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職業中毒,在生產中多由于意外事故發生,發病急驟、嚴重,應需分秒必爭,及時處理,正確及時的現場處理對病情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一、現場搶救原則和具體措施
(一)阻止毒物繼續進入體內,同時給予急救處理
1、吸入中毒 迅速將患者搬離中毒場所至空氣新鮮處。保持患者安靜,并立即松解患者衣領和腰帶,以維持呼吸道暢通,并注意保暖。同時嚴密觀察患者的一般狀況,尤其是神志、呼吸和循環系統功能等。
2、經皮膚中毒 將患者立即移離中毒場所,脫去污染衣服,迅速用清水洗凈皮膚,粘稠的毒物則宜用大量肥皂水沖洗(敵百蟲污染時,忌用堿性液體,因為后者可使其分解成毒性更大的敵敵畏)。遇水能發生反應的腐蝕性毒物如三氯化磷,則先用干布或棉花抹去毒物,再用水沖洗。
3、經口中毒 多為接觸或誤服被毒物污染的食品、食具等所致,在生產性中毒中不占重要地位。如毒物為非腐蝕性的,患者神志清楚又無虛脫現象,應立即洗胃、催吐、導瀉或活性碳吸附等方法將毒物消除。腐蝕性毒物中毒時為保護胃粘膜,可服牛奶、生蛋白、氫氧化鋁液等,一般不宜洗胃。吐瀉嚴重有明顯脫水現象時忌用瀉藥。
4、 局部灼傷 腐蝕性毒物如酸、堿等沾染皮膚及眼內,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至少5分鐘。強酸沾染皮膚經水沖后,可再用5%碳酸氫鈉沖洗,沾染眼內者,再用2%碳酸氫鈉沖洗。強堿濺入眼內,水沖后用生理鹽水或3%硼酸水連續沖洗至少15分鐘,并立即送眼科處理。
急性職業中毒患者,如有呼吸困難及紫紺等,應給予氧氣吸入;呼吸停止或衰竭時,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呼吸呈窒息狀者,可針刺人中穴,并可給山梗菜堿皮下或靜注。有周圍循環衰竭時,應保持患者安靜,氧氣吸入。如心跳已停止,須立即進行體外按摩,以及其他急救措施。
正確、及時的現場搶救和初步處理非常重要,可挽回一些嚴重中毒病人的生命,減輕中毒程度,為后一步治療打下良好的基礎。初步現場處理后及時送往醫院救治。
上一篇:激性刺氣體中毒的急救處理
下一篇:如何消除砷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