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闡述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內涵以及建立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必要性;提出適合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模式,即安全文化體系,該體系旨在將安全管理中各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安全文化以具體的形式體現出來。該體系的構建將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文化素質和工人的安全意識,可有效的約束人們的不安全行為,并將有利于企業加強內部控制,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率。
關鍵詞:建筑企業;安全文化;必要性
1 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涵義
企業文化是行為模式的思想淵源,健康的企業文化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動力和意義所在,是企業員工呈現出來的言行規范和理性心態。培養良好的企業文化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是指人們對安全的理解和態度或是處理風險的模式和規則。從社會層面上講,它指對人生命的尊重,對人的價值的評價和對事故的恐懼。從企業層面上講,它指一個集體對于安全與健康的價值觀、期望、行為模式和守則。從個人層面講,它指員工對家庭和對自身生命的責任感。只有當企業安全文化發生改變以后,企業的現場安全和健康條件才有可能發生根本變化。為了建立一個安全文明的施工現場,企業上下必須認識到:安全和健康高于項目提前竣工所帶來的短期收益。國家法律制度和企業培訓制度能夠建立和推動安全文化的發展。安全文化是融入在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讓人們自覺感受與遵守的一種環境和文化氛圍,是傳統安全管理的升華,它是安全價值觀、信念、道德、理想、目標以及傳統風氣和行為準則的復合體。這是一種精神力量,在這種力量的感召下,能激發人們安全生產、關心他人、珍愛生命的安全理念,從而達到控制管理者和操作者不安全行為的有效舉措。
2 建立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必要性
市場經濟導致經濟關系市場化、宏觀調控簡捷化、企業行為自由化,再加上利益分配的局限性,建筑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管理者與操作者有時背離客觀規律,搶工期、拼體力、超常規、靠僥幸地去片面追求生產目標和經濟利益,導致忽視安全的行為普遍存在。要改變這種局面,僅靠傳統的安全管理方法、傳統的行政命令和獎懲等這些外力手段是不夠的。因為這種外力用到一定的程度時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效力。在這種現狀下,只有靠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形成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才能改變決策者和操作者的思維方式和工作態度。這也是促進我國安全生產管理,由強制監督穩步向自我安全管理轉變的重要舉措和必然要求。
根據傷亡事故軌跡交叉理論,事故發生是物的不安全狀態和人的不安全行為同時出現的結果,工人發生的人為失誤或違規,從而導致事故,稱為現行失效,現行失效在發生的人身傷亡事故中,絕大部分都與作業者的安全素質有關。因為人在生理、心理、社會和精神方面的特點各不同,存在較大的可塑性和難控制,因此,如何來分析、預測、預防、減少人為失誤是目前安全科學和人機工程學的研究熱點。管理者發生的人為失誤稱為管理失效,組織管理層的不恰當決策導致防護措施不充分,使得不安全行為和不安全狀態得以存在和發展。現代安全理論認為,管理者發生的人為失誤是一種更加危險的人為失誤,是各種事故不能杜絕的主要原因。
建立安全文化的意義有兩方面:一是從企業自身考慮,完善和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利于建筑企業的發展,樹立企業良好的社會形象,安全文化可以形成企業的無形資產;二是從社會角度考慮,提高人們的安全素質,有益于社會發展。
總的來說,建筑企業應努力使“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滲透到生產活動的時空過程中,使企業的管理者和操作者在安全價值觀的理念下,對企業的安全事業表現出高度的熱忱;對安全防護設施方面的經濟技術投入給予高度重視;對各級管理干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提出明確的要求和進行嚴格的考核;對職工的違章操作給予及時的制止。所以,提高企業員工安全文化素質是搞好安全生產的關鍵。而建立安全文化的作用是有利于控制管理者的潛在失效,同時提高操作層的安全意識,防止人為失效的發生。建筑企業通過安全文化建設,可實現施工現場安全衛生條件改善,促進建筑產品質量的穩步提高。安全文化建設也是避免建筑企業由于生產安全出現問題導致生產率降低、成本加大、質量下降、建設周期增長等困擾企業持續發展的推動力。
3 建筑企業安全文化體系的內容
安全文化是隨著社會發展而發展的。在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中,人民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廣,人們為了更好生存、生活,安全就成為第一需要。狹義的安全文化觀已不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這就要求我們把倡導大安全觀作為安全文化建設的主旋律,大力宣傳安全觀、安全思維、安全意識,傳播科學的消災避險方法和技能,實現安全文明生產、生活,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建立企業安全文化的主要方法是將企業安全文化融入行為規范,體現在嚴格的管理程序之中,即形成安全文化體系,長期、持久地影響和控制人們的行為方式,并自覺地按共同的行為準則來決定自己的行為。企業法人對安全生產應有這樣的價值觀———安全生產,是投資,不是開支,員工的安全價值觀是“安全是對自身的保護,應自覺遵守安全制度”。安全文化體系是將安全管理中與安全有關或相類的事物按一定的秩序和內部聯系有機地組合而成的整體,安全文化體系是針對企業的安全管理而建立的體系,是企業實現內部控制的方法,安全文化體系的主要內容如下:
1)安全管理機構的職責:明確安全責任制度,制定安全管理目標;
2)工程保險決策管理:明確保險的險種,保險費用的制定;
3)建立安全設施采購管理系統;
4)建立分包商安全信譽檔案;
5)施工現場標準化管理:規范特種工操作程序,制定企業內部安全生產檢查表,采用先進的安全檢測技術;
6)事故隱患的控制:危險源辨識,定期檢查危險源,繪制排列圖;
7)事故分析,責任分析,技術分析;
8)制定安全培訓內容;
9)制定激勵方式:管理層激勵方式,操作層激勵方式;
10)建立安全管理信息平臺圖。
4 如何建設建筑企業安全文化
建筑行業苦、臟、累等突出,點多、面廣、線長,以項目為主要生產單位,部分民工的加盟和大量趕工期工程的存在,使安全控制難以全面到位。這些因素決定了建筑企業的安全文化應具有突出項目管理,強調培訓,完善安全操作規程,建立企業安全檢查標準[5] ,實施持續改進的特點,只有具備了這些特點的建筑企業安全文化,才能充分發揮企業安全文化的作用,顯示旺盛的生命力,促進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
安全文化應作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來進行建設,堅持“始于教育、終于教育”的原則。首先,要做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運用一切方式和手段廣泛宣傳安全生產的重要意義,使職工樹立正確的安全價值觀、安全道德和安全行為準則,養成安全習慣和崇尚安全行為,使“我要安全”成為職工的追求。第二,要確立企業安全文化的標識,包括圖案和文字,按照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規律,設定反映出本企業的特色和個性、具有感召力和安全哲理的標識。第三,要制定發現和樹立最能體現企業安全文化特點的模范人物制度,以及激勵、宣傳模范典型的機制和辦法。第四,要對規章制度反復強化,規章制度是企業的行業規范,具有強制性和獎優罰劣的職能,這對形成安全文化有著重要的作用。
安全文化的建立方式應該是靈活多樣,建筑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安全管理情況,制定企業長期的安全發展戰略,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安全文化的培養,并結合實際,總結別人的安全教訓,學習其他單位的安全管理長處,及時修訂和補充安全文化的內容。建立安全文化體系的主導思想是“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避免事故發生,提高勞動者的安全意識,保護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建立適合建筑企業自身發展的安全文化體系,有利于加強企業自身管理,使安全管理由經驗管理轉變為科學管理,改變過去企業靠行政命令和個人意志管理安全的現象。建筑企業安全文化的作用不僅僅是對工人有指導和約束作用,其更重要的作用還在于提高企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建筑精品工程、鑄造品牌信仰。提高企業在同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適應國際工程管理慣例,為企業進入國際建筑市場奠定基礎。
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要長期堅持,使安全文化融入職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從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到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工作方式。目前,我國枟建筑法枠、枟湖北省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辦法枠、枟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枠的實施為建筑企業建設安全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和促進作用,企業應站在戰略高度,充分認識安全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實實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做好,使其真正發揮作用。
上一篇:談如何通過培訓來推動安全文化建設
下一篇:航運安全文化建設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