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鐵路安全文化建設,促進運輸安全長治久安,既是鐵路行業本質屬性的內在要求,又是適應運輸安全新形勢、新任務,為鐵路改革和發展創造安全和諧環境的必然選擇。鐵路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應是為企業職工提供安全生產的思維模式、價值體系和行為準則,同時也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安全設施和生活環境,使職工自覺養成安全生產行為,自愿自律地按企業的規章制度認真工作,進而實現企業安全生產目標,促進企業健康、持久、良性發展。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文化滲透,不斷提高企業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活動,形成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氛圍和環境,建立起無時不在、無處不有、切實有效的企業安全文化,用安全理念文化、安全環境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安全基礎文化、安全機制文化不斷規范員工的行為,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達到“我會安全”、“我能安全”的升華。下面從六個方面探討一下鐵路安全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與形式:
一、形成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設的本源。
1、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鐵路作為大眾化交通工具,安全文化的根本在于引導干部職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安全理念。安全為了一切人,每一名干部職工都要嚴格落實崗位安全責任,以扎實可靠、艱苦細致的工作,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財產安全。安全為了人一切,安全生產是為了人的更好生存和發展,是提高人的素質、生活水平、生命質量和生存價值的前提和保證,安全既是為了自身的一切,也是為了他人的一切。安全一切為了人,企業所做的安全方面一切工作,是以職工的安全需要、人民的安全需要,社會的安全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實現員工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理念。運輸安全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保證,是實現鐵路改革和發展的前提及基礎,必須始終毫不動搖地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理念,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意識牢固于心,重視安全工作前移,移到以預防為主上來,做到防患于未然,才是安全生產的治本之策,時時處處把安全生產放在首位不動搖。
3、樹立安全就是和諧的安全理念。實踐證明:安全不好,路無寧日,段無寧日,家無寧日。因此,要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站段、和諧車間、和諧班組,各級鐵路部門的員工必須高度重視安全,認真研究安全,深刻理解安全,積極把握安全,確保運輸安全,把對安全的認識提升到:安全就是政治、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形象、安全就是節約、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安全就是和諧的高度。
4、樹立違章就是違法的安全理念。讓每一名干部職工都要明白“嚴是愛,松是害”“寧為安全操碎心,不讓事故害人民”“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道理,尤其是當今社會更加突出以人為本,特別是獨生青年職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家庭的希望,單位的棟梁,祖國的未來。青春和生命是無價之寶,人身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把對違章違紀的認識必須提升到:“違章就是違法,違章就是犯罪,違章就是破壞,違章就是自殺,違章就是殺人”的高度,養成良好的安全職業道德,行成良好的安全自律行為,任何時候、任何崗位、任何地點都必須要把人身安全把握好,把握準,把握穩。
5、樹立齊抓共建的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安全理念的形成,安全行為的養成、團隊精神的塑成,同樣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安全文化又是企業家的文化,是決策層意志和愿望的反映,要成為一種企業文化,長期傳承、發展下去,使個體思想轉化為一種組織文化的過程,形成上下共同的目標,共同的追求,共同的愿景,共同的行動,必須做到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三者的良性互動、和諧運作,避免決策層熱熱鬧鬧,管理層推推動動,執行層冷冷清清。樹立齊抓共建的協作理念,貴在體現民意,基層擁護,突出關鍵,效果明顯,上下互動,齊抓共建。
二、營造安全環境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礎。
1、加強生產環境的文化建設,發揮生產環境改造人的作用。安全生產是在一定的作業環境中進行的,規范生產環境的文化建設,豐富生產環境的文化內涵,提升生產環境的文化品位,對職工生產行為習慣、心理情緒、文明作業有著良好的潛移默化作用。
2、加強生活環境的文化建設,發揮生活環境吸引人的作用。由于鐵路企業的行業特性,職工在單位的生活時間遠遠大于在家庭的時間,提高車間、班組職工的生活場所的文化品位,建設優美的生活環境,間休場所,文化活動場所等能大大增強職工的自豪感和安全責任感,提升企業的凝聚力。
3、加強宣傳環境的文化建設,發揮宣傳環境教育人的作用。從安全環境宣傳內容上,要提高質量,創新內容,營造催人奮進的安全文化環境;從安全環境宣傳形式上,要方法靈活,形式優美,職工愛看,有吸引力,有感召力。
4、加強學習環境的文化建設,發揮學習環境塑造人的作用。以開展創建學習型組織活動為載體,塑造學習型人才為目的,大力加強學習環境的文化建設,為干部職工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和學習機會,突出專業學習為主,個人興趣學習為輔,關心重視干部職工的文化需要,體現個人價值追求與企業的發展目標相融合。
三、行成安全行為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體現。
1、加強思想教育,促進安全行為養成。深化安全宣傳教育,強化典型激勵,大力開展實例教育,典型事故教育,啟發職工遵章守紀的自覺性,促進安全行為自覺養成。
2、規范行為準則,利于安全行為養成。通過學習、總結、挖掘和整合,創造出具有本單位特色的行為細則和標準,為員工的安全行為提供標尺和方向,利于安全行為的養成。
3、領導帶頭落實,重視安全行為養成。安全文化集中體現在職工群眾的自覺行為上,但這首先取決于領導者的自覺水平,管理層領導者要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只要領導者高度重視,先行一步,職工的安全行為會不令則行。
4、加強互相監督,保證安全行為養成。建立健全執行者在安全生產中的互相自控體系,突出作用互補,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作用,不斷提高安全保障能力,盡職服務,保證安全。
四、完善安全基礎是安全文化建設的關鍵。
安全基礎建設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前提。目前,安全基礎建設相對比較扎實,但是隨著鐵路生產力布局的調整,仍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完善和充實:
1、不斷提升人員的安全素質。隨著鐵路改革和發展的推進,大量新技術、新設備的采用,員工素質顯出滯后性,不能滿足生產力布局調整的新要求,不能適應鐵路發展的新需要。因此,加強人員業務技能的培訓,提高操作層人員的業務技能,是安全基礎文化建設的長期要求。
2、完善作業標準及檢修工藝標準。隨著新設備的采用,新機制的落實,生產力布局的調整,原有的作業標準及檢修工藝存在不適應的情況逐漸增多,及時完善和提高作業標準和工藝標準,為操作層員工提供保安全的技術基礎和技術保證。
3、進一步規范管理,真正做到強基達標。把安全文化建設和安全基礎建設有機地融合起來,把安全文化融入和滲透到安全基礎建設的各個環節,建立嚴格的規章制度,構建嚴密的安全責任體系,構筑科學的安全施工體系,優化行車設備質量可靠體系,規范和強化基層、基礎和基本功,堅持和落實先進設備保安全的可靠性、決定性作用。
五、創新安全機制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動力。
1、建立思想文化激勵機制。把安全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有機地融合起來,發揮安全文化的融合滲透作用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示范導向育人作用,增強職工與企業榮辱與的共同體意識,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與企業的奮斗目標、把自己的發展需求與企業的發展壯大有機地聯系起來,體現在政治榮譽、個人利益、企業需要的統一體內,形成主動工作的強大力量。
2、建立雙向評估考核機制。定期開展階段任務和目標落實的雙向評估考核機制,管理層對執行層,執行層對管理層進行雙向評價,依據結果由決策層進行考核、評價、獎懲,推進安全文化建設的縱深持久開展,同時開展橫向評估考核,交流提高,同步發展。
3、建立個人價值激勵機制。一切發展為了人,一切安全為了人,在以人為本的安全文化建設中,提高管理層的管理水平和提高全體員工的安全文化素質,是企業先進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培育和擁有一流的干部職工隊伍是企業發展的最大資源和最寶貴資源,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柱和動力源泉。因此,應建立對員工的個人價值激勵機制,論功行賞,評級晉職,為個人的發展提供平臺。
4、建立落實保障機制。保證安全文化建設的軟件和硬件投入,為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提供必要的物質和人力支持。
六、實現長治久安是安全文化建設的目標。
通過安全文化建設這條主線和一系列職工樂以接受的文化建設形式,把人員素質主動保安全,環境文化促進保安全,設備基礎取勝保安全,激勵機制落實保安全,規范管理強基達標保安全有機地貫穿起來,不斷研究新形勢,科學運用新載體,把握安全文化建設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打造一流的企業隊伍,營造一流的企業環境,確立一流的企業思路,建立一流的企業機制,形成一流的企業文化,創造一流的企業績效。全面加強鐵路安全文化建設,實現運輸安全長治久安。
上一篇:和諧鐵路與安全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