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強調“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確立了安全在生產運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是確保員工生命安全、設備運行安全、產品使用安全的根本。組織實施安全生產大到貫徹國家法令,小到確保企業生存發展和社會穩定的需要。安全治理是企業正常發展的重要因素,是我們每位員工必須履行的權力和義務,如何做好現代企業的安全治理,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認真實行。
一、領導重視是安全治理的要害
“安全老大難,老大一抓就不難”,安全搞好搞不好,是由領導的地位和作用所決定的,說明了最高領導層的重視及參與的重要性。企業領導對安全方針的制定、安全措施的策劃、實施和改進負有重要責任,通過建立健全生產規章制度,并嚴格按規章制度來進行生產,實現企業的規范化治理,確保企業的正常發展。
二、“以人為本”是安全治理的核心
安全治理的效益如何,取決于企業領導和廣大員工對安全的熟悉水平和責任感。只有人人都熟悉到,搞好安全生產是切身利益所在,是與自己本人、他人和眾多家庭的幸福息息相關的大事。這樣全體員工才會積極行動起來,主動投入、自覺參加安全治理。通過對安全標準及各項要求的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做到自我保護的責任。安全治理重在“全面參與”直接從事生產和服務一線的工人,在工作崗位上長期獲得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經驗是別人無法比擬的。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極有價值的問題和極富有建設性的意見,因此,工人的聰明和力量是不容忽視的?梢姟耙匀藶楸尽焙汀叭珕T參與”是安全治理的核心。
三、系統工程是安全治理的創新
安全生產是一個系統工程,人人有責,涉及到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如設備的采購、資金的投入、生產的計劃等。許多保障安全的重要設施往往是生產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相當大的投入,對于企業的安全生產影響很大。只有分清每個崗位的職責,按照“管生產必須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齊抓共管,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才能落實,安全生產才能得到保障。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不僅追求經營利益,還必須兼顧到企業員工、消費者和社會公眾及至國家的利益,并對此承擔一定的責任。企業的安全治理系統是人、社會、環境、技術、經濟等因素構成的龐大的協調系統,安全生產需要許多因素的協調,內部和外部各職能和層次之間的溝通才能實現。安全系統以滿足人類安全的生產與生存以及保障社會生產、促進社會經濟發展,降低事故和災難對人類自身生命和健康的影響為目的。
四、安全文化建設是安全治理的追求
企業的事故預防不僅要充分依靠安全技術、安全設施等手段,更需要安全治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學的軟技術。因此,安全文化建設是近年來提出的一項安全生產保障的新對策,是安全系統工程和現代化安全治理的一種新思路、新對策、新策略。企業文化要求除在人的安全知識、安全意識以外,還應在觀念、態度、品行、道德、倫理、修養等更為基本和深層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要全面、深刻的影響著人的觀念、思維和行為,從而形成客觀的物態和環境的安全質量。企業安全文化包括安全觀念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安全治理文化和安全物質文化,具有保障人身安全、設備安全、產品安全的戰略意義。因此,長期以來我們公司對全體員工進行了安全文化的教育,通過對各安全標準化的認真貫徹與落實的方針,來努力提高在崗一線的員工不斷實現自我的安全責任感和意識感,使每位員工深深的熟悉到把“食品安全和人類的健康高于一切”作為企業發展的目標,加強對各道工序的安全治理,嚴禁違章作業,杜絕馬虎從事的思想,要求每位員工從細節上去工作,強調員工細心、細思的工作過程,實現公司“細化、信息化、數字化與標準化”的結合生產,確保公司的正常運行。
上一篇:“三防十要”內容
下一篇:企業安全管理“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