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要求的不斷提高,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健全企業自我約束機制,規范安全管理將起到重要作用,也將促進建筑施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發生質的變化。在建立體系時要充分考慮企業自身情況,在實施與運行中要充分發揮體系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做到全員參與,全面控制,不斷完善企業安全生產管理。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是健全企業自我約束機制,對安全生產進行規范化管理的重要舉措。隨著國家對安全生產管理力度的不斷加強,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作為一套系統化、程序化的管理體系在部分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建筑行業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行業,作業環境差、機械化程度不高、工傷事故和職業危害風險相當大,嚴峻的形勢給建筑企業的安全健康管理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了適應國內、國際市場競爭,不斷改善員工職業安全健康狀況,提高建筑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推行先進科學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已迫在眉睫。
一、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對安全生產管理將發生質的變化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市場經濟體系下的產物,它將職業安全健康與企業管理融為一體.運用市場機制,突破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單一模式,將安全管理單純靠強制性管理的政府行為,變為企業自愿參與的市場行為,促進企業建立安全生產的自我約束和激勵機制,與傳統安全管理有本質的區別。
1.對事故的預防和控制措施變被動為主動行為。傳統安全管理側重于對事故發生后的處理、補救和強調;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把主動預防和控制事故作為核心,要求主動地辨識、評價、控制風險,主動地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方的要求,尤其要求評價系統全面、科學,改進措施準確、全面,是現代化安全管理的典型模式。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具有系統化、程序化的管理特點,其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通過PDCA循環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傳統安全管理多數是針對某一事件開展活動,管理工作缺乏持續性。
3.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將重視結果轉向了控制源頭。注重于事故發生前的預防、控制,要求企業主動危害辨識,風險評價、控制,主動對員工進行培訓,主動獲取、傳達、貫徹國家法律、法規,使第一管理者和安全管理人員有了明確的工作內容和責任,從源頭上消除隱患。
二、建立切實可行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體系有效運行的基礎
1.做好建立體系的基礎工作。做好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策劃和前期準備工作是建立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基礎和前提。要做好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的宣貫和培訓工作,統一認識,深刻理解和掌握規范中17個要素的邏輯內涵,對不同層次的人員,其培訓的側重點和目的應不相同,重點是對管理層的培訓,要他們真正掌握和理解體系審核規范的基本內容、原理原則以及內涵。要明確各職能部門在安全管理中的具體職責,只有明確了具體職責,職能劃分才會準確,程序文件職責才會清晰.工作才能順暢。同時要對公司的危險因素、安全管理機構情況、各種安全管理規章制度、法律法規執行情況、員工傷亡及安全生產目標完成情況以及對歷年來傷亡人員的數量、類別、性質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現狀作一個細致的調查和評審。
2.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要符合企業自身的安全管理特點
建筑企業與一般的生產工廠有很大不同,建筑企業工點分散、人員結構不固定,特別是項目部作業人員隨時都在變化,沒有固定的工藝流程,基本上一個工程項目就有一個工藝流程,建立體系時應充分考慮建筑施工企業的特點。同時,各企業應把原有好的安全管理方法納入體系,使體系與企業的管理融為一體。
3.體系文件將直接影響到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實施和效果。
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是一個文件化的體系,因此編寫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是建立并保持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礎工作。程序文件是體系文件編寫的重點,起到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上,它是管理手冊的展開和具體化,使管理手冊中原則性和綱領性的要求得到展開的落實:對下,它應引出相應的支持性文件,包括作業指導書和記錄表格等。在編制程序文件時要注意上下一致、邏輯性要強。由于程序文件是承上啟下,必須做到與管理手冊和作業文件的描述相一致,與各部門的工作職責相一致,一個要素可能要由多項職能來落實,每項職能又要由若干個活動來保證,因此.每個程序文件都應經過細致策劃和編寫。
三、在體系運行中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防止“兩張皮”的現象。即:建立了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而運行的仍是原有的管理模式;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是一種動態的管理體系,依據規范所規定的職業安全健康方針、規劃、實施與運行、檢查與糾正措施及管理評審等5大環節17個要素的規定實施運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職業安全健康意識不斷提高,按PDCA模式不斷持續改進。要根據施工環境的變化、人員結構的變化、施工進度的變化而進行新的危害因素辨識,制定新的安全管理目標、管理方案,使原有體系不斷完善,并達到一個新的運行狀態。因此要特別注意防止認證以后就放松管理,使體系停滯不前的現象。
2.要使全體員工都知曉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做到全員參與。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與質量體系和環保體系有很大的不同,主要在于質量體系的對象是產品,環保體系的對象是環境,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對象相當復雜,受建筑施工過程中人、機、料、法、環境五個方面因素的制約,而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術水平是動態的,是關系到安全管理成敗的主觀決定性因素,因此在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運行中應充分考慮人的因素,加強對員工職業安全健康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和參與職業安全健康管理的意識,保證體系的有效運行。
3.危害辨識必須全面、徹底。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運行的主線是風險控制過程,而基礎是危害辨識、風險評價和風險控制策劃,為了控制風險,首先要對企業所有作業活動中存在的危害加以識別。在危害辨識中應考慮整個施工過程和施工性質,編寫整個施工項目各工序的工藝流程圖。根據工藝流程圖對生產和服務區域可能產生危害的作業活動進行辨識,采用一定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在評價過程中可結合建筑施工企業易發生的高空墜落、物體打擊、機械傷害、坍塌、觸電等一些慣性事故來評定中高度風險。同時應隨施工環境的改變而進行補充辨識和評價。
在體系建立和運行中,我們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但只要我們掌握了建立體系的基本原則,明確了運行體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搞好企業的安全生產,提高管理水平,做到全員參與,通過不斷的持續改進,一定能使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在建筑企業內發揮相當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