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企業的生命”這種帶有警示性質的標語在很多企業內部隨處可見,各級領導在大會小會上反復強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但為什么在有些地方,有些安全生產事故還是層出不窮呢?
究其原因,我們在工作中所強調的安全生產,只是停留在職工能做到、聽到的層面,卻沒有進入職工心里,安全生產更多的是被職工理解為一句口號,知道它重要,知道它搞不好會傷人死人,會有重大損失。但什么才是安全生產,怎樣才能安全生產,知道的人似乎就寥寥無幾。安全生產沒有深入職工的腦海里,沒有成為職工堅定的理念和企業的文化。
企業有自己的企業文化。其實,安全生產與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有機統一是最大的、最有價值的企業文化。因而,必須視安全生產為企業潤物無聲的文化,融入到職工的日常習慣中去。安全生產不單純指所謂的規章制度。安全生產關注更多的是職工的人身安全,是營造人與人、人與設備、人與企業之間的和諧、穩定的橋梁。而如今更多職工認為安全生產是制度,是法定的條例,人人都害怕在安全生產上有問題,但很少有人把安全生產融入到自己的生活,把安全生產變成自己的習慣,變成自己始終遵循的理念。
我們經常講安全第一,安全重于泰山,安全就是講政治,是最大的經濟效益,就是堅持以人為本。我們把安全工作作為一項長期的重要工作任務來抓,建立一種長效機制,這是必然的。企業在開展職工安全教育時,職工對教育的內容會不可避免地忽視,假如不及時對其進行重復教育,按照遺忘曲線顯示的情形,職工將會忘掉大部分的安全教育內容,極有可能在工作中產生失誤行為,導致責任事故的發生。
因此,為防止職工對安全教育內容的遺忘越過管理界限,保持職工具有正確的安全意識、責任意識,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和安全員在開展職工安全教育時需要有一張 “婆婆嘴”,并在工作中時刻注意觀察職工的精神狀態和思想動態,定期不定期地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宣傳和安全教育培訓,達到警鐘長鳴、防范未然的效果。
上一篇:安全生產文化與安全科學
下一篇:如何創建班組安全生產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