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河南南陽“4·15”特大火災紀實(1999年)

2005-06-15   來源:山東省公安消防總隊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歷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陽市區北部有一個漢冶村,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戰國、秦漢時期,這里曾是著名的冶鐵中心,冶鐵技術聞名于世——在中華民族繁衍發展的史冊上,先輩們利用火,為擺脫蒙昧,走向文明,寫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然而,在人類求生存、圖發展的過程中,也曾經付出過無數沉重的代價。在即將踏上新世紀門坎的公元1999年4月15日,還是在這塊土地上,一群離鄉背井的打工者為擺脫貧窮,走向富裕,忽視了火的存在,上演了一幕驚心悲愴的慘劇。
    翻卷的大火宛如一條火龍直往上竄,突然,濃煙烈火中,傳出幾聲女人尖厲的呼救,凄厲而恐怖。
    1999年4月15日凌晨一點半左右,古城南陽夜深人靜,誰也沒想到,此時一場災難正悄悄襲來:在漢冶村13號天府家具廠,一場大火正從院內的工棚燃起,并瘋狂地撲向東面室內正沉睡的人們。
    當天最先發現火情的,是住在家具廠東南角市漢冶遺址博物館籌建處家屬院五樓的徐連文。一點半左右,他被室外噼噼叭叭的聲音驚醒了,睜開眼透過臥室和北側洗手間敞開的門,發現洗手間的窗玻璃上一片火光,嚇了一跳,急忙跑過去一看,只見天府家具廠院內大火沖天,徐連文顧不得細看,急忙跑到東側的臥室報警,報完警,他又跑到洗手間打開玻璃窗察看火情,只見家具廠院內工棚已全部燃燒塌頂,工棚東邊的一排瓦房,從北往南數第四、五間已經大火穿頂,火焰高達三四米,并迅速向南北兩側蔓延,僅僅兩三分鐘時間,整個家具廠東排的房子都已燃燒起來,一片火海。而翻卷的大火宛如火龍一樣,直往上竄,徐連文站在五樓上,臉被烤得發燙。突然,他聽見濃煙烈火之中傳來幾聲女人尖厲的呼救,凄厲而恐怖——住在家具廠的人們已被大火圍困在室內!
    當時家具廠一共有26人,分別住在東排廠房的南北兩側。火起時,他們正沉入夢鄉,大火在房外的工棚內東奔西撞,熊熊燃燒,他們竟渾然不知,直到大火封門,向室內瘋狂撲來時,他們才驚醒過來。最先發現著火的女工羅清玉,立即大聲呼喊身邊的丈夫和室內其他人往外跑,然而此時已經太晚了,大火已將他們唯一的逃生通道封死了,只有羅清玉等7人冒死穿過正在猛烈燃燒的工棚逃出火海,而其他人或者因為慌亂,或者因為恐懼,被困在了室內。
    陡起的大火不僅讓家具廠的人們深感恐怖,同時也在離該廠僅3米的籌建處家屬樓里造成了恐慌,大家匆匆地穿上衣服,許多人連想都不想奪門而出,跑下樓來。住在一單元三樓西側的董女士被戶外呼呼的火聲驚醒后下床一看,窗外火光沖天,火直往她家的窗臺上卷,心里一急:媽呀!咋辦!忙一邊喊起家人穿衣服,一邊打電話報警,可電話線已被大火燒斷,連廚房外的排氣扇都已被燒壞——火上來了可不得了!一家人急得啥也顧不上要了,等不及將孩子衣服穿完,便抱著孩子往樓下跑。住在董女士家對面的袁女士,看見黑煙卷著火星,好像龍卷風一樣撲了過來,嚇得忙喊愛人:“快起!快起!完了!完了!”一邊忙給6歲的女兒穿衣服,孩子嚇得坐在床上不停地哭,咋哄也哄不住。這時,消防車風馳電掣般地呼嘯而來了,袁女士高興地對孩子說:“你聽,消防車來了——嗚嗚響!”孩子側耳一聽,真的,立即止住了哭聲,驚恐的神色馬上從孩子明亮的眸子里消失了。
    火難的悲愴震撼人心,親人的淚水與回憶譜出生命悲慟的挽歌
    這次火災中的19位遇難者,除了4位四川達縣人外,其余全是四川遂寧縣人,且大都為老板盧世中的親友。他們抱著脫貧致富的希望,背鄉離井出外掙錢,卻不幸踏上了慘死異鄉的不歸路。
    魂斷致富路
    火災后的第二天下午,天府家具廠老板盧世中的父親、妹妹、妹夫就分別從四川老家和上海匆匆趕來了。在這次火難中,他們一共失去了五位親人:盧世中夫婦及兩個孩子,還有盧世中的姐姐盧世鳳。面對著一堆焦糊難以辨認的親人尸首,面對著家具廠殘磚爛瓦的廢墟,三人痛哭失聲,斷斷續續的絮叨回憶,成了他們對親人最深切的懷念。
    盧世中系四川省遂寧市橫山鎮三村十一組人。據其家人講,盧世中37歲,個子不高,經常佝僂著身子,雖然身為家具廠的老板,但出身的貧寒和工作的艱辛,使他在吃穿上都不太講究,忙起來就跟工人一樣,一身灰土和油漆也顧不得換洗。盧世中在老家時,經濟上十分拮據,生活的艱難迫使他萌生了出外闖蕩的念頭。1992年,其妻兄在南陽市工農北路開了個家具廠,盧世中和妻子便一起來到南陽,在妻兄的廠里干活,盧世中干木工,妻子干漆工,每月倒也能掙一些錢,逐漸有了些積蓄。同時,閱歷的增多,也使盧世中的眼界逐漸開闊。兩年后,盧世中利用自己的積蓄,又借了妻兄4千元錢,從老家招來五六位親戚同鄉,另起爐灶辦起個小家具廠——天府家具廠。生意越來越好,原來的地方和人手顯得不夠用了,1996年,盧世中又在漢冶村13號租了房子,將廠房遷到這里,并增添了一批工人。今年春節后,他又買了部手機,像模像樣地做起了老板。火災后,有人說他有一百多萬積蓄,有人說至少二、三百萬,但再多的錢,現在對于盧世中而言,都已隨大火煙消云散!
    “哥哥非常顧家,平時家里全靠他支撐,爸爸看病也是他拿錢;姐姐家里很困難,為了照顧她掙點錢,他還把姐姐(盧世鳳)也接到廠里來干活……為了生活方便,哥哥還把兩個侄兒都接來這里上學——兩個侄兒也孝敬老人得很,把自己的私房錢都拿來給老人,大侄兒每次買菜都要省下點錢給老人——兩個侄兒一個13歲,一個11歲,臉上紅撲撲的,多愛人!”談到死去的親人們,盧秀英語無倫次,泣不成聲,“當天下午4點,我們還打電話問生意好不好,侄兒好不好,嫂嫂、姐姐好不好,都說好,誰知剛過幾個小時……平時,哥哥總對我說:‘妹妹,做生意要辛苦,哥哥做生意也辛苦,出門就是為了掙錢’——現在人也沒了,錢也沒了……”
    黃泉路上一家人
    在這次大火中,劉國慶(又名劉全順)是和妻子蘇數蓉、兒子劉歡一同喪生的。
    劉國慶今年26歲,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木工好手,也是天府家具廠里的好師傅,很受老板的器重。前兩年劉國慶一直在湖北做家具,由于樣式、質量好,很受當地人喜歡和尊敬,人人都請他干活。盧世中多次托人捎信,才把劉國慶請來。去年他在天府家具廠干了整整一年,盧世中為了留住他,沒給他開工錢,說是讓他今年繼續好好干,多賺些錢,好回四川蓋房子。按照老板的吩咐,也為了一家人能相互照應,春節過后,劉國慶把妻子和3歲的兒子都帶到了南陽,長久分別的家人能夠守在一起,雖然條件差些,卻也其樂融融,誰知就是這一念之差,竟也把妻子、兒子帶進了火場!
    這次火災中全家遇難的,還有張富一家三口和杜尚明、杜尚和一家四口。
    28歲的張富,系遂寧縣橫山鎮大堰村人,1997年他帶妻子開始出來打工,最先在湖北,去年過罷春節,兩人帶最小的女兒瑞雪才來到南陽,特別是女兒瑞雪,今年才一歲半,尚未讀懂人世間的悲歡,便同父母亡身火海。而撇在家中才上學前班的大女兒,失去了父母的關愛扶持,將如何面對漫長而艱難的人生?
    與別的遇難者相比,四川達縣的杜尚明、杜尚和一家顯得尤為不幸。三天前,杜尚明才帶著兄弟和妻子、兒子一起從老家來到天府家具廠,可盧世中嫌他們手藝平常,本來是打發他們回去的,但他們也許覺得拖家帶口出來一次不容易,想再等等重找機會吧,遲遲未動身,卻不料等來的卻是一場慘禍。災后,記者在南陽曾多次尋找他們的家屬,卻始終沒找到,據知情人講,杜尚明的父親殘疾,而母親又臥病在床……
    學業未成身先死
    提起余超,其父余勝剛泣不成聲,失去愛子的苦痛折磨得這位川中漢子幾天時間瘦了許多,回憶起來,時斷時續,甚至連孩子的準確年齡也記不清了。
    余超是個白白凈凈的小伙子,機靈聰明,人見人愛,雖然有時愛耍小脾氣惹父親生氣,但父親打他一下卻比打自己還心痛——小小年紀的余超十分孝順,連買襪子也總是一次兩雙,從不忘記父親。初中快畢業時,余超見父母種地持家十分困難,就主動退學,但勞動之余他仍然見縫插針讀書學習,一直思考著將來要學一門過硬手藝,好好報答父母。不久后,余超到了個家具廠,先是跟人學油漆技術,后又學了加工安裝鋁合金門窗。出師后,考慮到藝多不壓身,他征得父親同意,40多天前又來到南陽投奔同村親戚盧世中,跟著同在廠里的表叔盧志剛學油漆家具。14日下午,盧志剛由于患胃炎和父親回四川治療,余超還和同鄉一起為倆人餞行,誰知道這竟是一場生離死別,而盧志剛竟因為患病和父親幸運地躲過了這場劫難。
    余勝剛和其他死難者家屬一起走進火場廢墟,他蹲在那里不停地用手扒呀扒呀,當他看到余超生前穿的一件燒得破爛不堪的淺紅色棉夾時,眼淚奪眶而出,撲通一下跪倒在殘磚爛瓦上,號啕大哭,不停地將衣服摔下又撿起,撿起又摔下,哽咽地哭喊:“你為什么不知道跑出來呢!”一位年邁不知姓名的死者家屬也突然撲到被磚、鋼筋封死的殘窗前,一下子就把里面的鋼筋拉了下來,哭道:“你們為什么不知道從這里逃走呢!”
    “也許重傷里面有他……”
    盧世中的表弟張斌,也是這次火劫中的遇難者之一。24歲的張斌長得高高大大的,木工手藝特別好。他來天府干活已經兩三年了,由于一個人在外打工,生活上非常不便,他來后不久便將妻子王鳳和孩子也從家中接來了,王鳳雖然在這里并沒有干活掙錢,但憑著他每月千把元的收入,一家人日子還算過得去。去年11月,一年沒回過家的張斌決定和妻子一起回去看看,火災發生時,他一個人剛回廠不到一星期。據這次火災的幸存者盧志強回憶,當時盧志強和張斌睡在一個床上,還是張斌把他叫醒的,當時發現張斌拿了條被子頂在頭上準備往外跑,可不知為啥,卻最終沒有跑出來。
    “在家剛得到消息時,本來懷了一線希望,也許重傷里面有他,誰想連面都沒見……”4月18日上午,在火災現場的廢墟上,見到了張斌的妻子王鳳。聽到火災的消息,王鳳忙陪著張斌的父親匆匆趕來了,她兩眼已經哭得紅腫,但一提起丈夫,仍禁不住淚水滾滾,“別人都跑出來了,他為啥沒跑出來?——他平時膽小得很,可能是被火嚇昏了,也可能是沒穿東西,或者被煙熏倒了……去年他出了次車禍,把我嚇慘了,雖然縫了十多針,但人沒受損,只是受了點皮外傷,可是這一次,連人都認不全了……”第二天,王鳳隨諸多死難者家屬又一次來到火災現場,一到丈夫生前居住的小屋,淚水便又淌了下來,她拎起一塊已被燒得支離破碎的棉被,終于找到了丈夫生前的痕跡:“這就是張斌蓋的被子呀!”
    生的欲望使他們鼓足勇氣冒死穿過火海,但那驚心動魄的一幕,也許會使他們一生都忘不了。
    譚國強、羅清玉等7人幸運地逃出了火魔的手掌,與死神擦肩而過,火后余生的他們,對平安與幸福的理解,也許會比過去更深刻一些。
    飄逝不去的身影
    30歲的盧世海是第一個從大火中逃出來的,劫后余生的他躺在醫院病床上,亡妻的身影總是飄逝不去。
    火災發生時,盧世海和妻子正在酣睡,是譚國強、羅清玉夫妻倆跑過來喊醒他們的。聞聽著火,盧世海和妻子余紅英忙穿上秋衣秋褲,摸索著直奔屋外。跑到大門口時,余紅英卻突然想起床下的錢和存單,又折身回屋去拿;而一個念頭就是逃命的盧世海只說一聲“快走”便只身赤腳沖入火海,火場縱深雖然只有10多米,但烈焰的灸烤卻似萬箭穿心,疼痛不已。逃出火場后,等了一下,沒見到妻子,很想回火場去救妻子但燙傷的腳使其難以挪步,加之火勢太大,他只好望而卻步。
    平時在廠里干活,盧世海也覺得有點危險,不安全,但看在每天能掙到三、四十元錢的份上,加之從早到晚忙個不停,便把對危險的一點擔心也淡化了。大家都覺得房子不高,面積又小,又不是滿屋汽油什么的,即使萬一失火了,不過每人拎桶水,幾分鐘時間就能把它撲滅,哪能想到火會著得這么大,燒的這么慘。
    接到遭火災的電話,盧世海的父親和岳母帶著小孫子急忙趕往南陽,不料憨厚的老父親卻在成都火車站被騙,連路費也沒了,只好暫回遂寧。駝背矮小的岳母背著光著雙腳的小外孫,在火場與醫院之間來回奔跑,女兒死了,女婿躺在病床上,飽經風霜的老人一臉凄楚和無奈,神志不清地呢喃著一些令人無法聽懂的話語。不滿兩歲的孩子手里拿著半個梨啃著,在孩子稚嫩單純的眼中一點也看不到火難的影子和痕跡,也許只有等他長大成人后,才能知道這場大火帶給他整個人生的負荷該有多么的沉重。
    真夫妻患難與共
    譚國強(又名譚建平)和羅清玉這對剛結婚才個把月的新婚夫婦,在這次火難中,雖然命保住了,可兩人燒得都不輕。
    從火海中逃出來后,兩人都被送進了南陽市中心醫院,夫妻二人躺在同一病房里,身上都涂滿了白色的藥粉,兩人傷勢嚴重,記者不忍心增加他們的痛苦,所以沒有對他們進行采訪。但4月17日晚,羅清玉的父親和表哥從老家趕來,羅清玉看到朝思暮想的親人,卻忍不住悲從中來,吃力地向他們訴說了可怕的一幕:大火封門時,兩人都還睡得正熟,這時羅清玉被驚醒了,連忙喊丈夫和同室的工友向外跑,羅清玉跑在前面,譚國強蒙個被子緊跟在后,由于緊張,被子上短下長,被一腳踩掉了,這時火已由室外竄進了屋里,火舌翻滾,熱浪逼人,譚國強顧不得拾被子,忙擠過室內林立的木板,床柜便往外跑,卻發現妻子腳下一滑,跌倒在地,忙上前去扶她,就在彎腰的一瞬,一個火浪撲過來,一下子就將他的整個背部燒壞了,可他們誰也顧不得疼痛,只知道憋著一口氣快跑,而門外唯一的出路已被大火封死,只有穿過火海,才可能逃出性命,兩人相互攙扶著踉踉蹌蹌地向火海沖去——從他們住的地方到門前的大棚外,僅僅十余米,若在平時,對于他們來講,也許只是幾秒鐘的距離,可這短短的十余米,此時對于他們,卻像萬里長征一樣艱難呀!終于,他們沖出了火海,譚國強卻一下子暈倒在地……
    4月18日下午,記者再次來到醫院采訪,值班醫生楊立新告訴記者,由于譚國強身上燒傷面積太大,醫院已派人到鄭州為其買皮移植,但他的病情嚴重,隨時都可能有生命危險……病床相對,望著為幫自己而生命垂危的丈夫,羅清玉的心里該是何等的酸楚!
    不幸言中的悲劇
    羅林的父親接到電話,得知有人員死亡,心想“糟了!”——他去年到南陽看望兒子來過廠里,知道這里的地勢、布局和存放物品情況,因此一放下電話,就知道“人要燒死就死了,要逃命只有從前面出去才能跑得脫,即使僥幸逃出來,肯定也燒慘了!”知道兇多吉少,怕自己受不了,就和羅林的叔叔一起趕到南陽,果然發現兒子雖然僥幸逃了出來,但已嚴重燒傷,處于危重狀態。
    在這7位受傷者中,還有兩位南陽市唐河縣人,一個是陳明海,22歲,一個是郭海雙,18歲。陳明海和老板盧世中是親戚關系,郭海雙則是陳明海未婚妻的弟弟。看到報紙登載的火災消息,兩人的家人都從家中趕來了,郭海雙的母親一看到燒傷的兒子就大哭起來,而郭海雙的姐姐呢,看到這間病房躺的男朋友,看到那間病房的弟弟,更是格外痛心。
    不幸之中的“幸運兒”
    提起這次火災,許多人都說一個小伙子“命大”,腦子好用。這個小伙子就是頂著被子逃出來的盧志強。
    盧志強是這樣描述他當天晚上逃生經過的:“我睡得太深,弄不清是周圍的響動,還是羅清玉的叫聲把我驚醒的,醒后我沒有馬上意識到必須逃出去,更沒有想到會出這么大的事,我本能地伸手向床頭的柜子上抓秋衣穿,起身穿上鞋,在火光下,我看見同床的張斌頂著棉被,我也抄起被子披在身上。我清楚的記得下床后,只均勻地吸了一口氣,接著便吸了兩口黑煙,感覺很憋氣,我就朝著火光,淌著火沖出來了。因為披著被子,所以只有雙腳被燒傷了。火災過去兩天了,我沒有睡好過覺,也沒有吃好過一頓飯,一閉上眼睛,眼前就浮現一片尸體,真是太突然了……”
    盧志強是從大火中逃出的7人中最年輕的一個,也是最后逃出且受傷最輕的一個,是不幸之中的萬幸者。災后兩天,在長城建安公司的會議室里,記者看到雙腳受傷的盧志強,坐在沙發中,微合雙眼似在沉思著什么。其父盧世萬緊挨兒子側坐在沙發扶手上,深情地注視著兒子,在所有趕來參與善后處理的家屬中,只有盧世萬似乎還流露出幾分欣慰的表情。
    火場狹小,直接經濟損失并不太大,卻何以牽出一場死傷慘重的驚天火案?
    這場火災過火面積500平方米,直接經濟損失7萬元左右,經濟損失算不上太大,然而卻由此引出一場近年來河南省一次火災死傷人數最多的驚天火案。火災過后,死難者的家屬們從家鄉千里迢迢地趕來了,站在火后的廢墟上,他們無論如何也不相信親人們就是被這樣一場火奪去生命的。一次次地在廢墟上徘徊,一遍遍在廢墟里扒揀,在尋找親人遺跡的同時,他們更在尋找親人葬身火海的原因。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如此慘重的人員傷亡呢?
    首先,這次火災發現晚,報警晚,貽誤了逃生和撲救的時機。當天,南陽市消防支隊是1時34分接到報警的,據多名報警者介紹,當晚他們發現火情時,東側的10間房屋,已大部分燃燒并向兩側迅速蔓延,等消防隊到場后,東側10間及北側3間房屋已全部燃燒并塌頂,火勢已處于猛烈燃燒階段。而當時正值午夜,從人的生理角度看正是進入沉睡之時,最不易驚醒,也最不易發現火情,這也是近年來全國的許多惡性火災事故大多發生在午夜12點至凌晨3點之間的一個原因。
    其次,火勢發展迅猛,讓人措手不及。這次火災中,火勢發展的速度之快有點讓人難以置信,這是為什么呢?一是從房屋結構看,家具廠租賃的房屋建于1954年,系磚木結構,房頂瓦下鋪著油氈和葦席,這些木梁、木椽和葦席,經過45年的風化干燥,宛如一堆干柴,一點就燃,更何況當時大火蔓延過來時,溫度極高,而各房間人字形的房頂之間基本沒有被實墻隔斷,相互連通的構架如同一個大抽風通道,助長了火勢蔓延的速度。二是家具廠存儲了大量的家具成品、半成品、木料和油漆、香蕉水等可燃、易燃物品,為火災的發生和迅速蔓延提供了物質基礎。三間庫房存儲了大量可燃物自不必言,就是在南北兩側做為住房的房間里,也堆積了大量的家具、三合板等,使住房與倉庫混為一體,加之盧世中為了工作方便又在房外違章搭建工棚,工棚內堆放了各種家具、木料和刨花、鋸沫、油漆等,且工棚的油氈頂與房屋緊連為一體,一旦發生火情,極易造成火燒連營的局面。因此雖然大火首先是在工棚內燃起的,卻最終造成了火燒連營的悲劇。三是火災過后,檢查人員發現家具廠電源的閘刀仍處于閉合狀態,通過對線路的檢測,發現起火時電器線路正在運行,火災過程中曾發生短路,造成多處起火,也助長了火勢。
    其三,家具廠居住人員密集,疏散通道不暢,使他們在發現火情后不能及時逃生。老板盧世中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以掙錢為第一,不顧員工的生命和生活,僅把東面北側的三間和南側的兩間半作為自己和員工的宿舍。其中北側三間被用半截土墻隔成了一大一小兩間,共65平方米,住了男女10人,南邊三間為一大通間,共45平方米,卻擠住了男女16人。由于房間狹小,男女混住,缺少基本的生活條件,他們只好又用木板或家具在內部隔出一個個僅二三平方米的小單間——在南側的宿舍里,就有8個這樣的小單間!——這一個個小單間,便成了這些打工者一家一戶的“安樂窩”。如此一來,床挨床,板摞板,平時他們進出,都得小心翼翼地側著身子才行,何況在大火突襲時,煙霧很大、屋里漆黑,難以辨認逃生方向,他們如果頭腦不是十分冷靜和清醒、行動不能果敢迅速的話,更會因為慌亂而無法擠出房間,再者,宿舍的窗戶被鋼筋或磚堵死,也是人們無法逃生的一個原因。
    其四,當晚是西風,在風的作用下,大火由工棚向工房迅速蔓延燃燒,使其內正熟睡的人們難以較早發覺,而且還封住了大門,堵住了人們唯一的逃生通道。從災后的現場勘查和諸多報警者的現場目擊得知,起火點就在工棚中部,然后引燃周圍的可燃物,并向廠房迅速蔓延。這次火難中的7名幸存者,無一不是穿過正猛烈燃燒的工棚逃生的,因此,他們也無一例外地被大火燒傷了。而那些不幸的遇難者,大部分則是發現門外熊熊的大火后,或出于驚慌失措,或出于恐懼喪失了沖出火海的勇氣,只好一點點地在大火的威逼下向墻角、床下等當時看起來還相對安全的地方躲,孰不知,卻使自己退到了死角,最終被大火活活燒死。
    其五,濃煙毒氣的窒息作用。由于火場可燃物多,且有油漆、香蕉水、汽油等物,著火后產生大量煙霧和有毒氣體。從現場看,部分遇難者是在熟睡中被煙霧嗆死的,沒有逃生掙扎的跡象,大部分遇難者是在逃生時因吸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昏迷后被燒死的。
    這場火災是由于業主盧世中對電器管理不嚴,電線私拉亂接,擅自用透明膠布代替絕緣膠布,致使工棚內用電線路接頭短路滋火,引燃周圍可燃物而引起的。災前,該廠電線私接亂扯,住宿、倉庫、車間不分,違章搭建工棚,生活用火違章,吸煙現象嚴重,沒有必備的消防設施和消防器材,沒有消防保衛人員和夜間值班人員……這些都嚴重地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和《河南省消防條例》。針對其存在的這些問題,轄區派出所多次派人到該廠檢查監督,并下發了治安管理通知書,但該廠至火災發生前,仍以搬遷為由,一直沒有落實任何整改措施,最終導致了這場災難的發生!
    “禍常發于所忽之中,而亂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在今天,當我們再回過頭審視這次火難,撫摸疼痛的傷疤,應該清醒地意識到,在我們為了生存和發展,為了富裕和幸福而艱辛努力的時候,不應該再忘記“憂患”這兩個沉重的字眼而自掘墳墓了,我們可以在商海中揚帆奮進,可以在市場競爭中討價還價,但決不可以再對火災隱患抱任何僥幸的心理了!——畢竟,我們付出的代價已經太沉重、太沉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江市| 宁都县| 山丹县| 内乡县| 余姚市| 夏津县| 蒲城县| 辽中县| 英山县| 开远市| 天津市| 永安市| 宁乡县| 丽江市| 山丹县| 德令哈市| 绥化市| 商城县| 连州市| 渭源县| 阿拉善左旗| 安宁市| 汕头市| 巴中市| 凤翔县| 贺兰县| 自治县| 山阳县| 丁青县| 巫溪县| 蓬莱市| 昆山市| 通化市| 石林| 东乡族自治县| 旅游| 高尔夫| 惠水县| 天全县| 天门市|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