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思路重于忙碌
2004-07-19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很多人主張安全工作者應做到“三勤”,即手勤、嘴勤、腿勤,甚至有人將“三勤”形象地比喻為“猴子的腿,婆婆的嘴,大會小會插一嘴”。聽到這一比喻,即使是一個對安全工作一無所知的人,也不難想象出安全部門的“忙碌”程度。有些人以“忙碌”為榮,我卻有些不以為然,認為思路更重于忙碌。
一老媼一天只寫了一封書信,卻倍感忙碌:找齊信箋、信封,需要一小時;找到一只可用之筆,需要一小時;寫前要先打草稿,稿成須認真謄寫;寫畢發現仍然有錯,故須重新謄寫。匆匆趕到郵局,卻忘記了地址,故只好返回家中查閱。如此,書信雖未寄出, 而八小時已過矣。忙則忙矣,然工作效率幾近于零。原因何在?皆源于大腦不清,思路紊亂之故也。
我在安全崗位工作時間長達十數年,對安全部門的“忙碌” 自有一番體會。我并不一味地反對“忙碌”,而是反對將“忙碌”與“勤奮”混為一談,主張有價值、有成就、有意義地忙碌。不錯,安全管理是一門邊緣科學,受人、機、環境、社會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制約,工作有千頭萬緒,事務是成百上千,關系又錯綜復雜,忙碌一點似乎也很正常。但有些“忙碌”理應避免,而且完全可以避免。只強調“三勤”,而不做到“腦勤”在先,則“手勤.”、 “腿勤”只能算是“健身”,而“嘴勤”也只能算是絮叨,算不上什么管理。所謂“腦勤”,是指勤于思考,首先理清大腦,明確工作思路。有了正確的工作思路,繼之以確定工作程序,然后再按部就班地運作,扣此便可以在千頭萬緒、錯綜復雜的事務中,做到囚繁就簡、有條不-紊、先急后緩、本末互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忙碌度” 自然會大大下降。正確的工作思路是一切工作開展的前提,是準確定位各項工作本末關系、輕重緩急及一切后續工作的關鍵。工作思路不清,不可能產生正確的工作程序:。而工作程序一旦出現錯誤,則四肢和嘴’巴再“勤奮”,也是徒勞。最終只能是“天天忙忙碌碌, 日日碌碌無為”,最終一事無成。
(摘自:《化工安全與環境》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