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礦井里,由于煤層和巖層的地質條件不同,作業方法和機械化程度不同,粉塵的生成量和濃度有很大差別。即使在同一礦井里,粉塵的多少也很不相同。那么粉塵的生成量及其濃度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第一,同煤(巖)層的地質條件有關。煤(巖)層脆性大、節理裂隙發育、疏松而干燥時,產生的粉塵就多;煤(巖)層的地質構造復雜、斷層褶皺多、煤巖受地質運動破壞強烈時,采掘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就多,相反則較少。例如在砂巖、礫巖或其他含有大量石英石的巖層掘進時,產生的巖塵較多,而在較軟且帶有塑性的頁巖、泥巖中作業,巖塵則較少。又如開采堅硬的無煙煤或脆性大的肥焦煤時,產生的煤塵比采其他煤種時較多。傾角大的煤層在開采中比傾角小的煤層粉塵濃度大。
第二,同采掘作業的方法和工藝有關。機械化采掘作業的粉塵量比打眼放炮作業可以高出10倍以上。機械化程度越高,防塵工作越重要。機械化采掘時,截齒寬度及其排列方式、切割速度及深度、牽引速度都會影響粉塵的生成量。放頂煤開采時高位放煤的產塵量遠高于中、低位放煤。急傾斜煤層用倒臺階采煤法比水平分層采煤法粉塵量大。
第三,同通風狀況及采掘空間的大小有關。合理的通風風量可以沖淡粉塵濃度并把它帶走,風量太小不能有效降低粉塵濃度,風量過大提高了風速會把沉積粉塵吹揚起來。薄煤層工作面空間較小,粉塵濃度可能相對提高。
上一篇:煤礦工人安全知識—煤礦粉塵的來源
下一篇:煤礦工人安全知識—粉塵的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