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某小煤礦發生了一起工傷事故。在分析事故原因時,該礦的領導說:真沒想到,事故怎么會發生在他身上。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領導的和搞安全管理的應事先想到、做到、檢查督促到位,這樣才能掌握安全生產的主動權。怕就怕“沒想到”。因為“沒想到”,管理就不能到位,各部門之間工作的銜接和協調就會大打折扣。眾所周知,在井下生產過程中,有許多不確定因素隨時發生作用。尤其是在安全管理上,“沒想到”本身就潛伏著事故隱患,“沒想到”的地方越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縱觀各類教訓,其中由于“沒想到”而導致的事故實在太多太多。管理者安于現狀,不肯花心思去研究安全生產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只看事物的表象,不抓其本質。工作上顧此失彼,諺于管理,疲于應付,不能不說是事故多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筆者認為:要想避免“沒想到”,實現安全生產,就應在三個方面下工夫:首先,要增強君任感,勤動腦、勤動手、勤動腿、勤動口,要楚到、跑到、檢查到,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其次,爭當行家里手。作為一名領導,要多力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精通安全技術管理。盤業的工作千頭萬緒,要掌握其間的內在聯系,工作環環相扣,減少被動和失誤。再次是狠抓落實。抓落實就要敢于正視問題,及時堵塞漏洞,將各項安全防范措施落實到位。只有這樣,才會變被動為主動,變“沒想到”為“早想到”,隧患于未然,推動安全生產不斷邁上新臺階。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安全檢查還是“不打招呼”好
下一篇:安全生產工作也要注重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