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安全文化
目前,關于安全文化的定義大都比較生澀拗口、過于理論化,不易為職工理解和接受。筆者認為,安全文化的主體是企業的全體職工,尤其是施工一線的職工,其定義應當通俗易懂,因此試作如下描述: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生產力和生產手段達到較高文明程度時的產物。它以關注和保障職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生存權力、生存質量和身心健康為出發點和中心,是能夠兼顧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進行和職工能夠在無傷害的環境中勞動并獲取報酬這兩方面的相互統一,是企業制度和職工自身安全要求和習慣的相互統一。
安全文化包括安全意識、安全制度、安全措施、安全行為,是所有職工共同認可的和共同要求的。我們說建設安全文化,就是指要讓職工中在思想深處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意識,在行為中自覺遵守安全規則,在生產過程中有可靠的措施來保障人身安全。我們都知道“人人想安全、事事講安全、處處保安全”這一口號,也都知道生命寶貴、平平安安才是人的第一位的需要這個道理,建設安全文化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對安全的愿望變為現實,把追求安全變成每個人的自覺行為。
為什么要建設安全文化
這是由企業的自身特點和客觀要求所決定的。新形勢、新問題要求我們必須有統一的安全文化氛圍,遵守統一的安全規章制度,養成統一的安全生產習慣。安全生產事關企業和每名職工的切身利益,但是如何在實際工作中抓好安全,真正做到全員自主管理、自覺遵守安全規章、自愿服從安全監督,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這還要求企業通過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杜絕“企業大講特講安全生產,職工卻對安全生產熟視無睹”的怪現象。
以人為本和科學發展觀,是對基本人權即人的生存權的尊重,要求企業在謀求發展時必須以人的自身安全、人與環境的和諧相處為根本出發點,它賦予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以新的內容。
企業安全文化的形成正是企業由單純靠傳統管理向人本管理轉變的重要標志,企業應將安全文化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做企業工作重要內容并納入日程,采取實際措施抓緊抓好。
如何建設安全文化
增強全員安全意識。一要對全體職工開展安全思想教育,講清楚安全生產與企業發展和自身利益之間的相互關系,增強職工的安全意識,真正樹立起“安全第一”的觀念。二是要廣泛深入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加強安全技術知識的培訓,增強職工的自我保護意識。三是營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圍。
建立嚴格科學的制度和強有力的企業安全管理機制。一要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用制度來規范職工的行為,使安全生產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執法有據。二要切實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落實責任,建立起覆蓋各單位、各項目部、各工種和各個工序的安全管理網絡。三要建立有效的約束與激勵機制,做到賞罰分明。四要依靠科學技術知識、先進設備等來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保證安全生產。五要制訂安全事故緊急預案。
充分運用安全文化標識、安全用語的警示作用。要將各種安全理念、警句匯編成冊,在每天班前班后會進行學習講解,使職工時時保持警覺。總之,可靠的安全設施、先進的技術設備、優良的作業環境、不間斷的安全生產教育、職工的思想素質五者缺一不可。
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團員在安全生產中的骨干作用。大力宣傳“安全光榮,事故可恥”的理念,共同把安全生產活動當做企業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為企業施工生產經營服好務,促進企業全面、協調、和諧、可持續發展。
上一篇:安全警語格言應幽默活潑
下一篇:淺談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