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對安全生產,國家和省市地方政府出臺了不少法律法規、制度辦法,主管行業和各級專業管理部門都有嚴格細致的監管機制和治理措施,各企業單位也有比較完整的貫徹落實措施和嚴防死守要求。應該說,安全規章并不復雜,安全要求并不過分,安全守則理解起來也并不深奧。然而,隱患不斷、違章違紀不斷、事故不斷的事實說明,“安全發展,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沒有在有些單位和有些干部職工身上得到落實。
其實,只要我們認真分析長期以來保持“零安全事故”單位的經驗就不難發現,這些單位安全管理的做法并沒有什么更新鮮的東西,無非是把國家的安全規章制度和上級的安全管理要求,根據本單位的工作任務和崗位責任,變成職工的安全守則認真執行罷了。而這樣的安全守則各單位都有,有的甚至更健全、更完備。所不同的是,這些不出安全問題的單位,是全體干部職工幾十年如一日,時時刻刻、事事處處堅持安全守則,在生產全過程的每一個崗位、每一個環節堅持安全守則,在上級檢查不檢查、領導在與不在都始終不變形、不走樣地堅持安全守則的長期過程。對安全的時刻敬畏和自覺堅守,才是“安全發展,預防為主”的本質所在。
對安全的敬畏和堅守是一種文化,是一種把安全方針打上思想烙印、把安全行為變成自覺意識、把安全守則當成生活習慣的核心文化。它深刻地體現了單位和職工對于安全問題的態度、看法、價值觀以及在貫徹落實中的素質、能力和行為方式,決定了安全管理上的承諾、作風和堅守的程度。為什么這么說?這是因為,生產乃至生活中的安全問題,始終是伴隨著人的生存、人的發展,時時刻刻存在于人的全部活動中的首要問題。尊重生命、保護生命、愛護生命,始終是人在生產生活中的最基本、最本質要求。而人類對安全與生存的需求正是最樸素的文化起源和文化發展的基本動力。安全的勞動塑造了人,安全勞動的人創造了整個世界,這就是安全文化的全部意義。安全是生產的靈魂,而安全文化則是安全生產的靈魂。
因此,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一方面單位要繼續增加必要的資金、設備和科技投入,以進一步增強物化的安全防范措施;繼續強化安全法律規章、制度要求、安全檢查、專項治理和應急預案,以進一步強化安全管理,固化干部職工的安全行為表現形態。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下力氣發掘、培養和鍛造干部職工內心和思想深處的安全文化素養。一般來說,科技的、物資的安全防范,必須靠安全管理手段來補充;而管理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對被管理者的監督和控制。被管理者對安全規章制度和監督控制的心理抵制,會表現在其不安全的習慣行為上,不安全行為的結果必然會引發事故。依靠科技的、物資的、管理的手段,要做到時時刻刻、事事處處防范、監控每一個職工遵章守紀行為,幾乎是不可能的。用安全文化來彌補安全管理的不足,用安全文化來倡導和引導廣大職工對安全的敬畏和尊重,用安全文化來喚醒對自己、對他人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需要,使不安全行為的控制方式發生質的變化,由外部約束變成主體自律,達到減少人為事故、強化質量標準從而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養的目的,是安全防范工作的深層含義。干部職工一旦固化了安全第一的價值觀念、尊重生命的道德觀念、勞動保護的本體觀念、不安全不生產的法制觀念以及文明生產和崇尚安全的審美觀念等,安全觀念就會實現“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的根本轉變,大大促進安全防范、安全生產、安全發展的自覺意識和自覺行為,安全生產就有了人人自覺的文化保證。
如何提高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如何規范職工的安全行為?只能靠文化熏陶、規范教育、科學啟迪、理性思維和正確方法,通過堅持不懈、日積月累的多層次、全方位的灌輸和教化,來潛移默化地強化職工的安全自覺行為。對于每一個職工來說,真正把提高自己的安全文化素養和時時刻刻自覺自愿地堅守安全守則結合起來;對于每一個經營管理者來說,真正把安全投入和安全管理與安全文化建設有機地結合起來,“安全發展、預防為主”的安全思想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本質,就在安全文化的本意上達到了統一。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莫讓安全成為班組最脆弱的神經
下一篇:安全豈能靠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