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建設”工作即黨的建設、企業文化建設、職工隊伍建設的簡稱,在文化建設,尤其是安全文化建設方面,結合安全生產實踐,提出“一線設防”、“四必原則”安全監管新思路,形成企業與員工思想同心謀安全、目標同向抓安全、責任同擔保安全、利益同享共安全的“四同”安全文化,共保平安幸福。同時形成“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幫助別人不受傷害)安全行為理念。“三個建設”之安全文化建設為蘭超公司安全生產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自身的發展空間被日益拓寬。和企業息息相關的諸多因素,便在這處空間里自覺不自覺地找尋著自己的定位,并逐漸形成較為完整、系統、智能的“文化”,廉政如此、人文如此、安全更是如此。一直以來,安全生產無條件地恪守著“不傷害別人、不傷害自己、不被別人傷害”的“三不傷害”原則。但是,因為安全生產在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空間里舉足輕重,它必然還有極大的外延“潛力”。承擔著安全生產、電網建設、培養人才和探索管理方式重要責任的蘭州超高壓輸變電公司,大膽創新、放眼遠處,倡導自己的職工堅持做到“四不傷害”,即在堅持做到“三不傷害”原則的情況下,努力營造起一種“幫助別人不受傷害”的安全文化氛圍,形象蘭州超高壓公司特色安全文化。
蘭州超高壓輸變電公司重視企業安全文化的建設,一方面總結電力系統安全生產的經驗,吸取事故教訓,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獨創。公司認清了安全教育培訓與安全硬件投資和強化法制管理的辯證關系,認清了安全管理與員工技術素質、生理和心理素質的密切關系,認清了法規制度管理與構筑安全防線、做好深入細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緊密聯系,從而增強了積極建設企業安全文化的自覺性。在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踐中,能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從關心員工、愛護員工、團結員工、成就員工的理念出發,調整員工的安全心態,調動員工安全生產的積極性,使安全管理逐步由被動變為主動,由“要我安全”轉向“我要安全”,初步由“不可知型”向“可知型”轉變,掌握了安全生產的主動權,塑造了良好的企業安全形象。
“幫助別人不受傷害”為顯著特色的超高壓企業安全文化,其核心是凸顯以人為本的理念,其深層是主張人文關懷的情致。
一、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搞好安全生產的金鑰匙
從傷亡事故產生的機理來看,安全事故是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環境、物與物、物與環境之間的正常關系失控而產生的后果,即是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而物的不安全狀態歸根到底也是人為因素造成的(自然因素除外)。安全文化是規范人的安全思想和行為,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就抓住了安全生產中的主要矛盾,“安全”與“事故”是對立統一的兩個方面,我們控制了事故,就可以得到一個“安全”的環境。預防事故和意外災害的發生是技術問題,是管理問題,是認識問題,歸根結底是人的問題,是人的安全文化素質問題。因此,加強安全文化建設是搞好企業安全生產的金鑰匙。安全文化是安全制度、安全責任、安全技術、安全投入各要素的靈魂,成功的電網企業安全文化,可以促使企業把安全生產導向積極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文化氛圍。安全文化建設對企業的安全生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四同”文化成為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
在安全工作實踐中提出“一線設防”、“四必原則”安全監管新思路. “一線設防”就是要求各級領導在重要現場工作時,必須和工作人員“先進后出或同進同出”,切實深入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為深入貫徹“一線設防”又提出了“逢會必講,逢到必查,逢漏必堵,逢錯必究”的“四必原則”,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一線設防”工作法,使安全生產管理逐步走上一條富有蘭州超高壓特色的有效途徑。“四同”安全管理模式全面強化了企業安全管理的穿透力,在企業安全、和諧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管理效能,形成“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理念下社會、企業、員工的多贏局面,確保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發展。它的主要內容:
一是思想同心謀安全。突出以人為本,創建安全管理長效機制,營造企業安全文化氛圍;變被動安全為主動安全,將安全理念滲透到安全管理;強化個人安全培訓教育工作,不斷提高員工安全素質。
二是目標同向抓安全。將企業利益和員工福祉高度統一,利益同向求安全;組建13個文體協會定期開展活動,一方面解決登高、操作等作業程序中的安全風險問題,另一方面促進員工健康,達到行為同向保安全;建立雙向溝通機制,強化縱橫定期溝通,用共同事業紐帶維系“人人講安全,事事為安全,時時想安全”的三維安全防控網,實現事業同向促安全。
三是責任同擔保安全。嚴格落實各級安全責任,強調層級管理,加強監督考核,力堵安全漏洞;創新管理機制,深化“一線設防”,堅持安全逢會必講、逢到必查,逢漏必堵,逢錯必究的“四必原則”,執行安全生產日早會、周協調會和月分析會制度,不斷提升安全水平;統籌安排部署,積極開展聯合檢修,嚴格控制現場檢修工作量,做到有張有弛、有保有壓,降低安全風險,提高安全系數;推行標準化,強化標準化管理力度,最大限度減少安全隱患,不斷筑牢安全防線。
四是利益同享共安全。積極推進安全生產“從嚴考核”到“正面激勵”的轉變,調動和激發干部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群防群治見成效;建立發現重大缺陷隱患獎勵機制和檢修質量追溯制度,嚴格執行獎懲落實;倡導“成就團隊就是成就個人”為核心的人企合一價值觀,以安全生產為中心,形成“比、學、趕、超”大顯身手的氛圍。一些隱蔽缺陷和緊急缺陷被及時發現并及時處理,切實形成了安全生產群防群治的良好態勢。
三、建設安全行為文化,提高員工自律能力
安全行為文化是指在生產過程中的員工安全行為準則、思維方式、行為模式的轉化、提高和規范的過程,其目標是“行為規范化”,規范行為,推行現場標準化。標準化管理是安全生產最有效的防線。公司一直致力于安全工作標準化,本著安全可靠、簡便易行、實用實效的原則,在班組和員工中廣泛推行標準化作業,規范管理流程和作業流程,認真執行現場標準化作業,力求精細化和系統化,并強化標準化管理執行的力度,克服工作隨意性和無序性,公司將變電、輸電專業標準作業、規范化操作流程制作成錄象,并積極開展實景化宣貫,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安全隱患。關心一線員工,強化班組建設,加強對生產一線和基層班組的安全監督檢查和幫助指導,確保安全各項措施執行到位。經過綜合治理,各級人員逐漸形成較強的標準化理念和“守規矩”意識。養成遵守安全法規制度、自覺按照規程施工、嚴格按照標準作業、以個體保安確保整體保安的良好習慣,實現員工良好的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實現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會安全”的轉變,逐步邁向“本質安全化、安全自主化”的境界,實現企業整體安全水平的提升。為建好安全行為文化,公司著重從三個環節上狠下功夫。
一抓安全技能培訓,提升員工技能。完善了企業內部培訓管理模式,使培訓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的道路。通過學習和培訓,干部增強了安全法規和科學管理的能力;員工提高了遵守規程措施、分析查找安全隱患和落實安全十項權力的自覺性。
二抓行為規范教育,統一思想和工作行為。把減少和杜絕“三違”作為工作的重點常抓不懈。深入開展了“行為規范月”、排查“不規范行為”自我“對號入座”和“落實安全責任,人人遵章守紀”等教育活動。
三抓激勵鞭策,調動員工積極性。為增強員工規范自身行為的自覺性,大力開展了以爭創安全班組、安全示范崗、爭當安全標兵、安全衛士、安全家庭等爭先創優競賽活動。堅持動態檢查,月度自我總結,季度評比考核,評選安全標兵等辦法。
四、“五個一”活動從靈魂深入啟迪員工的安全意識
在安全生產活動中以一堂安全教育課、一篇子女征文、一塊征文展板、一場征文演講、一本征文作品集“五個一”為載體,不斷拓展延伸和深化教育活動的主要途徑,營造出了一個人人講安全、我要保安全的濃郁氛圍。以“我眼中的爸爸媽媽”征文活動把安全與家庭幸福、子女企盼緊緊相聯《大愛無言,雙眸中的深情•我眼中的爸爸媽媽》作品匯集了公司千名員工,百戶家庭在征文期間撰寫的近百篇文章,該書以“我眼中的爸爸媽媽”為內容,用孩子們雅嫩的語言告誡父母,“安全”的重要、幸福的可貴,“關愛生命,從每一位員工的內心深處啟迪安全意識”!活動克服了安全教育和管理活動中非罰即管的被動弊端,順應家庭幸福與安全生產的一致訴求,選擇孩子們的獨特視角,抓準要害,切入人性,形式新穎,得到廣大員工的充分認可。大家認為切實從內心深處受到了一次來自孩子們賜予的安全意識和責任如天的洗禮。
安全文化伴隨人類生存發展的全過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類活動就有安全文化。人類在發展過程中,一直在潛意識或有意識、有針對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堅持以人為本、從維護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過人的素質提高和人的主觀能動性來保證安全的安全文化觀,是包括所有企業在內,全社會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蘭州超高壓公司在這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嘗試。安全文化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證工作(勞動)效率和安全系數在臨界點以內穩定狀態的共識,也就是在盡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發生的過程中,形成共同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對于一個企業來講,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機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體員工的認同,就是企業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發揮的落腳點。基于此種認識,蘭州超高壓公司“幫助別人不受傷害”的安全原則中,就有領導對員工安全的關愛 、有員工之間的相互提醒、有親人對安全的企盼、有員工自身對安全的需求。這四個環節環環相扣、唇齒相依,如同四道“保險”,將企業的安全生產牢牢鎖定,形成了有實效有特色的企業安全文化。
上一篇:我國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探討
下一篇:安全文化與安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