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貫徹《職業病防治法》 發展輻射安全文化

2011-01-25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放射防護和實現高標準的安全,關鍵取決于人們的行為表現。制度安排能對人們的行為表現產生巨大影響。法規、標準、操作規程和其他的行政手段雖然都是很重要的,但為達到適當的放射防護或安全標準,其本身又是不夠的。在執行中,每一個人都要將防護和事故預防作為其日常職能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來對待。近年來,這種態度作為安全文化(safetyculture)已逐漸為人們所熟悉。根據《國際電離輻射防護和輻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標準》(簡稱BSS)[1],安全文化是指組織機構和人員具有的種種特性和態度的總和,它樹立安全第一的觀念,即防護與安全問題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一定義說明,安全文化既是態度(attitude)問題,又是組織(structure)問題;既與單位(organization)有關,又和個人(individual)有關。所有參與處理各種安全問題的組織和人員,都應有正確的理解和行動。

  該原則適用于所有的輻射源和實踐,且可用來強調人員的工作態度、思維習慣和組織的工作方法與優先性考慮。因此,這一原則的應用要求嚴格完成與安全有關的各項任務,具有警惕性、正確的思維、豐富的知識、準確的判斷和強烈的責任心。此外,它還包含所有有關組織的學習態度,同時考慮所有相應的運行經驗和作為改善安全和重新評價基礎的新研究成果。安全文化除了要求將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之外,還應體現在“內在的探索態度、謙虛謹慎、精益求精,以及鼓勵安全事務方面的個人責任心和整體自我完善”[2]。BSS[1]明確要求“應當反復灌輸用以支配所有與輻射源有關的個人和組織機構對防護與安全的態度和行為的安全文化”。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ICRP)1990年建議書[3]也明確指出:“實施委員會建議的第一步,在許多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使涉及從設計到退役的所有各操作的每個人均建立一個‘立足于安全’的態度。這只能通過花相當大的力量于培訓與意識到安全為每個人的職責并且是高層管理所至為關心的問題才能達到。管理者與勞動者的代表的密切聯系可起很大作用!蓖贫鴱V之,安全文化適用于一切可能造成傷亡事故、職業病和物質財產損失的生產活動。

  1《職業病防治法》與安全文化

  維護勞動者及職業病人的健康權益是《職業病防治法》的精髓;規范用人單位、勞動者在職業病防治方面的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的重要內容。特別是針對目前一些用人單位漠視勞動者的健康權益的現象,《職業病防治法》依據憲法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的規定,明確勞動者依法享有職業衛生保護的權利,并具體細化為勞動者所享有的八項權利!堵殬I病防治法》明確規定:“職業病防治工作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實行分類管理,綜合治理。”這里的“治”是指治理,而不是治療。所謂預防為主,就是用人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的整個過程中,要把預防職業病危害的措施、把控制和治理或消除職業病危害源頭,作為根本措施和首要環節放在優先地位。明確規定了用人單位、勞動者、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機構、衛生行政部門和其他有關單位在職業病防治中的權利、義務和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我國職業健康安全的基本方針和職業健康安全工作的基本指導方針[4]!鞍踩谝弧笔侵冈谏a過程中勞動者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生產必須安全,安全才能促進生產!邦A防為主”指積極主動預防是實現安全生產最有效的措施;在每一項生產中都應首先考慮安全因素,經常查隱患,找問題,堵漏洞,自覺形成一套預防事故、保證安全的制度。

  可見,《職業病防治法》和我國的國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所體現的國家文化的價值觀框架,是與良好的安全文化所依據的基本原則(充分尊重人類的健康、安全和幸福)完全相容的!堵殬I病防治法》和國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為推行良好的安全文化提供了有力的法律基礎,而安全文化的發展將更有效地保證《職業病防治法》和國家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針的貫徹執行,形成良性互動。

  2安全文化的基本要求

  國際核安全咨詢組(INSAG)[2]將整個核能機構中活動的人員按其不同職責劃分為三個層次:決策層、管理層和個人。決策層責任與義務:公布安全政策,建立管理體制,人力物力支持,自我監察、完善;管理層的責任與義務:明確責任分工,安全工作的安排管理,人員資格審定和培訓,獎懲,監查、審查和對比;個人的響應:探索性工作態度,嚴謹的工作方法,互相交流的工作習慣。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安全叢書No.75-INSAG-4還針對每一層次,詳細敘述了應提出的全面而具體的要求[5],可供實踐中參考。

  BSS[1]明確提出,必須培養和保持一種安全文化,以鼓勵對防護和安全事宜采取深思探究和虛心學習的態度,并反對故步自封,這就必須保證:制定把公眾和工作人員的防護與安全視為高于一切的政策和程序;及時查清和糾正影響防護與安全的問題,采用的方法視其重要性而定;明確規定每個人(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對防護與安全的職責,并且每個人都要接受適當的培訓和具備相應的資格;規定對防護與安全決策的明確權限;從組織上作出安排和建立通訊渠道,使得能在注冊者或許可證持有者的各級組織中和各級組織之間相應地交流防護與安全方面的信息。

  實施安全文化的關鍵在于激勵和保持工作人員對安全工作的積極參與。為了激發和維持員工的參與熱情,應強調高級、中級以及基層管理人員良好行為的示范作用,并且對員工進行適當的培訓,建立相應的培訓、復訓和授權機制,使人員的技術水平與承擔的工作相適應,同時強化工作人員良好的行為習慣。制定的工作計劃與管理目標對工作人員應具有激勵和挑戰性,上下級和不同專業人員之間良好的溝通與交流應該成為安全管理的重點。

  3安全文化的發展—持續改進的過程[6]

  安全文化不會自然產生和存在,如果審管部門不采取推動革新的行動,安全文化就不會再有效。安全文化的發展是一個持續改進(continualimprovement)的過程,大致可分為3個發展階段,以下列出的每個階段的特征為組織進行自我診斷提供了依據,組織還可以利用這些特征,通過確定目前的狀況和渴望達到的狀況來指導安全文化的發展。

  3.1第Ⅰ階段——只以規則和條例為基礎的安全組織將安全視為外部(國家政府、地方主管機構或監管部門)的要求,而不是視為將有助于該組織取得成功的一個方面。人們對安全績效(performance)的行為和態度缺乏必要的了解,并且不愿意考慮這類問題。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一個技術問題;只遵守規則和條例就被視為是足夠的。

  3.2第Ⅱ階段——良好的安全績效成為組織的一個目標處于該階段的組織有一個甚至在沒有監管壓力的情況下也重視安全績效的管理當局。盡管對行為問題有越來越多的認識,但在很大程度上從安全管理方法中被忽視。安全管理方法包括技術解決方法和程序解決方法。從目標的角度處理安全績效及有關業務的其他方面。組織開始考慮安全績效停滯不前的原因,并愿意尋求其他組織的建議。

  3.3第Ⅲ階段——安全績效總是能夠改進的組織已采用持續改進的方法,并將這一概念適用于安全績效。更多地強調交流、培訓、管理方式以及提高效率和有效性。組織中的每個人都能夠為此做出貢獻。在組織內存在有助于改進的行為,但也有成為進一步改進的障礙的行為。因此,人們認識到行為問題對安全的影響。對行為問題和態度問題的了解程度較高,并正在采取改進行為的措施。進展在一次一步地取得,永遠沒有停息。組織想知道如何可以幫助其他公司。這是安全意識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從不自覺到自覺的過程,是安全意識不斷深入和不斷完善的過程。

  在組織內開展一種學習過程有助于安全文化的發展。圖1展示了基于Kolb學習過程的一個簡單模型,事實上是一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不斷提高和完善的過程。個人和組織在繼續已有的最佳實踐的同時,可以開展這樣一種學習過程,即考慮其實踐,提出要進行改變的概念和想法。實施這類概念和想法的目的是提高績效,從而使未來的實踐有所改變。在適當的時候可以對這種已發生變化的實踐本身進行總結,并吸取教訓。當實施進一步的想法時,重復該過程。

圖1組織的學習過程簡單模型(引自參考文獻[5])

  特別強調將錯誤作為學習機會的重要性。與安全相關的任何事件,尤其是人為的或組織結構方面的錯誤,都必須首先被視為通過經驗反饋和汲取教訓改進工作的寶貴機會。最重要的是要鼓勵職工端正態度、不怕責備、下決心如實報告錯誤,特別是人為的錯誤,以便不失時機地研究如何進一步改進安全工作。管理人員應該特別提倡職工參加職業協會和標準協會,以便交流經驗和汲取教訓。

  4具有安全文化意義的核事件

  在核實踐中,良好的安全文化有助于預防核事件(nuclearincidence)的發生,但是,缺乏安全文化可能導致操作員的操作方式不符合設計假設。因此,要把安全文化視為縱深防御的一部分,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INES),如果安全文化有缺陷,就理應將事件的級別提高一級。由于安全文化有缺陷而將事件升級,則該事件必須視為總體安全文化缺陷的一個真實指標。這類指標包括:違背運行限值或違反規程并缺乏正當性;質量保證過程有缺陷;人為差錯累積;未能對放射性物質保持適當控制,包括釋入環境,或劑量控制系統出現故障;事件重復發生,表明沒有吸取可能的教訓或事件第一次發生后沒有采取糾正行動等等[7]。只有及時發現問題,才能迅速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必須反復強調“安全第一”的思想,引入基于持續改進的安全文化指標的安全績效衡量制度,有助于安全文化重新沿著正確的軌道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FAO,IAEA,ILO,OCED/NEA,PAHO,WHO.國際電離輻射防護和輻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標準,安全叢書No.115[S].維也納:國際原子能機構,1997.19-295.

  [2]王法.簡談“安全文化”與“安全第一”[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1994,14(6):204-207.

  [3]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第60號出版物,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1990年建議書[R].李德平,孫世荃,陳明焌,等譯.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3.77-78.

  [4]陳元橋,主編.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理解與實施[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1.94-100.

  [5]InternationalNuclearSafetyAdvisoryGroup.Safetyculture,SafetySeriesNo.75-INSAG-4[R].Vienna:IAEA,1991.

  [6]國際原子能機構.發展核活動中的安全文化:有助于發展的切實可行的建議,安全報告叢書No.11[R].維也納:國際原子能機構,1998.3-44.

  [7]IAEA,OCED/NEA.國際核事件分級表(INES)使用手冊[M].維也納:國際原子能機構,2001.37-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仙桃市| 通渭县| 巩留县| 大埔区| 临安市| 三台县| 甘孜| 泽州县| 沛县| 宝清县| 甘南县| 库伦旗| 乌兰察布市| 双峰县| 珠海市| 株洲市| 洪雅县| 北流市| 林州市| 临朐县| 九台市| 新宾| 湟源县| 南充市| 钟祥市| 明光市| 新建县| 太原市| 达孜县| 郧西县| 陈巴尔虎旗| 天祝| 新安县| 根河市| 罗山县| 太仆寺旗| 海淀区| 嘉黎县| 克什克腾旗| 通江县| 全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