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論與無知觀。紀元以前,人類對自己無知,對自然也不明白,再后來,宿命論成了人類的共識。認為人的災祥禍福的變化都是命運安排,都是天命預先所定。這種因認識的局限性所導致的歷史性的愚昧和無知,是人類古代安全文化的典型特征。
經驗論與事后觀。自紀元以來至20世紀初,人類對安全的認識能力提高到經驗論水平,其特征是亡羊補牢;經驗論盡管是事后的,但對后事也具有預防的重大意義。
系統論與綜合觀。20世紀初至20世紀50年代,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不斷進步,二次世界大戰后軍事工業競爭的推動,人類對安全的認識從局部有知進入了系統有知(論)階段,從而在方法論上能夠推行安全生產系統與安全生活的綜合型對策,在尋求本質安全文化的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
本質安全化論與超前預防觀。20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高技術的不斷應用,人類的安全認識論進入了本質安全化論階段,超前預防型成為現代安全的主要特征,這種高技術風險領域的安全思維和方法論,推進了傳統產業與技術領域的安全手段和對策的創新與進步。
上一篇:淺析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創新發展
下一篇:油輪安全文化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