擎起安全一片天——天水公司修試所安全生產紀實
2005年2月26日,從天水供電公司召開的2005年度工作會議傳來好消息,該公司修試所榮獲甘肅省電力公司2004年度安全生產先進集體,變電專責田軍同志獲該公司2004年度勞動模范。這是上級對修試所2004年全年工作的肯定,也是全所176名員工共同努力結出的碩果。
2004年是該所建所以來生產任務最多、安全壓力最大的一年,在全所員工辛勤工作和公司有關部門的大力協調幫助下,省電力公司重點工程隴西三三零變電站變電增容綜合自動化改造和天水三三零變電站天成送變電高抗間隔安裝工程已全部優質完工,隴西變4條110千伏出線間隔安裝工作已全部完成并順利投運;110 千伏蓮花變、35千伏洛門變和恭門變綜自改造工程按計劃全部完成;寶蘭二線供電工程文峰變增容改造直流系統更換工作已全部完成。為打造堅強穩定的天水電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修試所目前管轄天水城區35千伏至330千伏11座變電站,負責全公司23座變電站的消缺、大修和技術改造。“兩網”改造工程中,修試所職工參與6座變電站的電氣安裝調試,其中這些成績的背后,無不浸透著修試所人鍥而不舍的追求和奉獻。領導和員工同甘共苦,黨員和群眾不分你我,臟、苦、累活大家一起干,安全生產不可能一蹴而就,靠的是點點滴滴的積累,沒有班組和個人的努力,就不會有今天的成績。天水330變電站成為天水供電公司變電專業的形象和窗口,全站 19名職工以愛崗敬業的奉獻精神擎起安全的一片藍天,2004年榮獲國家電網公司和省電力公司“青年安全生產示范崗”,順利實現自投運以來的第一個安全生產一千天。2004年對修試所繼電保護班來說,是很不平凡的一年。全班15名班員從2004年春檢開始,就在變電站改造工地和春檢現場來回奔波,5月份,隴西三三零變電站增容改造和洛門35千伏變電站綜自改造同時展開。參加隴西330變電站增容改造工作的變電專責田軍和保護班楊繼武、王天剛、徐今強、李斌從開工以來到11月工程結束,回家的時間加起來不超過20天;6月份,正是驕陽似火,站在洛門變室外端子箱進行二次接線的支軍,拿一條浸水的濕毛巾搭在肩頭,一站就是一個四、五個小時。洛門變改造的工作還沒完全結束,張川恭門35千伏變電站綜自改造又排上日程;7月份,隴西110千伏文峰變綜自改造;8月份天水330變電站330千伏天成線間隔擴建、電抗器保護安裝;10月份,秦安110千伏蓮花變電站綜自改造;12月份,天水330變電站寶蘭二線擴建新安裝兩個條110千伏出線間隔;緊湊的工作安排和安全生產的無形壓力考驗著修試所職工……
以人為本:突出制度約束機制
安全生產,必須以人為本。安全生產管理一切的行為都要人來遵守和執行,一年來,從所領導、班站長到員工個人,都把安全規章制度的學習貫徹作為行動的指南,組織《安規》和《安全生產法》、貫徹落實國家電網公司新頒七項安全規章制度的考試,每項工作前都由工作負責人親自制定符合現場工作實際的“三措一卡”,大到變壓器安裝就位,小到一個螺絲的尺寸都進行了詳細的要求;安全承載著修試所人渴望成功的不懈追求,質量抒寫著修試所人渴望輝煌的形象意識。從抓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到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全面落實。所行政與14個班站,各班組與個人層層簽定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修訂完善了《修試所經濟責任制考核實施辦法》,從安全生產等5個方面實施月度責任制考核,從制度上約束人的行為,只有安全規范的行為才能創造可觀的效益,才能帶來優秀的業績。在隴西330變和天水330 變施工現場,全所大力推行現場作業程序標準化,工程主管領導經常蹲守現場,仔細檢查危險點預控卡的填寫和安全措施的執行力度,缺陷處理回訪、設備允許情況詢問等一系列新措施的出臺和執行,營造了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實現生產現場可控、在控。堅持“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目標不放松,堅持安全生產從嚴管理和科學管理相結合的要求不動搖。各班組在工作中相互配合又互相監督,形成有效監督的 “大安全”運行機制,通過科學合理的組織分工、完善有效的制約機制,安全生產責任制落到實處。
設備安全:加強技術保障體系
健康的設備才是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的根本保證,全所各專業特別突出現場作業規范化和標準化,結合本班站開展技術創新及 QC成果的應用,集控中心一項成果獲省行業協會和省公司QC成果發布二等獎。全面推行質量管理體系,使班組形成“凡事有章可查,凡事有據可查,凡事有人負責”的安全管理環境。創新設備運行管理機制,深化推行設備的狀態檢修管理,充分發揮絕緣油在線檢測和避雷器實時檢測等先進技術手段,淘汰落后的保護設備,更換為新型微機保護,提高了設備綜合自動化水平,為設備穩定運行構造起一道安全屏障。在迎峰度夏期間,天水330變、操作隊、清水變、東岔變等運行班站把防止設備接頭發熱、防止設備過負荷作為重點工作,增加巡視次數,提前做好事故預想、制定應急預案,真正做到未雨綢繆。加強對設備巡視的責任心,及早發現存在的隱患,提前進行潛伏性故障的預查,超前消缺,以零缺陷保證設備零事故,順利完成社棠變1號主變大修和寨子變2號主變的搶修,全年共消除緊急消缺80 項,消除一般缺陷12項。汽車班作為保證全所各項生產任務的完成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全年組織司機學習《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產許可證條例》、等法規、規程。加強對車輛的專項檢查、對有問題的車輛及時進行了修理,駕乘人員互相監督,堅決不帶有“病”車出行,重申了車輛管理規定,全年所有車輛出車3257 (臺)次,安全行車31萬公里。
齊抓共管:發揮黨政聯動優勢
安全工作是一項綜合性工作,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與每個人息息相關。所黨支部把安全生產作為黨員黨性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開展一名黨員一面旗活動,實現黨員身邊無事故。所工會結合“安全生產月”活動宣傳勞動保護條例,6次到現場慰問冒著高溫酷暑在施工一線的員工,各工會小組結合局開展的“安全生產全家共奉獻”活動,發動職工、家屬與子女共同關心安全生產,維護安全生產,把安全生產活動的觸角延伸到家庭。“安全生產,青年當先”,修試所青年突擊隊是安全生產的主力軍,先后在春檢、變電站增容改造中取得矚目的成績,為安全生產起到帶頭作用,2003年110千伏興國變COMPASS變電站電氣安裝工程獲省公司“青年文明號”工程,2004年天水330變天成送變電工程高抗安裝工程獲公司“青年文明號”工程。通過安全知識答題競賽、征集安全警言警句、安全生產演講比賽、安全征文等形式多樣而有實效的安全文化活動。突出以人為本,逐步形成“安全是生命、安全是效益”的理念。通過企業增效、家庭幸福、個人命運的討論,逐步增強了“我要安全”的意識,提高了“我會安全”的能力,使安全行為成為工作學習的準則和發自內心的自覺行為。
現場管理:自查整改消除隱患
2004年全所在工程任務量大,施工質量要求高,人員相對緊缺的情況下,實現了安全生產基本目標和控制目標,是不容易的。11月,蓮花變技術改造進入寒冬,修試所領導關心職工在外施工條件,特別是對帶電作業人員冬季登高作業提出制定防滑措施,加強現場的安全監護,避開了凍雨大雪天氣的施工,由于施工現場安全管理的科學合理,變電站110KV龍門架立桿和引流倒換工作順利完成。通過安全思想教育,施工人員樹立一切工作服從安全,一切行為必須安全的安全生命意識,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工程建設項目的安全監督工作,杜絕了在施工過程中趕工期、趕進度、簡化安全措施的違規行為,真正做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保證工程項目安全、質量、進度、效益目標的全面實現。針對局下發的《安全性評價整改通知》、修試所成立了安全大檢查小組,從強化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的措施入手,對各類安全工器具、起重機械、帶電作業工器具、施工安全工器具進行了全面細致的檢查,通過“六復核”、繼電保護“五查”工作常態機制的運行,加強了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的運行、維護管理與定期校驗工作,強化反事故技術措施的落實,杜絕由于保護裝置誤動而引起的甩負荷和電網不穩定運行。對未進行整改項進行了整理、并下發了修試所“安全性評價”再整改通知,明確了再整改班站、限定了整改時限,明確責任和考核力度。
通過全所職工的共同努力,在技改、大修工程量大、任務緊的情況下,修試所管轄的11座變電站順利完成重大節日和各種特殊運行方式的重要保電任務,為了全局安全生產夯實了基礎。截至2005年2月26日,實現安全生產580天。安全生產只有起點,沒有終點,面對新的起點,修試所人將以穩健的步伐,積極的心態,科學的管理,為建設“一強三優”現代供電企業而積極努力。
上一篇:故縣樞紐局實現安全生產40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