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家灣礦難發生后,在處理上有兩點與以往明顯不同:一是時間快,從礦難發生到公布初步處理結果不到10天;二是被問責的官員級別高,是主管工業和安全的副省長。這表明中央政府的決心。但我們也應看到,2004年全國煤炭產量19.5億噸,具有安全保障能力的只有12億噸,事故隱患相當大。有專家預測,2005年全國煤炭需求量將為20.4億噸,這就意味著2005年煤礦的安全生產形勢將更加嚴峻。由于超能力生產,一些本具備安全條件的煤礦也未必安全。因為超能力生產的背后是在利益的驅動,盡管其后果是血的教訓,生命的代價。孫家灣礦難后的“高官問責”,是一種可取的作法,但煤礦及與煤炭生產有關的客觀現實擺在那里,豈是一個“高官問責”可以解決的!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事故分析要“說透”
下一篇:應理性看待“天價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