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13日,中國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上海公司儲運經營部棉花倉庫發生火災,燒毀(損)棉花2109噸,損失310萬元;建筑損失14萬元;水漬損失39萬元。合計直接財產損失363萬元。
一、起火單位基本情況
中國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上海公司儲運經營部棉花倉庫位于上海市閔行區通海路275號,隸屬于中國供銷合作總社,該倉庫于1978年12月開工建設,1980年10月竣工,為5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東西長103米,南北寬42米,高29米,分東西兩個區域,共10個倉間,每個倉間面積1764平方米,倉庫設墻式消火栓20個,配備各類滅火器具252具,進口手臺泵一臺,樓頂設有30噸儲水箱,地面設消防泵2臺,室外消火栓3個,東側有豐富的可供滅火的黃浦江天然水源。
該倉庫原設計為丁戊類倉庫,主要從事化肥中轉、儲存等業務,因貨源不足,1997年8月經閔行區防火監督處批準同意,設為儲存中國棉花總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國家儲備棉花,品種主要有美國棉、蘇丹棉,其中東區二至五層共儲存棉花5000噸。入庫三年多來,一直處于封倉儲存狀況,直至2000年10月24日經抽樣后,于10月30日至11月12日在起火部位的三、五樓開始陸續向外出庫裝船。
二、火災事故發生的經過和原因
(一)火災事故的經過
11月13日零時45分許,位于該儲運經營部東側浦江碼頭崗亭值班員陸正興發現棉花倉庫東北側的路燈下有煙霧飄動,即用內線電話通知棉花倉庫門衛值班員孔福根,同時趕往棉花倉庫發現棉花倉庫三樓北墻東側的窗戶處有煙冒出。二人再回到倉庫門衛室拿好鑰匙,打開樓梯口的鐵門,沿樓梯上至三樓天井平臺處時看到三樓東區西側的北門和南門處均有濃煙冒出,人已無法進入。二人遂又回到倉庫門衛室打“119”報警。
(二)火災事故的原因
經調查,火災系三杰區棉花倉庫內人員違章吸煙,遺留的火種陰燃棉包所致。
三、火災事故處理情況
經營部業務股股長助理吳德虎對火災負有直接責任,失火后又隱瞞事實真相,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儲運經營部黨支部書記、防火安全領導小組組長杜銀祥對該起火災負有直接領導責任,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對其撤銷職務;儲運經營部經理趙飛對該起火災負有主要領導責任,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對其給予行政記大過處分;儲運經營部副經理曹榮金對該起火災負有間接領導責任,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對曹榮金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儲運經營部保衛股股長吳盛泳對該起火災負有間接責任,上級行政主管部門對其撤銷職務;儲運經營部棉花倉庫門衛孔福根對火災負有直接責任,失火后未及時報警,并隱瞞事實真相,單位對其作出行政記大過處分;中國農業生產資料上海公司總經理、法定代表人張蔭萱對該起火災負有領導責任,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通報批評;中國農業生產資料上海公司黨委書記兼副總經理季雪良對該起火災負有領導責任,上級行政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記過處分。對中國農業生產資料上海公司吳涇儲運部擅自該消防設施處以10萬元罰款。
四、火災事故應汲取的主要教訓
1、法制觀念淡薄,超量儲存。
2、消防設施不完善,防火分區過大。
3、發現晚,報警遲,延誤了最佳滅火時機。
4、制度不落實,管理人員不到位。
5、對火災隱患整改不力,消防安全制度不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