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以下簡稱OSHMS)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國際上興起的安全管理模式,是一套系統化、程序化,同時具有高度自我約束、自我完善機制的科學管理體系。
1.產生背景
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隨著企業規模擴大和生產集約化程度的提高,企業不得不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安全生產管理。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勞工標準等問題越來越引起各國的關注。
2.產生過程
1996年英國頒布了BS8800《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指南》
1996年美國制定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的指導性文件
1997年澳/新提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通用指南》草案
1997年日本制定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導則》
1999年英國標準協會、挪威船級社等13個組織制定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規范》即OHSAS18001和《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OHSAS18001實施指南》即OHSAS18002。
1999年10月中國原國家經貿委頒布了《職業安全衛生管理體系試行標準》
2001年國際勞工組織(ILO)發布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導則》(ILO—OSH2001)
2001年11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國家標準《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規范》
2001年12月中國原國家經貿委頒布了《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審核規范》
截止目前,尚無ISO18000標準。
3.《OSHMS審核規范》核心內容
包括五個方面(方針、策劃、實施、執行、管理評審),17個要素和持續改進的運行模式。
4.基本思想
實施體系持續改進。社會發展的核心是人的發展,OSHMS的最終目的是保護人, 尤其是保護工作狀態的勞動者。
黨和國家歷來非常重視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所以也非常重視OSHMS的開展。
5.特點、內涵
OSHMS建立和實施的系統化
—— 組織機構:運作系統、監控系統;
—— 通過程序化管理,實現系統控制;
—— 文化的系統管理。
OSHMS的先進性,將管理過程和控制措施建立在科學的危害辯識和風險評價基礎上,把它作為系統工程來管理;
實施OSHMS,沒有增加或改變企業原有的法律責任,而是變被動執行為主動遵守;
未對企業的安全健康績效提出絕對要求;
OSHMS可與其他管理體系(如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等)建立整合型的管理體系;
OSHMS審核規范有很大的靈活性;
OSHMS審核規范有廣泛的通用性,可認證注冊,也可自我鑒定、自我聲明;
實施OSHMS的精髓是危害辯識、風險評價與控制,體現了“預防為主”的方針;對各種潛在事故制定應急方案,力圖使損失最小化;
全過程控制的要求。企業可從管理上和工程技術上采取措施,從而消除或減少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