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超市“超級”火災解謎(2004年)
2005-06-15
來源:新華網
熱度:611
收藏
發表評論
這場罕見的火災燒死了五六百人,大火為何不到十分鐘就席卷整個商場?
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亞松森一家超市突發的一場“超級”火災造成了五六百人喪生。巴拉圭總統杜阿爾特悲痛地將2日至4日定為國喪日。在這場災難發生9天后,參與調查的幾國專家初步揭開了這場罕見火災的謎底。
意外事故
由美國、智利、阿根廷和巴拉圭專家組成的調查組9日向巴拉圭警方遞交了火災分析報告,認為巴拉圭首都亞松森“伊瓜博拉尼奧斯”超市大火屬于意外事故,可以排除恐怖襲擊的可能性。但這場大火不到10分鐘就席卷了整個商場,火勢蔓延之快、之猛均屬罕見。那么,這場火災究竟是如何發生的?起火點在哪里?商場內何種物質的燃燒毀掉了整個商場?面對這些疑問,專家們根據收集到的證據和現場勘察結果,提出了一些初步的假想和分析。
“伊瓜博拉尼奧斯”超市位于亞松森市北部,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地上三層,總面積大約1.2萬平方米。地下還有一層停車場。大火中,超市的售貨廳、餐廳、廚房和地下停車場無一幸免。對于起火原因,巴拉圭官方和媒體有過幾種說法:一是煤氣罐爆炸,二是煤氣管道泄漏,三是停車場內液化天然氣汽車爆炸,四是恐怖襲擊,五是廚房電冰箱壓縮機短路爆炸。但這5種說法基本上被專家們否定。調查報告認為,最初的起火點很可能是餐飲區的廚房和面包房。廚房在底層,面包房則在上面三層。目擊者和幸存者說,超市樓上首先起火,起火前還聽到了兩聲爆炸聲。
專家推測
專家們推測說,引發火災的罪魁可能是餐飲區烤肉爐的煙囪。這個煙囪有個特別之處:它不是直的,而是為避開房屋大梁打了一個彎,問題就出在這個彎處。專家們在這里發現了大量積累的煙灰、油脂和其他臟物。這些臟物不僅妨礙排煙,也使彎道處溫度上升達到過熱的程度。而且,彎道恰好位于天花板和屋頂之間。另外,二層餐飲區上面的天花板使用了一種高級隔熱材料———石膏板和玻璃絲,但是,屋頂鋅板卻覆蓋了一種極易燃燒的材料———一層聚氨甲酸酯塑料和另一些用易燃塑料材料制作的隔板。專家認為,這種奇怪的材料組合,可能導致了火災發生。
按照專家們的推測,過熱的烤肉爐煙囪導致屋頂與天花板之間的隔板緩慢加熱,烤熱了屋頂、墻壁和柱子上的聚氨甲酸酯塑料面。這些材料經歷了緩慢的燃燒過程,把天花板與屋頂之間的氧氣消耗干凈后,產生了大量一氧化碳充斥在這個封閉的空間內,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巨大一氧化碳氣團。位于上層的面包房內有一所發酵間,里面存放了大量面粉、發酵粉和其他烤面包用的粉狀物。面包房內有一個假煙囪,它不通到屋頂外,而是通到天花板與屋頂之間的空間。從面包房排出的粉塵和烤面包產生的氣體不斷注入到這個空間內。這個由一氧化碳、面粉、發酵粉及其他氣體和粉塵組成的混合氣體團是一種高導熱物質,火災發生時,被加熱的一氧化碳混合氣體達到一定溫度遇到氧氣之后自燃,引起粉塵混合氣團發生爆炸,產生了推力極大的沖擊波,導致天花板被炸塌,直徑50厘米的水泥柱被沖倒。然后,這個混合氣體團沖出面包房發酵間,以勢不可擋的力量橫掃餐飲大廳,隨后經過二層與一層之間的通道,高速沖進售貨廳,獲得新的氧氣補充后燃起大火。火浪像一支巨大的噴火槍,擴散到售貨大廳的每個角落,可能在這里發生了第二次爆炸。
“氣體爆炸”
這是一種被消防界稱為“氣體爆炸”的現象。在一個完全封閉的環境內,它可以不斷地高速擴張,在得到氧氣補充后,再次發生爆炸,并形成新的氣團。但進入一個開放環境后則會迅速燃盡熄滅。最有力的證據是,這個熾烈的氣團通過售貨廳與停車場的通道,像一條火舌沖進下面一層的停車場,把停放的60多輛汽車燒毀。因可燃氣體燃燒完,氣團停止擴散,旁邊一些汽車安然無恙。
據專家推算,這個積聚了巨大熱量的氣火團,從發酵間爆炸開始,沖出面包房,穿越售貨廳,到達停車場,整個過程只需要幾分鐘。專家們認為,正是這個巨大的粉塵和多種氣體混合的氣火團引燃了一切可燃物質,導致商場陷入火海。這種“氣體爆炸”現象引發的大火,是多種因素不可思議地同時出現在同一時刻和同一地點而產生的結果。這種建筑結構及材料上的缺欠,加上商場缺乏及時必要的安全防火檢查,引發了一場巨大的災難。而爆炸發生后,因為沒有逃生通道,商場保安關閉大門,使本來有可能逃生的數百人在瞬間被無情的大火吞噬。
根據巴拉圭警方公布的最新報告,目前驗明身份的死者為399人,另外110具尸體無法辨認。此外還有144人失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