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產煤大國,是一個嚴重依賴煤炭能源的國家。我國煤炭產量占世界35%,可礦難死亡人數卻占世界的80%。近幾年,隨著國家關閉了大批非法小煤窯,以及加大煤礦企業安全設施審查和投入,我國的煤礦傷亡人數有了大幅下降,但中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是美國的三十多倍。筆者認為,抓安全生產不能只局限于機械設備、安全設施等方面的硬件投入,同時,企業安全文化等方面的軟件建設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份,安全文化概念的提出,最早見于國際原子能機構在1991年編寫的《評審報告》中,該報告建立了一套核安全文化建設的思想和策略。我國核工業總公司不失時機地跟進國際核工業安全的發展,把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研究成果和安全理念介紹到我國。1992年《核安全文化》一書的中文版出版,把核安全文化深化到一般安全生產與安全生活領域,從而形成一般意義上的安全文化,拓寬到全民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強調兩大理念:其一,突出大安全觀,建立安全大系統和人本管理思想;其二、推崇大眾安全文化,提高全民的安全文化素質。安全文化是個人和集體的價值觀、態度、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綜合產物,體現為一個單位或單位中每個成員共有的意識、態度或共有的行為特征。人是安全生產的實踐主體,安全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是為了人。因此,企業安全文化建設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構建安全生產的價值體系和行為規范體系。安全生產是企業和諧的前提,企業和諧又是社會和諧、家庭和諧的基礎,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功能就在于讓職工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重要性,掌握安全文化理念,共創共建,從企業發展和個人幸福的角度思考安全生產,并將這些理念轉化為職工自覺的實際行動。職工有了這種安全生產意識并產生自覺的實際行動再結合企業的相關制度管理就進入到了安全文化管理的范疇。
安全文化管理就是讓全體職工共同參與到企業生產活動中來,使企業上下對企業的目標、遠景達成共識,然后通過相關的行為準則,貫徹于企業的生產活動中,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目的。安全文化管理豐富了企業管理的文化內涵,提升了企業管理的文化品位,實現了企業管理的本質躍升。
企業梳理價值觀,建立行為規范,完善制度,樹立形象,這種安全文化從覺醒到自發的過程,屬于安全文化建設階段;安全文化體系形成之后,進行自覺的應用就到了安全文化管理階段。從內涵來說,安全文化建設與安全文化管理屬于安全文化的兩個階段;從外延上講,安全文化管理涵蓋了安全文化建設,安全文化建設階段就是安全文化管理階段的一個組成部分。安全文化建設一定要走到安全文化管理階段,才能把安全文化的效能真正發揮出來。從安全文化建設到安全文化管理是安全文化完成起飛與落地的一個完美過程,否則,只有安全文化建設沒有安全文化管理,相當于安全文化只有起飛沒有落地,安全文化始終是空中樓閣、霧里看花。
從現實看,現在很多企業仍停留在文化建設階段,文化理念體系也不是很科學,只是變成了一個本本,沒有進行文化管理,最后連文化理念體系也形同虛設了。文化建設大致包括調研診斷、方案設計、培訓宣貫、具體實施(活動配合)等環節。安全文化最主要的是“不言而喻”,一是要清晰定義安全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將安全文化的理念體系應用到管理實踐中;二是要對安全文化進行診斷評估,抓住文化的本質和規律,結合自身的管理狀況構建安全文化體系,找到安全文化建設的路徑和方法,這樣就好進行安全文化管理了。
一、以人為本,建立企業安全生產價值體系。
1.建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管理理念。在思想認識上高度重視安全工作,營造“人人講安全、時時抓安全”的組織氛圍,要加大安全投入,不斷更新安全技術監督和監測設備,搞好安全教育培訓,認真處理好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效益的關系,切實搞好安全管理。
2.建立“重視生命、關愛健康”的情感觀。“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充分認識人的生命與健康的價值,善待生命,珍惜健康,必須以安全為基礎,用“深情”的關懷、“柔情”的舉措、“人性化”的管理來尊重與愛護職工,把“以人為本”的理念真正體現到管理的每一個細節中。
3.建立安全效益的經濟觀。“安全是企業最大的效益”。實現安全生產,保護職工的生命安全與健康,不僅是企業的責任和義務,而且是保障生產順利進行、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的基本條件。
4.建立預防為主的安全保障體系和科學發展的長效管理機制。企業能不能實現安全生產,往往并不在于這個企業有沒有先進的安全理念,而在于這個企業的職工能不能把先進的理念轉化為自覺的行動,實現安全主體的行為自覺,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采用現代化的安全管理技術,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與體系,形成科學發展的長效管理機制。
二、共創共建,發揮職工的主體作用。
1、讓安全文化成為職工安全生產的制度平臺。傳統的管理模式,是讓制度形成文字掛在墻上。安全文化管理是讓制度成為一種約束力,內化為每一位職工的自覺管理的內動力和責任心,自我管理,自我約束,自我規范。
2、讓安全文化成為職工安全生產的管理平臺。安全文化的一項重要功能就是通過文化的作用,讓職工意識到安全生產對自己的責任和義務,使之成為一種道德約束力,自覺參與安全生產管理,變制度的被動約束為道德修養的軟約束,由組織的被動管理變為職工的主動管理。
3、讓安全文化成為職工安全生產的保障平臺。企業安全生產,就要把職工作為安全教育的主體,讓他們承擔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醒自己,自己關愛自己,自己保護自己,形成企業、職工、家庭、社會互動管理的安全生產的保障體系。
三、改革創新,推進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變革。
安全文化建設是推動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革命。建設安全文化,企業不能只是安全生產制度的制定者和監督者,還必須是安全生產行為的示范者和激勵者;車間、班組不能只是安全生產行為的要求者和教育者,還必須是安全生產行為的保證者和實施者;職工不能僅僅是安全制度的實行者和落實者,必須是安全生產行為實施必要保障條件的要求者。
安全生產是企業永恒的主題。煤炭企業是勞動力密集企業,工作場所環境差,安全隱患大,屬于高危行業。開展安全文化建設,必須結合行業和本企業實際,以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制度創新為載體,推進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最終實現全員安全意識的自覺和安全水平的提高,達到企業、家庭和社會的和諧。
上一篇:建設安全文化 構建和諧企業
下一篇:臨近營業線違規施工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