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全發展戰略的制定
企業安全管理者的戰略觀念是否深刻而有遠見,首先必須通過文字化、規范化、法制化的發展戰略方案和文件來表現,并據此進行評價和衡量。
1.安全發展戰略的制定
企業安全發展戰略的制定過程是一項科學研究和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也是立足現實解決實際問題的論證過程。制定企業安全生產發展戰略的必備條件有:第一,盡可能有詳盡的資料,具體包括安全裝備現狀、環境情況、科技力量、人員素質等資料。第二,制定安全生產發展戰略的組織,應有專門的、常設性的戰略機構,負責經常收集戰略資料,擬定和修改戰略方案,研究安全管理系統各局部的發展戰略。這一專門組織應由企業主要領導者和專家組成。
安全發展戰略的一般制定程序包括:
①由企業領導者提出安全生產發展戰略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
②由專門安全戰略機構提出兩種以上總體發展戰略草案和分戰略構想;
③由各部門、各單位和專門安全戰略機構的專業小組根據分戰略構想擬定分戰略草案;
④組織專家、職工討論、論證、修訂戰略草案;
⑤企業領導機關會同戰略機構評估、選擇最優的戰略方案;
⑥立法機關對安全生產發展戰略方案進行審查、批準確認。
2.安全發展戰略方案的構成
安全發展戰略方案是指經過立法機關批準的,以文字表現的總體戰略、分戰略及有關戰略資料的文件體系。企業安全生產發展戰略方案一般包括3個部分:
(1)總體戰略方案 具體可分為:
①概況;
②戰略指導思想;
③戰略目標;
④戰略方針;
⑤戰略重點;
⑥戰略步驟;
⑦戰略措施。
(2)分戰略方案 主要對總體戰略中的各項定性或定量指標進行論證,并說明各項分戰略目標之間在時、空上的銜接關系。各個分戰略應包括與總體戰略同樣的各個戰略要素,并與之對口。分戰略應有區域子戰略和領域子戰略3個方面。
(3)發展戰略資料 主要包括如下兩方面。
①戰略基礎資料,即各項安全生產、安全設施、安全裝備、安全手段、安全隱患、重大危險源點的背景資料、數據。
②戰略方案形成概要,即記載戰略編制過程和編制人員的文件,以利于正確評價該戰略方案,為進一步調整完善保存經驗材料。
二、安全發展戰略的實施
正確地實施安全發展戰略,必須以戰略觀念為指導,從全局考慮戰略的轉化、戰略措施的選擇和戰略的及時調整。因此,實施安全發展戰略的過程一般包括以下3個方面。
1.擬定戰略措施,并轉化為政策、法令、計劃
擬定安全戰略措施的目的在于,將戰略方案這一概括性很強的綱領,轉化為可具體操作的政策、法令、計劃,這是一個由概括到具體、由粗到細、由遠及近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戰略方案被加工提煉,從而更科學、周到,更符合實際。戰略方案通過戰略措施再進而轉化為政策、法令、計劃,才能使被管理者明確哪些是該鼓勵的,哪些是該限制或別裁的,從而使戰略方案變成全體職工的統一行動。
2.正確利用戰略發展機制
戰略發展機制是潛藏于企業安全生產中深層的發展規律,發展機制對安全、生產和企業的發展規模、速度和重點都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正確利用戰略發展機制,就等于把握了戰略的本質特征和安全生產運行的客觀規律,就能夠自覺地不失時機地選擇實施戰略的手段和途徑。
3.及時進行戰略調整和戰略轉變
在一個戰略期內,戰略總體目標雖已確定,但內、外條件發生變化,戰略重點、戰略步驟、戰略措施等也必須隨之調整,這就是戰略調整。戰略轉變則是指戰略在質上的轉變,這里有兩種情況:
一是安全管理者戰略指導思想上的根本轉變;二是安全管理者的戰略指導思想和總體戰略目標雖未改變,但內外條件發生變化,由于戰略發展機制的內在作用,戰略的類型、發展模式發生了轉變。戰略轉變是原有發展戰略的歸宿,是新的發展戰略實施過程的開拓。因此,戰略轉變是正常的、必不可少的。只有從客觀實際出發,及時進行戰略轉變,才能把握時機獲得有利地位。反之,結果貽誤時機,或轉變不當,就會造成戰略失誤。
上一篇:企業安全管理戰略觀念的形成
下一篇:企業安全管理中權變觀念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