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重大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專項預案

2010-10-12   來源:安全文化網    熱度:   收藏   發表評論 0

  1 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鍋爐,氣瓶及其它壓力容器事故主要有泄漏,火災(爆炸)兩大類。集團公司現有鍋爐近100臺,氧氣充裝站1個,煤氣站1個及空氣壓縮機,風包和熱交換站的換熱器,蒸汽管道若干.主要原因又分為人為操作失誤,設備缺陷,自然原因和人為破壞.壓力容器泄漏可引起爆炸和火災及人員中毒危險發生,事故一旦發生,輕則影響設備正常運行,重則造成電廠及礦山供汽、供電中斷,甚至重大人身傷亡。

  2 應急處置基本原則

  1)受困人員和救援人員的安全為先。

  2)防止事故擴大優先。

  3)環境保護優先。

  4)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實施救援行動,采取迅速、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災情和事故的擴大,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止造成環境污染。

  3 組織機構及職責

  3.1應急組織體系

  ##集團公司所屬范圍內發生重大壓力容器事故后,在集團公司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在事故單位設立現場指揮部,現場指揮部由現場搶險及督察、搶險救護、搶險救災設施供應保障、災情分析、搶險救災調度、搶險救災保衛、搶險救災醫療、事故調查組和善后處理組等9個專業組構成。

  3.2指揮機構及職責

  3.2.1指揮機構

  集團公司成立重大壓力容器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指揮部設在集團公司信息化調度中心。

  總指揮:董事長  第一副總指揮:總經理

  副總指揮:生產副總經理、安全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成員:生產技術處、安監局、通防處、基建部、救護大隊、機電運輸處、環保節能中心、物流中心、衛生生活中心、各直屬醫院、棗西分局、保衛處、總經理辦公室、工會、事故單位等負責人

  3.2.2指揮部職責:

  1)重大事故發生后,分析判斷事故,決定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2)召集指揮部成員到達指揮現場,協調物資,設備,消防,救護,醫療,通信,后勤等專業小組活動;

  3)批準現場搶險救災方案,組織指揮現場搶救;

  4)負責事故上報工作;

  5)負責組織集團公司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演練,監督檢查各成員單位的應急演練.

  3.2.3搶險救災現場指揮部及其下設專業組職責:

  及時到達事故單位統一部署協調事故的搶險救災和人員搶救工作。現場指揮部下設現場搶險及督察、搶險救護、搶險救災設施供應、災情分析、搶險救災調度、搶險救災保衛、搶險救災醫療、事故調查組和善后處理組等九個專業組。

  1)現場搶險及督察組(由各安全生產技術處室人員組成):

  ①承接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報告,請示總指揮啟動應急救援預案;

  ②24小時跟班督察搶險救災工作,保證現場安全技術措施的落實;

  ③及時向搶險調度室匯報現場進展情況,做好相關記錄。

  2)搶險救護組(救護大隊、機電運輸處等)

  ①負責按照搶救方案,組織現場的探險、緊急搶險和救援行動;

  ②對各搶險路線工作地點氣體進行監測與分析;

  ⑥負責事故現場災情的偵察工作,完成遇險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任務;

  ⑦如果與外單位礦山救護隊聯合作戰時,應成立礦山救護隊聯合指揮部,集團公司救護隊隊長擔任指揮,協調各救護隊的救援行動;

  ⑧按照總指揮命令負責向鄰近礦山救護隊的求援聯絡

  3)搶險救災設施供應組(生產技術處、物流中心):

  ①負責事故處理物資的儲備,為事故單位提供應急救援所需材料、工具和設備,并提供運輸保障;

  ②協助事故單位制定事故處置搶險方案;

  ③根據需要負責集團公司內部處理冒頂事故所需設備、材料、工具和人力的協調。

  4)災情分析組(環保節能中心、機電運輸處等):

  ①負責進行災情及原因分析;

  ②協助事故單位制定搶險救災方案和技術指導工作;

  ③負責對環境保護或預防污染措施,并進行有效監督,確定污染區域范圍,對事故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

  5)搶險救災調度組:

  a、根據總指揮部安排協助編制、發布現場搶險救災方案和調整方案;

  b、制定并發布搶險救災各項制度

   c、 落實并調度指揮部碰頭會、調度會議安排的全部工作;

  d、傳達指揮部下達的各項命令,通知搶險救災人員趕赴事故現場;

  e、在事故搶救過程中,協調各專業組、各成員單位的搶險救援工作;

  f、根據搶險工作不同階段及時調整調度內容和各類調度記錄表格;

  g、及時填繪搶險救災工作形象進度圖表;

  h、安排搶險救災具體工作,并保證責任落實;

  i、及時統計匯總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j、統計匯總人員考勤、設備材料投入、災情分析等資料;

  k、及時向指揮部匯報各項工作進展情況;

  l、按照“快、準、靠、靈”的要求,實行精細化快捷調度;

  m、采用計算機等現代化辦公手段提高調度工作效率,建立調度工作電子檔案;

  n、落實上級有關指示和批示,對內通報事故搶救進展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

  o、組織分析任務不落實的原因;

  p、及時安排落實各搶險地點的電話安裝工作;

  q、及時完成指揮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6)搶險救災保衛組(棗西分局、保衛處):負責保證搶險救災物資運輸、救護車的道路交通暢通和礦區治安。

  7)搶險救災醫療(衛生生活中心、各直屬醫院):負責調集藥品和醫護人員等,并指導組織現場搶救人員采取正確有效的方法及時進行現場急救;組織醫護人員對受傷人員進行急救與治療。

  8)事故調查組(安監局等):組織或協助對事故的調查工作,負責重大壓力容器事故損失的調查、評估、匯總和上報。

  9)善后處理組(工會):協助事故單位做好事故傷亡人員的善后處理工作。

  4 預防與預警

  4.1危險源監控

  集團公司通防處、機運處、生產技術處等處室對各礦井下火災危險源的監測監控負責。

  4.2預警行動

  發生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爆炸事故后,發現人員應立即向事故單位調度室報告,事故單位調度室應迅速查明事故發生的地點、時間、類型、程度、范圍、立即向集團公司信息化調度中心報告,集團公司調度值班人員在接到事故單位的報警電話后,立即向當日值班領導和集團公司應急救援總指揮報告.

  5 信息報告程序

  集團公司信息化調度中心值班電話為24小時應急值守電話,重大壓力容器事故發生后,發生事故的單位調度室應立即向集團公司信息化調度中心報告,調度員接到電話后,迅速向集團公司值班領導匯報同時按照本預案“事故電話通知順序”和“應急救援總指揮部成員通訊錄”通知有關人員立即到集團公司信息化調度中心待命。

  6 應急處置

  6.1響應分級

  6.1.1響應級別

  遇難3人以下啟動礦預案,遇難3人以上(含3人)啟動集團公司預案。

  6.1.2預案啟動

  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泄漏,爆炸事故可能造成3人以上傷亡,下落不明,損失巨大時,總指揮要決定立即啟動集團公司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泄漏,爆炸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6.2響應程序

  1)啟動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后,集團公司信息化調度中心要立即電話通知指揮部成員到達指定地點;

  2)立即通知各專業組成員按照應急救援預案進行事故搶險;

  3)保持各專業難和指揮部之間的通信聯絡;

  6.3處置措施

  6.3.1事故處置程序

  1)信息化調度中心接到總指揮命令后,按照《集團公司安全事故應急救援綜合預案》中“安全生產事故電話通知順序”立即通知總指揮部成員到達信息化調度中心集合。

  2)指揮部成員到達信息化調度中心后,按照總指揮或副總指揮的指示,立即奔赴事故現場,成立現場搶險救災專業組,協助事故單位開展搶險救災工作。

  3)搶救事故前,現場搶險救災指揮部要根據現場情況制定搶救方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4)營救人員應沉著冷靜,根據災情和現有條件進行施工,行動中必須保證統一的指揮和嚴密的組織,防止災情擴大,避免二次事故的發生。

  5)事故單位在搶救過程有困難時,指揮部可抽調其他單位有經驗、有技術的骨干力量,進行緊急增援。

  6)醫療救護組要安排到達井下事故現場附近,對搶救出的受傷人員進行緊急醫療救治或護送重傷人員上井救治。

  7)搶救出傷員后,必須判斷傷性的輕重,人員較多時先搶救重傷人員,后搶救輕傷人員,并按照 “三先三后”的原則,即(1)對窒息或心跳呼吸停止不久的傷員必須先復蘇后搬運。(2)對出血傷員必須先止血后搬運。(3)對骨傷的傷員必須先固定后搬運。

  6.3.2救援行動

  救援工作由事故單位正職或分管副職統一指揮迅速開展搶救工作。

  1)發生重大鍋爐爆炸事故后,應及時積極組織進行事故自救互救,集團公司專業技術人員應協助事故單位制定搶險方案.

  2)鍋爐,壓力容器搶險人員應立即趕赴現場,在指揮部的指揮下開展搶救工作.保衛處出動警力,迅速趕赴現場,維持秩序,做好警戒工作。

  3)發生重大鍋爐爆炸事故后,現場人員應緊急停爐,及時積極組織人員進行事故搶救;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蒸汽燒傷.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緊急停爐按以下步驟執行:立即停止給煤和送風;減少引風;迅速將爐火熄滅降低鍋爐壓力;加速爐膛冷卻.因缺水事故而緊急停爐時,嚴禁向鍋爐補水和進行排汽調整;若鍋爐為燃氣鍋爐,應立即關閉進氣閥門,斷開燃燒器電源。

  4)壓力容器泄漏或爆炸事故(含有危害或有毒氣體液體)根據危害范圍分為3個區域:

  a、事故中心區域.中心區即距事故現場0—500m的區域.此區域壓力容器泄漏濃度指標高,有擴散,并伴有爆炸,火災發生,建筑物設施及設備損壞,人員急性中毒。

  b、事故波及區域.事故波及區域即距事故現場500—1000m的區域.該區域空氣中壓力容器泄漏濃度較高,作用時間較長,有可能發生人員或物品的傷害或損壞。

  c、受影響區域.受影響區域是指事故波及區外可能受影響的區域,該區域可能有從中心區和波及區擴散的小劑量泄漏危害發生壓力容器泄漏或爆炸事故按上述區域設定警戒。

  5)壓力容器大量泄漏時,壓力容器搶險隊成員及保衛科警力及時趕赴現場,按要求搶救 。

  ①首先疏散群眾,封鎖事故地段,場所,設定警戒線;

  ②處理周圍易燃易爆物品,同時杜絕明火,防止引起爆炸或火災;

  ③現場人員應立即關閉事故區域的總閥門和關閉事故現場上一級閥門;

  ④專業搶險人員佩戴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及搶險用具進入現場進行搶險采取措施,防止人員中毒;

  ⑤對遇險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員至醫院進一步治療;

  ⑥消防大隊,救護大隊按搶險方案進行滅火和防爆救援工作。

  6)當站內壓力容器大量泄漏時,值班長立即通知操作人員采取緊急措施,佩戴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及搶險用具進行搶險,采取措施,防止人員中毒。關閉事故區域的總閥門和關閉事故現場上一級閥門然后配合消防隊或救護隊進行搶險。

  7)當壓力容器發生爆炸后

  ①若壓力容器內氣體有毒有害,現場人員應佩戴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疏散人員并采取措施防止人員中毒.

  ②杜絕明火,防止引起火災和擴大事故.

  ③關閉事故區域的總閥門和關閉事故現場上下級閥門.

  ④專業人員佩戴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及搶險用具進入現場進行搶險.

  ⑤對受傷人員進行緊急救治并護送重傷員至醫院進一步治療.

  ⑥消防大隊,救護大隊進行滅火和防爆救援工作.

  8)當壓力容器大量泄漏發生火災時

  ①立即疏散人員,操作人員佩戴防毒面具,空氣呼吸器,并采取措施,立即疏散人員,防止人員中毒.

  ②切斷事故現場電源,正確選擇滅火器材,材料撲救火災.

  ③消防大隊,救護大隊負責火災的搶險和救援工作,與熟悉現場情況人員配合,及時了解掌握現場災情發展情況并匯報指揮部,制定正確救人和滅火措施.

  ④根據指揮部營救遇險人員和滅火措施所要求的任務,到達指定地點選擇正確滅火器材,材料搶救傷員,撲滅火災.

  ⑤完成對災區遇險人員的救援和事故處理.

   9)醫療專業組做好搶救傷員工作.

  10)處理事故時,首先要排除對人身和設備有危險的故障.

  11)泄漏,爆炸,火災事故救援結束后,應對環境影響進行評價.

  12)重大鍋爐事故,壓力容器大量泄漏發生后,要及時通知有關

  質檢部門協助處理.

  6.4擴大應急

  集團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要同事故現場保持密切聯系,當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爆炸事故擴大, 現場情況惡化,救援力量和消防力量不足時,應及時申請地方政府或上級機關支援.

  6.5應急恢復

  集團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待現場救治情況好轉,事故得到控制,人員全部撤離完畢,現場指揮部便可宣布應急恢復,搶險工作完畢,應及時清點人員,檢查各項設施。按照事故搶修方案和措施,積極組織人員搶修損壞的設施。除事故區域外其它地方應按要求逐步恢復供氣和供電,善后處理工作由事故發生的單位進行,集團公司按要求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

  6.6應急結束

  當重大鍋爐或壓力容器爆炸事故被徹底控制后,由集團公司應急處理指揮部宣布應急響應結束,信息化調度中心按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進行總結評審工作。

  7 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總指揮部設立專門的應急消防中心備有足夠的ABC干粉滅火器,MTZ二型二氧化碳干粉滅火器;砂袋,砂子,鐵鍬,消防水管等;并準備汽車吊1 臺;空氣呼吸器20臺.

  8 其它

  1)重大壓力容器爆炸事故發生后,同時啟動《重大易燃易爆危險品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地面火災事故應急處理預案》,《重大危險化學品泄漏事故應急處理預案》。

  2)事故搶險進程登記表及應急響應或演練等相關記錄,要按一體化文件的有關要求進行記錄和評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凤阳县| 长岭县| 曲周县| 屯留县| 兰坪| 平顺县| 新邵县| 浙江省| 南宁市| 蒲城县| 集贤县| 新安县| 张家界市| 涞水县| 灯塔市| 青岛市| 新蔡县| 自贡市| 赤水市| 云南省| 资中县| 南岸区| 喜德县| 溆浦县| 古丈县| 南平市| 庆安县| 清水河县| 阿拉善右旗| 安庆市| 朝阳县| 尼勒克县| 长武县| 兴业县| 温泉县| 绥阳县| 来安县| 教育| 措勤县| 九龙坡区| 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