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性毒物的種類繁多,危害嚴重,職業中毒數超過了職業病總數的一半。
預防職業中毒必須采取綜合措施,分清主次,著重從根本上解決,而有不放松輔助性措施,防毒措施的具體辦法多種多樣,但就其作用而論可歸納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消除毒物
從生產工藝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質,用低毒或無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是最理想的防毒措施,但做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二)、降低毒物濃度
降低空氣中毒物含量使之達到乃至低于國家職業衛生標準中的最高容許濃度(閾限值),是預防職業中毒的中心環節。為此,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氣中,或消除工人接觸毒物的機會;其次,對逸散出的毒物要設法匯集排往吸收裝置,防止污染大氣,同時要控制飛揚、擴散,對散落在地面的毒物應及時清除;第三,縮小毒物波及的范圍,以便于控制排出并減少受毒物危害的人數。
a) 革新工藝,改造工藝
采用先進技術和工藝過程,以減輕勞動強度,避免開放式生產,消除毒物逸散的條件,采用遙控、程序控制及控制毒物的逸散。
b) 通風排毒
用通風排毒的方法將逸散的毒物排出,是預防職業中毒的一項重要的輔助措施。要根據不同的情況采用排毒柜、排毒罩、槽邊吸風或下吸式排毒等不同裝置。必須注意,經過通風排出的廢氣,要加以凈化回收,綜合利用。
c) 建筑布局衛生
不同生產工序的布局,不僅要滿足生產上的需要,而且要考慮衛生上的要求。有毒物逸散的作業,應設在單獨的房間內,以避免相互影響。可能發生劇毒物質泄露的生產設備應隔離。使用容易積存或吸附與墻壁、地面等處的毒物,或能發生有毒粉塵飛揚的工序,其內部裝飾應符合衛生要求,地面、墻面要光滑、無縫隙以便于清洗和收集、處理散落的物料。
(三)個體防護
做好個體防護與個人衛生,對于預防職業中毒雖不是根本性措施,但在許多情況下起著重要的作用
a)防護服 除普通工作服外,對某些作業工人尚需供應特殊質地或式樣的防護服。
b)防護面具 包括防毒口罩與放毒面具。按其作用原理可分為機械過濾式與化學過濾式兩種作用。有毒物質呈粉塵、煙、霧形態時可使用機械過濾式防毒口罩;如呈氣體、蒸汽形態,則必須使用化學過濾式防毒口罩或放毒面具,而且不同型號防毒面具裝填的濾料不同,一定的濾料只對一定類別的毒物有效,必須合理選用。在毒物濃度過高或空氣中氧含量過低的特殊作業情況下,則要采用隔離式防護面具,使工人吸入作業環境以外的清潔空氣。
c)個人衛生設施 為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狀況,減少毒物作用機會,應設置盥洗設施、淋浴室及存(更)衣室,配備個人專用更衣箱。接觸經皮膚吸收及局部作用危險性大的毒物,要設置皮膚洗消和沖洗眼的設施。
(四)增強體質 合理實施有毒作業保健待遇制度,開展體育運動,補充營養,以及做好季節性多發病的預防等,對提高機體免疫力有重要意義。
(五)安全衛生管理
生產設備的維修和管理,特別是化工生產中防止跑、冒、滴、漏,對預防職業中毒具有重要意義。
(六)環境監測、生物材料監測與健康檢查
必須定期監測作業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將其控制在國家職業衛生標準之內。實施就業前健康檢查,排除有職業禁忌癥者從事禁忌作業。定期進行職業健康檢查,早期發現工人健康受損情況并及時處理。
上一篇:刺激性氣體中毒知識
下一篇:激性刺氣體中毒的急救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