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和尚出家后,開始學剃頭。老和尚先讓他在冬瓜上練習,小和尚每次練習完剃頭后,將剃刀隨手插在冬瓜上。后來在給老和尚剃頭時,也將剃刀隨手插在了老和尚的頭上。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習慣性的壞行為危害甚大。在實際工作中,這樣的習慣性行為不勝枚舉,由于并不是每起習慣性違章都會引發事故,所以有些人員對這種違章行為滿不在乎,存在僥幸心理,錯誤地認為習慣性違章不算違章,殊不知這種細小的違章行為卻埋下了安全事故發生的苗頭,成為災難發生的根源。 近日參加區隊的安全活動,一位受過傷的工人現身說法:“……我當時想著也許可能沒事,但是……”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僥幸心理,比如我們常見的“這樣做沒事兒”、“那樣干不要緊”、“我們就是這樣干過來的”等等,殊不知,這樣以來必然會導致意想不到的惡果——縱然一次兩次沒事,三五次后就會被慘痛的教訓證明的。在實際工作中,僥幸心理是習慣性違章的根源,要確保安全,就必須遏制習慣性違章,將形形色色的僥幸心理拒之于安全大堤外。
安全是一個系統工程。對企業而言,要改善職工工作條件,加大安全投入,加強對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要全天候敲響安全警鐘,營造安全宣傳教育良好氛圍,引導員工自覺按章作業。而對于我們個人來說,則需要從自我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尤其是需要每個人從按章作業、杜絕僥幸心理、嚴格自律做起,從“慎獨”做起——在沒有外力監督和約束的情形下始終如一恪守“安全第一”的行為準則。
安全沒有“旁觀者”,更沒有“局外人”。安全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我們只有從個人做起,實現崗位無違章、個人無輕傷,才能保護自己、造福他人,才能夯實安全的根基,共享平安幸福的生活。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小議自我反省的安全意識
下一篇:安全,就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