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要“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要“完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機制”,“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對安全生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突出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明確了安全生產的指導原則、重點工作、關鍵環節和根本任務。進一步奠定了安全生產在國民經濟發展戰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時也為企業安全生產指明了方向。
企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事故95%以上都是違章操作、違章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我國現代安全文化傳播的先行者劉德輝教授講:“有些人沒有干他該干的事,有些人干了他不該干的事,從而導致了事故。”人是保證生產順利進行、防止事故發生所采取的一切措施和行動的計劃者、執行者和控制者,但往往也是事故的引發者、事故責任的承擔者、事故后果的受害者。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的關鍵在于人,具體體現在人的安全意識、工作責任感、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護能力上,其中,安全意識尤其重要,安全意識的強弱對安全生產有直接的影響。安全意識強的人,會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正確地作業;安全意識淡薄的人,往往忽視安全、違章作業,導致事故的發生,所以,必須把培養職工樹立牢固安全意識作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點環節來抓。增強職工安全意識,使遵章守規成為一種自覺行為,就必須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中國安全經濟學創始人羅云教授早在1995年就提出了“安全是生產的靈魂,安全生產的靈魂源自安全文化”的觀點。只有通過有效的安全文化建設,強化職工安全意識,激發職工安全生產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才能形成人人講安全,時時講遵章,處處有提醒,層層有關懷的企業安全文化氛圍。
一、企業安全文化的內涵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在長期安全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或有意識塑造的又為全體職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業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識、安全作風和態度、安全管理機制及安全行為規范;企業的安全生產的奮斗目標和企業安全進取精神;保護職工身心安全與健康而創造的安全、舒適的生產和生活環境和條件;防災避難應急的安全設備和措施等企業安全減災工程技術能力;安全的價值觀、安全的審美觀、安全的心理素質和企業的安全風貌、習俗等種種企業安全物質財富和安全精神財富之總和。簡單的講,企業和職工的安全理念、安全行為規范、企業的安全氛圍加起來就是企業安全文化。
企業安全文化體現為每一個人、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單位對安全的態度、思維程度及采取的行動方式。企業安全文化是多層次的復合體,由安全物質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化、安全價值和行為規范文化組成。企業安全文化是以“人本管理”為中心,以提高職工安全文化素質為目標所形成的群體或企業的安全價值觀(即生產與人價值在安全取向上的統一)和安全行為規范。
二、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安全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在于提高干部職工的安全文化素質,形成“安全為天,生命至尊”的安全理念和輿論氛圍,提高職工的安全技術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最終目標是防止事故、抵御災害、維護職工健康,“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處于激烈競爭狀態,打造具有市場控制力和核心競爭力的“王牌軍”,實施以“三個轉型”為主要內容的發展戰略,需要有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因此,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營造濃厚的安全氛圍、職工實行安全自主管理,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才能形成,企業才能精心組織生產,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向深層次發展的需要,F場存在的低標準、老毛病、壞習慣,都不是職工故意,而是安全意識淡薄、安全素質不高而造成的。要保證人的安全行為,更好地預防事故的發生,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就需要從人的基本素質出發,進行系統的安全文化建設,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才能實現規范化、科學化,才能實現安全生產長周期良性循環發展。
三、走出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認識誤區
有人認為安全文化就是制作牌板、張貼圖片、懸掛標語、發放安全手冊,搞一些安全宣教活動而已,這種認識只會促使企業僅僅在宣傳教育的形式上下功夫,不斷“創新”形式,只注重一般的宣傳教育活動,不以物質層、制度層、精神層三個方面著手進行安全觀念、安全價值觀的培育,抓不住安全文化建設的內涵,就不會取得好的效果。
還有人把安全文化與政治思想工作等同起來,出現了行政抓管理,黨委抓文化的局面,使得安全文化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實效。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形式與實效的統一,形式僅僅是條件和手段,實效是最終目的。要突出重點,把握關鍵,在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上下功夫,在安全理念、安全價值觀的培育上下功夫,在規范職工安全生產行為上下功夫,使各項安全生產管理制度達到固化于制,企業的安全理念、安全價值觀達到固化于心,安全生產基本設施、安全生產基本條件達到固化于形。
另外,還有只注重較好的硬件投入,不注重具體活動的開展。安全文化建設需要硬件投入,但是僅有硬件投入絕對是建設不好企業安全文化的,必須把著力點放在規范職工安全生產行為上,通過各種安全教育培訓、安全質量標準化、先進的安全管理辦法推廣和運用,把法規要求、道德規范、技術規范。操作規程、紀律約束、崗位安全責任等融合于崗位生產活動中,塑造思想好、作風硬、技術精、愛崗敬業、遵守紀律、操作規范的職工隊伍。
四、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六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最底層階段,即本能階段,企業根本沒有安全管理,出不出事完全是靠運氣,
第二個階段,是被動管理階段,這個階段企業抓安全,不是因為他自己覺得安全對企業效益有什么影響,而是很多情況下趨于政府的監管和上級的壓力。
第三個階段,是主動的管理階段,這個階段的重要特征是,企業普遍形成共識,認為事故可以避免,只要通過管理,從領導到下面的職工都認為事故肯定是可以管理的。而且事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一線職工的不安全行為造成的,會重視職工的安全教育和行為的規范。
第四個階段,是職工參與階段,絕大多數的一線職工愿意提高它的安全水平,要我安全變成我要安全。企業也認識到提高安全生產水平對企業也有重要作用,而且要搞好必須發動職工,讓職工參與,有很多積極的措施;
第五個階段是團隊互助階段。職工不僅對自己的安全健康承擔責任,遵守紀律,同時也對別人的安全健康覺得自己有責任和義務。建立了完整聯;ケV贫,一個班組,如果一個人違章了,大家都有連帶責任。如果安全業績好,大家都可以享受獎勵。而且獎勵還是很高的,這種措施加強了職工相互之間負責任的意識;
第六個階段是持續改進階段。這個階段的企業安全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最重要的特征是,作業場所的安全已經幾乎沒有事故,沒有一些太多的隱患。企業里的安全管理的重心是放在員工企業之外的,員工身心健康。到了這個階段的企業會把所有的安全投入用于員工在企業之外的,發生在工作場所之外的危及健康和生命的事情。
五、企業的安全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探討
。ㄒ唬┮匀藶楸,構建企業安全文化理念
牢固樹立“安全為天,生命至尊”安全理念。充分利用各種宣傳渠道,通過大小會議、文件等,把安全生產的重要性講深講透,各級領導還要不厭其煩,說明安全生產絕非小事。使安全理念在企業中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入耳入腦,見諸行動。要從保證職工生命安全這個基本目標作為出發點,努力在企業內部營造一種人人重視安全、人人保證安全的良好氛圍。要把“安全為天”當作首要的價值取向,制定詳細的實施計劃,提出明確的要求和考核辦法,使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從而形成一種講安全就是講效益,抓安全就是“天”字號工程,就是尊重生命,重視人權的理念。
(二)發揮安全文化載體作用,潛移默化提高職工安全認知能力
安全文化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它必需通過安全文化載體來體現和推進,在施工生產實踐中表現出來。建立職工之家、安全文化活動室、閱讀室、制作宣傳櫥窗、出版安全刊物、設計安全標志、開展安全文藝活動、文藝晚會、應急訓練、“安全在我心中”演講比賽、安全表彰會等等。安全文化的載體是安全文化的重要支柱,通過職工喜聞樂見的形式,起到寓教于樂、事半功倍的效果,讓職工在不知不覺中自覺接受,會給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和事故防范帶來很好的效果。因此,重視和利用好安全文化載體是建設安全文化的重要手段。
。ㄈ﹪@安全生產實際,規范職工安全行為
從規范安全生產的各項規章制度入手,建立健全職工安全操作行為規范,組織全體職工認真學習,采取強有力的保證措施,讓職工認同安全生產的規章制度,就是保護職工的切身利益,就是保障職工的生存權,從而自覺遵守,持之以恒。教育職工做到“四要四不要”,即:要掌握操作技術,不要盲目蠻干;要分析現場變化,不要違章冒險;要牢記避災線路,不要遇事忙亂;要理解安全知識,不要學完忘完。掌握“四干四不干”,即:安全有把握干,沒有把握不干;隱患排除后干,沒有整改不干;施工有措施干,沒有措施不干;規程落實后干,沒有落實不干。
。ㄋ模┘訌娕嘤柦逃岣呗毠ふw素質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要在提高人的素質上下功夫。這是一個微妙而緩慢的心理過程,需要我們做艱苦細致的教育工作。通過安全技術培訓教育,從思想上、心態上去宣傳、教育、引導,使職工掌握正確的、安全的操作技能和防范知識。提高員工安全文化素質的最根本途徑就是根據企業的特點,進行安全知識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創造和建立保護員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圍為首要條件。講安全的人,會安全的人,懂安全的人,才能夠做到安全,企業才能保障安全。
(五)強化現場管理,落實安全質量標準化
現場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職工在企業生產過程中不僅要同自然環境和機械設備等作斗爭,而且還要同自身的不良行為作斗爭。因此,必須加強現場管理,搞好作業環境管理,確保機械設備安全運行。同時要加強職工的行為控制,健全安全監督檢查機制,使職工在安全、文明、良好的作業環境中及嚴密的監督監控管理中,沒有違章的條件。為此,必須嚴格按照安全質量標準化要求,加大安全生產投入,完善提升運輸、井筒吊掛、“一通三防”、防治水等安全設施,為職工創造一個安全的工作環境。
。﹫猿贮h工團齊抓共管,構筑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網絡
只有堅持安全生產黨工團齊抓共管,才能構筑企業全方位的安全管理網絡,才能形成濃郁的安全氛圍,創造良好的安全文化環境,在新形勢下,企業更應該充分發揮黨委、行政、工會、共青團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和途徑,開展行之有效、形式多樣的安全生產教育、監督、協管活動,進一步明確其業務保安范圍和崗位安全職責,建立健全群眾安全監督網絡,把工會群眾的安全真正納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體系,形成一個強大的安全保障體系和濃郁的安全文化氛圍,建設有企業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促進安全生產。
六、結語
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是創造安全生產環境和建立有效安全事故預防機制的客觀要求,是一項內涵豐富,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完善安全管理體制,提高員工行為素質,建設現代化企業安全管理模式的基礎。探索形成一套較為完整并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體制,需要有一個長期的、艱苦細致的創新和實踐過程,只要長期抓、反復抓,堅持不懈抓,就能有效促進企業的安全生產狀況再上一個新臺階。
上一篇:建設企業安全文化至關重要
下一篇:淺析煤礦企業安全文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