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
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常常使用安全獎勵和安全懲罰的工作方法,有的人用起來得心應手,有的人則搞得矛盾重重。這里既有一個認識問題,也有一個方法問題;既有一個思想作風問題,也有一個把握時機問題。現根據工作實踐就此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方法相悖 目的一致(二)
安全獎勵是對在安全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或單位的表彰、鼓勵形式,安全懲罰則是對在安全工作中有違章行為的人或后進單位的警告、處罰形式,兩者都是處理企業內部安全生產關系的基本手段,是安全生產管理組織團體的一種內在動力。從表面上看,形式不同,方法截然相反,但從根本上講,兩者的目的是完全相同的。安全獎勵和安全懲罰同樣是為了教育人,只不過是對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法罷了。其實,受表彰者并不是什么都好,受懲罰者并不是什么都不好。按照辯證法的觀點,受到安全表彰只是說明他過去的安全生產表現,得獎了,就驕傲自滿,不求上進,可能還要犯錯誤,也會受到處罰;相反,受到安全處罰后,能認真汲取教訓,痛改前非,努力工作,對安全生產作出有益的事,會在功勞簿上為你記一筆,通過安全懲罰,使在安全工作中犯了錯誤的同志認識問題,引起警覺,改正錯誤,走上正道,這也沒有什么不好。
獎勵懲罰的負面效應(三)
在安全生產中,獎勵、懲罰的目的是為了教育人、激勵人,但有時也會產生負面效應。這主要是由于受獎懲者自我認識差異或施行獎懲者運用手段不當而引起的。從自我認識方面來說:一是受獎勵的人不能正確對待取得的榮譽,有的視為無所謂,沒有產生激勵的效應;有的則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從此走了下坡路;二是受懲罰的人不能認識到錯誤所在或看不到前途,有的產生抵觸情緒,仍然我行我素;有的則一蹶不振,破罐子破摔。出現這些情況,對施行獎罰者來說首先是教育引導工作未跟上去,未能適時調整改變受獎懲者的心理狀態。再者是施行獎懲的領導運用獎懲這個手段不當,出現獎的不合理,懲的心不服造成的。相當多的企業在工作過程中,往往表現為:(1)重復獎勵。對大型企業集團從下到上五六級獲獎,確有貢獻者是可以的,但有的只有一寸之功,領導為了給單位爭榮譽,材料一節節拔高,這樣既不能激勵受獎者,又不能為職工樹樣板,其結果是獎而無益;(2)輪流得獎。這次獎你,下次獎我;今年我評先進,明年你當模范,不管有無政績,不管評獎條件,反正人人有份;(3)花錢買獎,這方面雖然為數不多,但影響極壞,挫傷了職工的安全生產積極性;(4)隱瞞真情。在安全懲罰上,單位領導為了遮丑,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隱瞞事故,上一級又情面難卻,不嚴格按規定辦事,該給行政處分和經濟處罰的不給,該嚴肅處理的也輕描淡寫地“表示”一下算了。對于那些作風差的領導來說,安全獎罰則成了他們表達恩怨的手段。諸如此類,就很難產生教育、激勵的正面效應。
對安全獎罰的辯證思考——正確實施安全獎懲的途徑(四)
一般來說,企業內實施安全獎勵和懲罰,上級有精神,合同有規定,工作有標準;關鍵是實施獎罰者必須做到;一要堅持標準。不能時緊時松,不能以我為標準;二是堅持平等。受安全獎罰的符合哪一條就執行哪一條,不能親疏有別,不論什么時候、什么人、什么單位都是一把尺子量到底;三是堅持程序。堅持自下而上的評定與領導認定相結合,以評定為主的原則,以防止某些偏向;四要及時兌現。安全獎懲要起作用就要及時兌現,時間久了,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失去其積極作用。開空頭支票,說了不算,定了不干的做法,職工早已深惡痛絕。
總之,企業實施安全獎懲,是安全生產的有效手段,企業各級領導尤其是基層領導要正確運用安全獎懲這根杠桿,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創造性,搞好安全生產,努力減少和克服安全獎懲的負面效應,尋找正確實施安全獎懲的途徑,安全獎懲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一定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上一篇:抓安全不能“心太軟”
下一篇:防止員工安全意識“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