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的粒度就是粉塵顆粒的大小,用粉塵顆粒的直徑來表示,叫做粒徑,常用毫米或微米為度量單位。按照粉塵的可見程度和沉降狀況可把粉塵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可見粉塵,其粒徑大于10微米,在強光下肉眼可見,在靜止空氣中加速或等速沉降;第二類是顯微粉塵,其粒徑為0.25—10微米,在顯微鏡下才能看見,其中粒徑在1微米以上的塵粒在靜止空氣中等速沉降;第三類是超顯微粉塵,其粒徑小于0.25微米,在電子顯微鏡下方可看見,在空氣中很難沉降而長期懸浮。在井下照明很差的情況下,有時100微米的塵粒用肉眼也難以看見,大量的呼吸性粉塵更易于被人們所忽視。
細微的粉塵由于粒度小、重量輕,在它的表面還吸附了一層空氣薄膜,阻礙塵粒相互凝聚,因此在空氣中不易沉降,這叫做粉塵的懸浮性。粒度大、比重大的粉塵相對較易沉降。粒徑大于10微米的塵粒大都可以較快地沉降,粒徑等于lo微米的塵粒半小時后仍有一部分沒有沉降,粒徑等于1微米的塵粒在一天之內也沉降不下來。井下沉積煤塵多屬于10微米及更大的塵粒。
在含塵空氣中,各種不同粒徑粉塵的質量或顆粒數占粉塵總質量或總顆粒數的百分數叫做粉塵的粒度分布,也稱粉塵的分散度。它反映某一地點粉塵的粒度組成情況。如某掘進工作面在濕式鑿巖時,2.5微米以下的粉塵占粉塵總粒數的61.5%,2.5—5微米的粉塵占28.0%,大于5微米的占10.5%。
下一篇:煤礦工人安全知識—粉塵的表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