,這也是基層職業病防治工作中,而臨的新問題。
無疑,我國的職業衛生立法,必將極大地推動依法實施職業衛生與安全服務與管理,加快與國際社會同步發展的進程。“人人字有職業衛生”全球性戰略目標,已得到我國和世界各國的廣泛響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出臺,將依法確保所有勞動者的基本權利,并依法實施監測、監護的保障機制。
上一篇:職業性損害的預防
下一篇:井底作業防毒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