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違反操作規程或勞動紀律;教育培訓不夠,缺乏安全操作知識;生產設備不符合安全要求;安全防護設施缺少或存在缺陷等,但事故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不安全行為,因此企業安全生產的關鍵是改善人的行為方式,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的不安全行為。
目前企業安全文化的培養和建設,從員工的行為入手,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確立企業的安全目標,倡導共同的安全價值觀、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由此營造員工心理認同和具有團體凝聚力的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和秩序,有效地調節和控制員工的行為,達到自律的最高境界。
企業安全文化可以分為環境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意識文化幾個方面。文化是抽象的,必須與管理實際相結合方能發揮應有的效應;而管理的實施也應該充分考慮企業文化的定位和建設,二者的有機融合,才能真正達到企業文化的建立和管理水平提高雙贏的目的。
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建立的過渡時期,而市場經濟體制下的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這也給企業的安全系列管理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一個充滿生機活力的施工企業,面對競爭激烈的市場,要想生存和發展,必須有本企業特色的安全物質文化,諸如明確的企業目標,完善的規章制度,先進的技術裝備,系統的培訓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產設施等;還要有一定數量的企業安全文化陣地,美觀整潔的施工現場等看得見、摸得著的硬件。企業的管理至今已歷經了經驗管理、科學管理、行為管理三個階段,而安全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第四個階段,并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企業要搞好意識形態領域的安全文化建設,通過思想教育、行為規范、文化熏陶、環境影響等,激發全體成員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視安全為企業生存的前提,從而組成由企業的組織層面、成員的思想層面構成的多維的安全管理體系,使企業的安全管理充滿活力和動力,達到生產環境安全的目的。這樣,才能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效益,為社會輸送更多合格的建筑產品及服務。
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向深層次發展的需要。企業大量違章行為都不是職工故意,而是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不高而造成的。以往我們對于“人因”的認識還存在著深層次上的欠缺,而這些因素的全面歸納,就是人的文化、人的素養,沒有形成客觀的物態和環境的安全質量。因此,要保證人的行為,設施和設計等物態和生產環境的安全性,更好地預防事故的發生,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就需要從人的基本素質出發,建立起以人為本的企業安全文化新對策和手段,進行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有了這個作保障,“我要安全”成為職工從事生產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才能實現規范化、科學化,才能夠有效控制事故的發生,從而實現安全生產長周期良性循環發展。
以良好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為基礎,創造提高安全素養的氛圍與環境。企業職工個人安全素養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還要依靠群體效應的引導,這與人的從眾心理有關。企業的領導應該為職工創造一種“誰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誰有利,誰違反安全行為規范誰受罰”的管理環境,持之以恒,使職工將遵守安全行為規范變成自覺自愿的行動,而不遵守安全行為規范的舉動變得與群眾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令行為人感到由于自己的不安全行為被同事們輕視,則職工整體的安全修養必將大大提高。提高安全修養的工作氛圍應該以班組建設為基礎。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體現全員、全過程。安全生產是系統工程,實行全員、全過程安全管理是企業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途徑,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除了關注人的安全知識、技能、意識觀念等內在素質外,更重視人的行為、安全裝置、技術工藝、生產設施設備、工具材料、作業環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態條件的安全化,要達到上述目的,不是靠少數人可以實現的,必須是企業所有職工的共同努力,才能杜絕“三違”,消滅隱患,控制事故。
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應體現“預防為主”的方針。安全文化經歷了由聽天由命到亡羊補牢至科學規劃預防管理的過程,隨著高新技術的不斷出現與應用,人們的安全認識進入了本質安全論階段,這種高新技術領域的安全思想和方法論推進了傳統產業和技術領域的安全手段和對策的進步,以本質安全化、超前預防型為主體特征的現代企業安全文化逐步形成。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這也是當前各企業安全管理期望達到的目標,預防型安全管理是現代科學安全管理的一個重要標志,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作為企業預防事故的一個重要基礎工程,必將使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在生產實踐中不斷強化、完善,實現由粗放型管理到集約型管理的轉化,變“事故處理、事后防范”為“本質安全、超前預防管理”態勢,從安全思想到安全方法實現質的飛躍,真正走上“預防為主”的軌道。
塑造企業安全文化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能一蹴而就,要準備打持久戰。要善于總結,不斷地積累經驗,經過長期的培育、反復的強化,以形成系統的、獨具特色的安全文化氛圍,以此形成巨大的感染力。因此,在塑造企業安全文化過程中,要把企業安全文化所確定的價值觀全面地體現在企業的一切經濟活動和員工行為之中,同時采取必要的手段,強化新的價值觀念,使之在實踐中得到員工的進一步認同,使新型企業安全文化逐步得到宣傳推廣。我認為具體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積極創造適應新的企業安全文化運行的管理制度和機制。企業安全文化假設重在實踐,安全文化是需要設計和管理的,文化必須融入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并以一定的手段來引導。作為企業基因的安全文化,要與經營管理結合在一起,要與提升業績,提高績效結合,不可孤立地做文化。所以,安全文化建設需要企業不斷深化改革,完善經營機制,推行科學管理;加強員工的安全文化和業務技能培訓,不斷造就訓練有素的員工隊伍;積極開展民主管理活動,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安全的“家庭環境”;強化安全管理機制,實現監督與考核,建設一個企業與員工的利益共同體。
加強各類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綜合知識與技能。施工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土壤是職工,職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識水平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基礎文化素養,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因此,進行施工企業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要結合職工基礎教育和其他教育,做到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活動經常。可以采用多種形式宣傳、倡導企業的安全文化,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如報刊、廣播、宣傳攔、會議等,樹立先進典型,狠抓落后個案,弘揚正氣,抨擊歪風,摒棄一切品位低下的“文化”,凈化施工場地環境,營造一種健康、活撥、高尚、進取的施工企業安全文化環境。
企業領導以身作則、積極倡導。企業舞臺上的領導者是一種特殊的組織角色,企業組織領導者的地位賦予他們領導企業文化建設的光榮使命。企業領導者是企業生產經營、制度建設的負責人,也是企業文化的倡導者和示范者,在塑造新型企業安全文化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企業安全文化定格后,企業領導者在工作實踐中要積極宣傳安全文化,身體力行,讓員工看到企業提倡什么,反對什么,以及以什么樣的準則和規范從事工作。如果相反,領導者不去倡導和身體力行,企業安全文化在員工中就不會得到強化,就難以變成全員共享的文化。久而久之,只能游離于安全文化價值觀規范體系之外,陷入空談,經過精心設計的積極的企業安全文化也會逐漸恢復到原有的狀態中去。
往往在安全事故釀成以后,在我們失去以后,才知道生命的可貴,才理解親情的不忍離棄,安全已不單單是哪一個人的事情,我們要不安全工作深入生活,深入家庭,深入人心,用家庭的溫暖來培養安全意識,用親情的真摯來提升安全責任。加強各類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綜合知識與技能。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土壤是職工,職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識水平的高低、業務能力的強弱等基礎文化素養,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因此,進行企業安全文化的宣傳教育,要結合職工基礎教育和其他教育,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培訓和活動,大力倡導“有了安全,才有干部的政治生命、才有職工的家庭幸福、才有企業的經濟效益、才有企業的持續發展”的安全管理新理念和珍愛生命的觀念,使廣大干部職工明確安全生產方針、安全法紀和企業的安全生產目標,樹立安全思想,確立“安全第一”的觀念與行為規范。
石以錸累,丈由寸續。再耀眼的輝煌都會過去,對于生命,再多的準備都不夠;堅決落實“安全生產”,才能為企業文明與財富的豐厚提供強有力的后盾。每一天的“安全生產”,展現的不僅是企業精神,它還提升了企業的管理能力與執行力。讓我們每個人都肩負起高度的責任,筑起安全的銅墻鐵壁,為職工的安全幸福,為企業的興旺發達做出應有的貢獻。
上一篇:塑造安全文化,提升企業形象
下一篇:淺議建筑施工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