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則安,無缺則全。安全!是人類生存與發展的永恒主題!
“魔鬼都藏在細節里”這句話是20世紀世界最著名建筑師密斯·凡·德羅總結他成功經驗時的高度概括。他認為,不管你的建筑設計方案如何恢弘大氣,如果對細節的把握不到位,就不能稱之為一件好作品。密斯在很大程度上相當重視細節,用他的話說“細節就是上帝”。
俗話說“安全是天,生死攸關”。安全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條件,事實上我們應該把安全作為一項任務來完成,作為一個目標來實現,作為一個困難來攻克。假如你對它陌生了,那我要提醒你:安全是一只殘忍而兇猛的野獸,不聲不響地躲藏著,并伺機侵吞我們的生命和財產,危險隱于細節,安全源于細心。
或許有員工會不理解,天天講安全、抓安全,我們好像沒有經歷過類似的事情,是不是有點危言聳聽?
一點兒也不。
生產車間里,一臺臺機器平時像一只只溫順的小樣,在我們手下溫順地工作。可是,一旦有員工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它們就馬上翻臉成了一只只惡虎,張開血盆大口,吞噬我們的肢體,輕則皮肉受苦,重者斷筋折骨,甚至命喪黃泉。
“一時疏忽一世苦,一人出事一廠累”“違章操作等于殺人”……類似這樣的安全標語雖然隨處可見,但不知有多少員工真正放在心上。安全畢竟是人命關天的事兒,生產中員工要格外重視。一瞬間的不小心,一剎那的疏忽,一次漫不經心的違章,都將釀成一場始料不及的慘劇。于是,有多少花好月圓變成生死離別嗎,又有多少個宏偉藍圖變成萬劫不復的噩夢。
“企業生產,安全永遠第一”,“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我們都知道這句安全口號和安全生產方針。然而現實的生產工作中,有些單位還是置若罔聞,于是便出現“安全培訓天天抓,安全隱患天天查,可安全事故依然在發生”的怪現象。之所以如此,有很大部分原因是執行工作做的不夠。
對于員工而言,執行的真實要義首先是要做到四勤,即眼勤、手勤、腦勤、腿勤。生產之余,員工多用眼睛去發現車間里易發生隱患的地方,多用手記下安全標識,多用腦想想怎樣才能減少安全隱患,一旦發現安全隱患就要抓緊告訴領導。
其次,安全工作做得到位不到位,不是光憑嘴說,主要在于做事的心態是否端正,是否抓住每個細節,是否落實在實際行動中。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
再次,安全工作落實的關鍵在于將各種不安全因素隱患防范于未然。預防事故是安全生產日常監管的重要內容,如果僅僅除了問題抓一陣,檢查時抓一陣,消極保,被動防,事故就可能防不勝防,堵不勝堵。
先賢荀子曰:先其未然謂之防,發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其意思是說,在事情沒有發生之前未雨綢繆是為預防,事情或其征兆剛出現就及時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防止事態擴大是為補救,事情發生后再行責罰教育稱為懲戒,預防為上策、補救次之、懲戒為下策,從中我們可以得出,安全工作的中心應放在預防事故發生上。換句話說,就是“安全生產,預防為主”。這句話的真正含義是:除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外,通過努力,所有事故都可以預防,任何安全隱患都可以控制。安全生產工作來不得半點疏忽和麻痹。對待安全生產工作我們都知道“嚴是愛,松是害”,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個別基層安全管理人員存在著“三怕”思想:對上怕擔責任,對下怕得罪人,對工作怕吃苦受累。這種思想對安全管理是極為不利,必須改正。
“災難生于疏忽,禍患始于細末”,生產安全其實不復雜,但安全工作無小事,一切全在于全體人員的忠實和不折不扣地執行。正如我們日常口號中提到說:“不繃緊安全的弦,就彈不出生產的調” “安全第一,生命至上,防患未然,全員參與”。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下一篇:讓安全生產成為自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