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里煤礦是一個地質條件復雜、自然災害嚴重的衰老礦井,水、火、瓦斯、頂板、煤塵五害俱全,雖然歷經三次改擴建,但系統不配套、現場條件差、自然災害威脅嚴重,幾乎每年都發生人身事故,也曾發生過兩起煤塵爆炸、爆燃特大事故。煤層自燃發火嚴重,1996、1997年每年煤炭自燃發火在四、五次,1999年發生綜采面煤塵爆炸事故,一度成為省局和棗莊礦業集團安全不放心礦井。2000年以來,新的領導班子深刻地認識到,抓好安全工作對于整個煤礦的改革、穩定和發展關系重大、意義深遠,于是提出了“以人為本,從嚴治企”的基本方略,逐步建立了“三高”、“三嚴”、“三移”的安全管理“三三”機制,并圍繞“三三”機制的實施,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建立了安全信息網絡系統,較好地解決了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使柴里煤礦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斷向系統化、規范化、科學化邁進。
一、注重“三高”塑造形象
1.思想高境界
事業的成功取決于認識的統一。在推進內部改革的過程中,柴里煤礦的領導班子感覺阻力最大的是根深蒂固于人們心中的傳統思維定勢。對此,創造性地提出了“直升機理念”;即堅持站在管理的最前沿和制高點上看待企業的發展問題。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先后邀請了10多位全國知名的專家、教授來礦講座指導;舉辦了“骨干訓練營”活動,對全礦180余名中層管理人員集中進行了封閉式培訓;圍繞創建學習型組織,確立了心智模式訓練、建立共同愿景、提煉企業精神等11項載體活動。分期分批組織了全員軍訓,增強了職工團體意識;成立了企業內部大學,重點培養了企業自己的“培訓師”,實施了學習型組織理論普及教育,在與有關院校聯合搞好職工外出培訓的同時,開辦了職工夜校,系統培訓一些理論知識,并定期組織考核,采取無證下崗、多證加薪的方式,增強了廣大職工的自主學習意識,營造了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的良好氛圍。針對近年來的工作失誤和管理上的“空穴”,深入開展了“反思月”活動,結合在干部職工身上存在的小成即滿、小富即安的短淺認識,及時開展了以提升認知境界、提升管理境界、提升道德境界為主題的塑形象教育活動,結合學習型企業創建工作,開展了“學習型組織在身邊”的一系列學習活動,堅持將身邊發生的事情,通過系統思考,上升到學習型組織的理論加以理解和運用。去年4月份,一名井下職工在現場發現了工作面煤層自燃發火的隱情,通過及時匯報處理,避免了重大損失。抓住這一典型事例,在全礦組織開展了“紅蝴蝶現象”大討論活動,廣大職工在反思中增強了工作的責任意識。
2.工作高標準
柴里煤礦按照IS0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有關要求,堅持嚴要求、高標準地抓好各項工作落實。過去,礦上驗收井下掘進工程僅僅是憑借表面情況來衡量施工質量,而不去考核工程的內在質量,導致一些外觀看好的“精品工程”最終成為“豆腐渣工程”,給礦井造成了不應有的重大損失。現在,煤礦堅持不斷地開展了工程質量“評優找差”活動,由跟班干部、安監員等專業人員進行現場跟蹤,對施工質量進行班班打分、天天統計,變“過時驗收”為“過程監督”,對達不到工作要求的一律推倒重來。并將考核結果作為績效工資分配的主要依據,將評定結果作為獎優罰劣的主要參照,通過正負激勵的作用,調動了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工作的質量和標準。
3.落實高效率
就是按照效率優先的原則,將每項工作限定具體落實時間,根據完成情況實施績效考核,通過日清日結的方式,與個人的經濟收入掛鉤,調動了廣大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許多職工變原來的推一推、動一動,到現在主動到工區找活干、等活干,原來兩個人干的活現在一個人就能保質保量的干好,有的職工甚至主動加班延點。針對機關改革后的實際,開展了“限時服務”活動,變“高高在上”為“兩眼向下”,提高了機關的服務意識和辦事效率。過去,領導干部下井檢查,一些問題要等到第二天的調度會上安排落實,使一些本該得到及時處理的現場隱患釀成了重大事故。現在,通過實施安全信息工程,檢查人員只要把現場發現的問題交給井口信息采集站,由其進行綜合分析處理,幾分鐘后,有關情況便可出現在電子大屏幕、礦領導和有關部門的辦公微機上,督促責任單位及時落實整改,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在推行內部市場化管理上,從建立體系到規范運作,前后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使生產成本由過去的130元/噸降到了100元/噸以下,2002年以來降到了95元/噸以下,創出了煤礦歷史最好水平。
二、立足“三嚴”提升素質
1.嚴在干部
就是在從嚴治企上,先從干部嚴起。煤礦提出了“終端的問題就是干部的問題”,不論什么制度,什么措施,都先從干部的責任抓起,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和干部引咎辭職制度。對每一項工作的全過程,都進行分解量化,規定時間、進程,落實到責任人,由專職的督察組人員跟蹤了解每項工作的落實情況,每半月召開一次目標責任落實會,通報落實結果,由沒完成目標責任的干部作檢討分析、定整改措施。2001年,礦生產部長和一名基層區隊的主要領導因落實工作不到位,造成停產6小時事故而引咎辭職,在全礦引起了強烈震動。在監督考核上,成立了干部督察組,把每名領導干部的每項工作完成情況與工資、政績掛鉤,達不到有關要求,一律按規定給予處理;實行了干部積分制,采用積分考核的辦法,對在工作中出現問題的管理干部進行積分考核,建立了積分檔案,根據積分情況分為黃牌警告、誡免、降職、免職四個檔次。2001年有13名干部因工作落實不到位而受到撤職處理,有2人停職反省,4人記過,40人被誡勉;2002年10個月內有213名干部被積分考核,撤職13人、降職47人、誡免65人,其中領導班子成員也受到了處罰或行政處理。因“三違”有21人被開除留用,200余人次受到降級處理并下崗進入勞務市場。
2.嚴在流程
工作中,煤礦注重抓好生產各個環節的嚴格管理,對出現的問題,堅持從源頭追查處理到所牽連的各個環節。建立了工作督察制度,對牽扯月度、季度、年度的長線工程,分階段提出工作目標、時間要求,并進行跟蹤督察,定期考核。督察小組按照各項工程排定的時間,采取靈活的督察方式,督促工作落實,檢查工作進度和工作質量,對不能按時完成階段性工作任務或工作質量達不到要求的,及時追查分析、通報處理。對于日常工作,做到天天有督察、事事有回音,對于每天安排的工作都由專門小組進行跟蹤落實,并將落實情況及時通報。對于出現的各類責任問題,從源頭到工作的程序上追查分析,查找問題的癥結,抓住有問題的環節,是誰的責任就處理誰、處罰誰。通過嚴抓流程,使各個工序和環節上的人員增強了責任意識,從工作上的相互掩蓋轉變到了工作過程中的相互監督。
3.嚴在小事
在具體的工作中,把任何小事都當作大事對待,堅持小題大做,從嚴從重處理。去年底,一名采煤工區的副工長在井下工作時因事先沒有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被掉落的煤塊挫傷腰部,事故發生后,借此作為一個典型,從嚴剖析,從重處理,給予受傷者本人開除礦籍、進勞務市場之處分,對留有隱患的主要責任者開除礦籍,對副區長、安監員及上個班次的管理人員以及單位“三大員”給予100~1000元的連帶處罰。一名基層單位的中層管理干部在上報本單位安全檢查情況材料時,由于時間緊張,沒有加蓋本單位印章,礦上認為這是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為此,給予了該同志停職處分。
三、突出“三移”安全到位
1.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到區隊
就是把安全管理的重心由礦主要領導分解到基層區隊,形成壓力共擔、齊抓共管的氛圍。健全了區隊安全管理體系,重新明確了區隊長、副區長、班組長、安監員、群監員、青安崗員的安全管理責任,形成了逐級負責、目標一致、責任共擔的安全管理體系。狠抓了區隊安全基礎工作,統一印制了事故分析、“三違”處罰記錄、班級工作匯報等基礎簿冊,并定期檢查簿冊的使用和制度執行情況;嚴抓指標考核,規定了管理人員下井次數、抓“三違”人數、罰款數額等指標,對各區隊、班組規定了“三違”比率上限和隱患整改率最低限,只要超過規定,一律按章處理;為區隊配備了專職安全副區長作為第一副區長,實行安全責任承包,責任區內發生死亡事故責任,從安監副處長、安全副區長到安監員全部下崗處理;專門組建了安全稽察辦公室,對重心下移情況進行全面督察。建立了定期考核制度,實行了分級負責和責任連帶制度。通過安全管理重心下移的實施,規范了區隊安全管理,增強了區隊安全管理的主動性和實效性。為了解決以往安全工作多頭管理、多家反饋、系統龐大、隨意運作引發出的信息丟失、落實不力等方面的問題,先后投入110多萬元,建立了安全信息管理網絡和9個子系統,利用微機網絡把各類安全信息集中歸納整理、分類篩選報送、專人跟蹤落實,使各級領導干部以及安監員、群監員、青安崗員、瓦檢員等各類安全關鍵人物反饋的所有安全信息都得到了及時整理和落實,實現了安全信息處理的日清日結,增強了安全信息管理的透明度。設立了安全信息處理中心,在井口等處設立了信息采集站,在礦調度室、井口安裝了大型電子顯示屏,在井上下安全生產的關鍵部位安裝了10余個監視器,使煤礦的安全管理實現了微機化、網絡化、規范化。讓安全管理的每一個環節都置于礦黨政的監督之下,形成了交互式、全覆蓋的安全“神經網”,成為煤礦安全管理不斷深化、不斷延伸的重要保障。
2.安全管理關口前移到班組
就是切實發揮班組長的現場管理職能,筑牢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線。該項舉措是安全管理重心下移的延伸,把安全管理的責任最大限度地落到了現場和班組,形成了以班組長為核心的班組安全管理體系。為了實現班組長管理職能的真正轉變,規定在對班組長的工資考核中,只考核安全質量、不考核生產任務指標,讓他們真正吃安全飯、拿安全錢,并每月由區隊統一考核。明確規定了班組長是現場安全第一責任者,賦予他們六項工作職責和八大權力,建立了現場安全班會制度,每班由班組長主持召開一次安全班會,重點部署安全管理工作。在井口信息站設立了班組長上崗匯報記錄,把班組長職能轉變情況和安全情況與區隊主要負責人掛鉤,實行連帶考核,凡不支持班組長正確行使安全管理職能的,一律給予嚴肅處理,輕則批評教育,重則降職或撤職;對現場作用發揮不好的班組長視情節給予教育、停職、免職、下崗等不同處理,目前已有65名工作不到位的班組長進行了停班學習。通過責權利的有機結合,使班組長的安全管理職能在生產現場得到了充分發揮,牢固筑立了安全工作的第一道防線。
3.安全教育的情感自移到職工
就是用情感教育的手段,促進職工自我醒悟、自我約束,增強職工維護安全的自覺性。煤礦在對“三違”的處理上,逐漸由行政處理為主向以經濟處罰、親情教育為主過渡。原來出現“三違”后,一般視其情節輕重給予降級處理,有時降一級、降兩級,“三違”人員每月損失也就是十幾元、幾十元,“零割的肉不疼”;現在對輕微“三違”罰款100~200元,對一般“三違”罰款300元,對嚴重“三違”罰款500-800元。特別是對于一般“三違”和嚴重“三違”,除執行經濟處罰外,還要向其家庭下達“三違”通知書,讓其家人陪同學習,簽訂安全互保合同,擴大對“三違”處理的社會效應和家庭效應。為了達到觸動其心、感發其情的目的,礦上定期組織工亡家屬、事故當事人、見證人給職工和違章人員作報告。2002年3月份,組織了部分事故的工亡家屬、孩子為職工作報告,所有在場人員無一不掉眼淚。一個平時不大拿筆的“三違”人員一口氣寫了12頁紙的決心書。不少區隊還根據本單位特點開展了“安全箴言”、“安全寄語”、“親情鏈接”等安全特色活動,使職工從心靈深處轉變了安全觀念,感受到了親情的期望、友情的關愛。一些區隊在會議室里懸掛每個職工的全家福照片,在班前會后組織大家共同舉手,齊聲宣誓,以此增強了安全生產的自覺性。
安全管理創新機制的建立,煤礦取得了顯著的效果。2002年,實現了安全生產主題年,原煤產量、掘進進尺穩重有升,生產成本進一步降低,經濟效益不斷提高,杜絕了重大非人身事故,自然災害事故也明顯減少;2003年以來,煤礦將“安全管理重心下移”工程不斷推向深化,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從嚴治企”的基本方略,健全完善“三三”機制,從狠抓安全管理的基礎工作著手,采取超常規的安全舉措,不斷開展安全管理創新活動,重在安全教育上做文章、在加強現場安全監督檢查上下功夫,促進了礦井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安全管理工作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
目前,柴里礦進一步細化“三三”機制,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決定》和《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真正做到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建立超前防范的預警機制,使安全生產真正落到實處。
(作者分別系棗莊礦業集團柴里煤礦總工程師、山東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助理)
(摘自:《中國煤炭企業管理》2004.3)
上一篇:錘煉隊伍是提高監察效能的關鍵
下一篇:強化安全意識 搞好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