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故案例都證明了“僥幸、麻痹、不負責”這三大頑疾對安全生產的危害。頑疾產生的根源是:僥幸產生于人的慣性思維;麻痹是一種放松情緒;不負責任集中表現在領導干部和安全管理人員對待工作不負責任、無所謂的思想。這些頑疾歸根到底是人在思想意識上對安全的忽視,與本質安全型企業理念的相悖。要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就要拒絕“僥幸、麻痹、不負責”這三大頑疾。
本質安全是可以達到的人文追求,是文明的積累,文化的總結和傳承。人類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安全的追求是從無到有,從粗到精,逐漸學會對生命的尊重并一直延續的。作為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基礎產業,電力生產安全是向社會提供優質能源的基本保障,是發電企業獲取可持續效益的基礎。安全第一就是生命第一,我們抓住人、物、制度、環境四個要素,創建本質安全型企業,本質就是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對生命的尊重。
現代安全管理實踐表明,如果在工作中處處按照標準、規程作業,正確處理生產過程中人、物、制度、環境四個要素的關系,把各個環節都做到位,就能夠把安全風險降至最低,使不發生事故成為必然,實現企業的本質安全。這是發達國家企業安全管理的眾多實例能夠證明的科學觀念。但長期以來,由于我國企業受安全管理思維、資金投入及生產設施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人們習慣地認為,電力建設和生產系統復雜,各方面的不可控因素很多,似乎發生一些安全事故是必然的!叭箢B疾”就是這種觀念的另一種表現形式。我們要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就要堅決剔除這種“事故必然”的觀念。
要轉變錯誤的安全觀念,堅決樹立安全可控的思想。本質安全,就是在存在安全隱患的外部條件下,通過追求企業行為中人、物、制度、環境等諸要素的安全可靠和諧統一,使各種風險因素始終處于受控制狀態,進而逐步趨近本質型、恒久型安全目標。一個本質安全型企業,是能夠依靠內部系統的有效組織和持續改進,對安全工作由消極應付變為積極管理,對事故隱患由被動接受變為主動防范,對制度執行由短期突擊變為長期堅持,對責任落實由簡單隨意變為全面規范,從源頭降低安全風險,杜絕安全事故的。安全生產是有規律的,我們應該不斷發現和總結這一規律。
要加強安全生產的投入、加強設備治理,使機器、設備始終處于正常的運行狀態,在“物”這個環節上,為安全提供基本保障。在安全生產上要肯于投入,沒有必要的設施,就沒有必然的安全,在危險作業點建立有效的防護,從來都是安全生產最實際的一個安全屏障。要加強設備的安全可靠性管理。任何設備都能以良好的狀態運轉,不帶故障,各項保護設施齊全可靠,所有原材料都符合規定,滿足使用要求,任何設備的安全就有保障。
要知曉這樣一個道理:一人在頃刻間的麻痹,會輕易毀掉數人長期艱苦積攢的成果。同理,通過每個人時刻保持的細心和耐心,安全就能夠保證。這就從另一個角度詮釋了“零起點,大安全”的理念。我們要從制度的層面保證安全的可靠性,通過有效的制度克服已有的“三大頑疾”。我們不缺少制度,缺少的是對制度的敬畏。對安全生產制度要嚴格執行,杜絕管理失誤、指揮失誤和操作失誤,明確責任。有了明晰的責任,“僥幸、麻痹、不負責”就沒有了容身之地。同時,對制度體系自身還要不斷完善,不斷結合建設、生產、管理實踐進行修訂,使制度始終處于科學、合理、可操作的范疇。
說到底,人是本質安全的靈魂!叭箢B疾”既然來源于人,我們就要把“以人為本”真正落實到安全管理上,尊重人的生命和健康,并據此調整人的思維與狀態,讓“僥幸、麻痹、不負責”這三大頑疾遠離我們的安全意識和行為,建設本質安全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