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初始狀況調查:目的是了解公司狀況,以便開展危險源辨識及培訓時用。
主要了解以下方面問題:
生產性質;企業規模;產品種類、產量;原輔材料種類、使用量;工藝流程;生產設備及動力設備狀況;占地面積;建筑物面積;員工人數(人員結構與培訓情況);以往事故(人身、設備、污染、火災)次數、嚴重程度、原因、結案情況;特種設備(種類、數量、運行情況、操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三同時”執行情況…及主要危險源,點等
㈡、需企業準備并提供以下資料、圖表,以便咨詢指導并開展危險源(點)辯識和評價。
☆ 廠區(含周圍)平面圖
☆ 廠區動力管線(含隱蔽)圖
☆ 廠區避雷、電力設施等接地圖(含資料)
☆ 廠區消防設施布局圖(含資料)
☆ 車間設備布局圖
☆ 重要危險源(點)設備(生產與動力)布局圖(含資料)
☆ 有毒有害作業點(塵、毒、噪、輻射等)分布圖
☆ 有毒有害作業場所定期檢測報告(歷年)
☆ 特種設備(起重、避雷設施、廠內機動車輛、壓力容器等)的歷年資料及監測報告
☆ 接毒接害人員體檢報告(歷年)
☆ 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復審)記錄
☆ 員工“三級安全教育”記錄
☆ 職業安全衛生“三同時”資料
☆ 歷年工傷事故統計、分析資料及處理資料
☆ 企業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及執行情況
☆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等掌握情況
☆ 勞動防護用品配備情況
☆ 企業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組織機構等
㈢ 、初始評價(雙方)
★ 企業危險源(點)統計匯總(應先對骨干開展辯識危險源、點方法的培訓并開展“辯識”的工作)
★ 對危險源(點)評價進行咨詢指導
★ 編寫初始評價報告
以上用看資料、詢問及現場查看等方法完成,要盡量了解詳細、具體……,有些要隨現場變化而轉移重點。隨企業的性質而轉移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