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身邊,把事故當作“故事”來講的現象比比皆是。
當我們在觀看安全警示錄像的時候,在我們談論某起事故的時候,當我們是旁觀者的身份的時候,可否想過當事人也曾經是和我們一樣的身份,也曾講過別人的“故事”?
安全是日日月月年年老生常談的話題,可是在媒體上卻天天看到一幕幕的悲劇。究其原因,還是一些人對安全的漠視,往往把自己放在旁觀者的位置。在我們背誦安全答題的時候,我們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檢查。事故與教訓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們,事故源于麻痹,來自于自以為是的自我意識。事故確實有其不可避免的偶然性,但如果人們都能把橫穿公路、鎖門這樣的習慣,引申、運用于生產工作的過程,頭腦里時時有“安全”,自覺地按照規章規程的規定動作執行,以不怕一萬的準備來預防萬一的發生,那么事故發生的機率就可以大大降低,或者即使因不可抗力的因素,也會由于人具有強烈的辨識、預防、處置事故的能力,其生命安全受到威脅的程度也會大大的降低,事故的損失也會降到最低。
古人云:“吃一塹,長一智”。傳達、學習、討論事故通報是吸取教訓的一個有效方法,也是做好預防事故的一個重要途徑,只有剖析發生事故的原因及教訓,查看自己有沒有類似的隱患苗頭,哪些方面需要加強防范措施,從事故中深挖思想上、學習上、管理上等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整改,才能達到未“亡羊”先“補牢”的效果。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事故通報的作用,消除麻痹心態,防患于未然,確保安全生產。所以,我們大家在安全學習和安全生產工作中,切莫把事故當作“故事”來講。
安全文化網 m.zltai.com上一篇:違章等于自殺絕非危言聳聽
下一篇:注重安全 讓生命基石更堅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