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煤礦安全技術“會診”工作結束
2005-09-02
來源:《現代職業安全》
安全文化 > 安全交流 > 正文
瀏覽: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
全國煤礦安全技術“會診”工作結束
發現隱患3200多條,整改需587億元
本刊訊 記者從7月19日召開的全國煤礦安全技術“會診”工作總結會上獲悉,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科技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共同組織的煤礦安全技術“會診”工作已經結束。此次“會診”工作歷時3個月,主辦方從全國30多家煤炭科研院校抽調了91名專家,分赴45戶重點國有煤礦企業進行“會診”。同時,應部分地方和企業的要求,對非重點監控企業大雁煤業集團公司等6個單位27個煤礦(井)進行了“會診”。11個專家組對45戶重點監控企業的402個所屬煤礦(井)逐個進行“會診”,共發現問題、隱患3200多條,提出了近100項科技攻關項目。
在全國煤礦安全技術“會診”工作總結會上,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毅中強調指出,這次對全國45戶國有重點煤礦進行專家“會診”,是貫徹國務院第81次常務會議關于加強煤礦安全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皶\”結束了,但是解決“會診”問題的工作并沒有結束,各地區、各部門、各企業要以“會診”為動力,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大工作力度,整改事故隱患,從根本上扭轉煤礦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趙鐵錘代表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向各位專家的辛勤工作和各地政府及企業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中國礦業大學教授俞啟香、寧夏煤業集團公司總裁張文江分別代表專家、有關企業在會上發言。7月12日至18日,11個專家組組長在京分別匯報了“會診”工作情況。
根據各組的綜合情況看,45戶重點國有企業存在著一些帶普遍性的問題,涉及到煤礦采掘、機械、用電、火災、水害等多個環節,以及安全科技和管理等問題,主要有:采掘接替緊張,普遍采用不正規的開采方法和人員相對集中的生產方式;通風設備設施老化,瓦斯抽采系統能力不夠;人員流失多,專業技術人才嚴重匱乏,安全管理嚴重滯后;礦區電氣安全狀況差,供電系統穩定性、可靠性差;安全投入嚴重不足,安全生產條件沒有得到明顯改善;小煤窯越層越界開采以及水害等隱患嚴重威脅礦井的安全生產。趙鐵錘說,根據“會診”發現的3200多個隱患,整改需要資金587億元(另外“會診”的非重點監控企業需要整改資金27.3億元)。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篩選出了急需解決的53家煤礦的安全改造項目,共需資金15億元,并函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改委已于6月20日下達了第二批中央預算內資金(國債)項目計劃,安排專項資金40383萬元。最近,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正在對專家會診中提出的項目建議進行審查,計劃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第三批中央預算內資金(國債)項目計劃,約50億元左右。爭取年底前提出第四批項目計劃,使全年提出的項目計劃資金達到100億元左右。(余琴)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