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國家走過的歷程表明,道路交通安全發展經歷三個階段:道路交通事故年發生總量的上升期、下降期和穩定期。
各階段特點
縱觀工業化國家道路交通安全走過的歷程,其發展的共同規律是,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時期,物流量、客流量迅速增加,道路交通運輸規模迅速擴大,機動車擁有量隨之較大幅度增加,汽車亊故發生總量和事故死亡人數呈現逐年遞增的態勢。這一時期是道路交通事故年發生總量的上升期,其持續的時間和經濟高速增長的時間基本一致。這一時期的特點是:①國內道路交通安全科學技術的發展滯后于經濟的發展;②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和機制創新滯后于道路交通運輸實踐;③政府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階段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干預力度和投入力度不夠;④公眾的道路交通安全理念和素質滯后于車輛和道路的擴展速度;⑤應急救援機制不健全。在這一時期道路交通事故年發生總量會逐漸上升到頂峰值。隨著經濟發展速度的相對減緩和上述5個要素的逐步改善,道路交通事故年發生總量從頂峰值發生轉折,進入了逐年下降或有起伏的下降階段。這一時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下降期。此后,在道路交通安全技術進一步發展、道路交通安全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汽車擁有量增加的情況下,道路交通事故的年發生總量會保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范圍內,進入穩定期。
中國的現狀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經濟進入持續高速發展階段,道路交通運輸業有了快速發展,道路通車里程和機動車擁有量迅速增長,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快速攀升。我國1978年~1999年機動車擁有量年均增長19.5%,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數年均增長8.0%。1991年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5.3萬人,至2001年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死亡10.6萬人,11年間翻了一番。雖然我國萬車死亡率從1991年的32.1人逐年下降,至2001年已降到15.4人,但道路交通運輸規模的擴大速度更快、機動車和駕駛員總量的增長率更高,使得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總人數處于持續上升的狀態,上升趨勢至今仍未結束。近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呈現井噴式發展。2003年,我國汽車產量超過444萬輛,已經成為世界第4大汽車生產國和第3大汽車市場。我國轎車的產量從1998年至2004年增長了4倍多,2003年的產、銷量比2002年分別增長了83.3%和75.3%。如果按照目前的趨勢發展而沒有采取更為有效的干預措施,2015年~2020年我國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可能達到15萬~20萬人,至2020年前后才能進入頂峰期,然后才轉入下降期。
目標與任務
2004年4月7日,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銀行聯合發表了《世界預防道路交通傷害報告》!秷蟾妗分赋,隨著交通運輸業的發展,道路交通事故已日益成為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一種世界性公害。
全球每年約有120萬人死于道路交通事故,同時大約有5000萬人受傷。我國道路交通事故每年造成十多萬人死亡,居世界首位。道路交通事故給全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但是,道路交通事故和傷害是可以預防的!秷蟾妗诽岢隽6點預防道路交通傷害的重要建議:①在政府中確定指導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領導機構;②評估全國道路交通傷害問題、政策和機構的設置,以及預防道路交通傷害的能力;③起草全國道路安全戰略和行動計劃;④用于解決問題的財力和人力資源的分配;⑤采取具體措施預防道路交通碰撞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降低創傷及其后果,并評估這些措施的效果;⑥促進國家交通事故反應能力和國際合作。
萬車死亡率是衡量道路交通安全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標。根據日本的經驗,在政府積極干預下,當萬車死亡率下降到7以下時,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總量將進入下降期;當萬車死亡率下降到3以下時,道路交通事故年死亡人數總量將進入相對穩定期。我國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面臨的任務是:盡早結束我國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總量逐年上升的局面,使道路交通事故年發生總量進入下降期。促進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的好轉,是社會公共安全的重要目標之一。我國對道路交通安全設施資金投入的力度正在加大,交通管理法制建設正逐步加強,事故應急救援體制等方面的改革也在進行之中,《道路交通安全法》將成為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增長的強有力的執法依據。
上一篇:煤礦也能安全地進行生產
下一篇:加油站起火,靜電是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