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毛片姜怡,王局长把白洁做到高潮,japanese19第一次,精品熟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

聯系方式 | 業務合作 | 會員

濟南市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實施方案[2009]

2009-09-02   濟安發[2009]15號   |   收藏   發表評論 0

關于印發濟南市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有關部門:

  為深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各項工作要求,根據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山東省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魯安發[2009]12號)要求,在深入開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同時,全面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和監管監察隊伍“三項建設”。市安委會研究制訂了《濟南市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實施方案》,經市政府領導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意見,認真貫徹落實。

二00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濟南市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實施方案

  為認真落實山東省人民政府安全生產委員會《關于印發山東省安全生產“三項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魯安發[2009]12號)要求,扎實有效推進“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的各項工作落實,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和監管監察隊伍建設,不斷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的持續穩定好轉,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基本原則

 。ㄒ唬┲笇枷搿I钊胴瀼芈鋵嵖茖W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指導原則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的總體部署,以提高安全生產執法效能為出發點,加強安全生產法規工作、安全標準化建設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推進安全生產法制建設邁出新步伐;以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為著力點,加強基層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推進安全生產體制建設取得新進展;以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為落腳點,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工作機制,推進安全生產機制建設取得新成效;以強化安全生產基礎、提高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為目標,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推動作用和企業的安全生產主體作用,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推進安全生產技術改造與科技進步,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和事故預防與應對能力;以提高安全監管執法隊伍執行力和公信力為主線,以提高隊伍整體素質為目標,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全面推進干部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為實現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明顯好轉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和組織保障。

 。ǘ┕ぷ髂繕恕Mㄟ^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建設,制定實施相關法規、規章和標準并貫徹實施;基層安全監管機構和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察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和規范;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安全生產運行機制進一步健全完善。通過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進一步強化基層基礎工作,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和事故預防與應對能力。通過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作風優良、恪盡職守、勤政為民、清正廉潔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隊伍。

 。ㄈ┗驹瓌t

  1、堅持安全發展的指導原則,推進依法行政、體制機制創新。

  2、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建立更加有效的事故預防機制,確保我市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

  3、堅持“黨委領導、政府監管、行業管理、企業負責、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格局,形成全社會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堅持“打非、治違、抓責任”,推進重點行業領域安全整治,有效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的發生。

  5、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有計劃、有步驟地扎實推進安全生產“三項建設”。

  6、堅持當前重點建設與中長期建設相結合,促進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和監管監察建設全面協調發展。

  7、堅持尊重基層和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發揮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及企業的積極性。

  二、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建設

  (一)加強安全生產法制建設,建立規范的安全生產法治秩序

  1.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規和規章制度。各縣(市)區和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根據本地區、本行業安全生產形勢和特點,在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的基礎上,認真抓好《山東省工業生產建設項目安全設施監督管理辦法》、《山東煤炭監管條例》、《山東省道路交通安全責任制規定》、《山東省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山東省安全生產考核獎勵辦法》和市委、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工作的實施意見》、《貫徹實施濟發[2008]18號文件工作任務分工方案》、《濟南市落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責任暫行規定》、《濟南市落實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暫行規定》、《濟南市開展打非治違抓責任活動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實施方案》等相關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落實!渡綎|省煤礦企業安全生產許可證實施細則(暫行)》、《山東省實施煤炭法辦法》、《山東省超員和超限運輸車輛管理辦法》、《山東省道路運輸管理條例》、《山東省燃氣管理條例》、《山東省消防條例》、《山東省公共場所消防安全管理辦法》、《山東省建筑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辦法》、《山東省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消防安全管理辦法》、《山東省城市公共消防設施管理辦法》等法規目前正在修訂完善,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按要求抓好學習貫徹。

  2.規范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行為,加強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監督。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全面推進安全生產依法行政。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責任制度,明確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職責、責任追究范圍、主體和程序。建立完善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辦法和執法文書使用規范,進一步規范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行為,科學界定行政執法標準。進一步加大對各級執法監察隊伍的考評力度。修訂完善《濟南市安全生產行政執法質量考核評議辦法》,加強對各級安監部門行政執法質量考核評議工作,促進規范執法、嚴格執法。探索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對各縣(市)區制定的行政執法計劃、履行執法職能、規范執法行為、增強執法能力、提高執法效能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要加強安全生產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積極推進政府信息公開,主動接受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

 。ǘ┩晟瓢踩a標準體系,大力推進安全標準化建設

  3.完善安全生產地方標準體系。在國家和山東省安全生產標準體系總體框架下,加快建立健全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建筑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高危行業,以及冶金、有色、機械、建材、輕工等工礦商貿行業安全生產標準體系,促進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各縣(市)區和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要積極推動安全生產標準制定,加快標準制定修訂工作速度,完善和細化標準體系。根據國家和山東省有關安全標準實施辦法,制定配套實施細則。通過技術、管理等安全生產標準的制定修訂,強化安全標準在市場準入方面的規范作用。

  4.完善安全標準化建設規劃、制度和規范?偨Y推廣近年來相關行業和領域安全標準化工作經驗,分行業、分領域制定發布安全標準化建設標準及指導意見,在煤礦、金屬非金屬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運輸、冶金有色、機械、建材、輕工、紡織等重點行業企業,全面開展安全標準化工作。選樹一批安全質量標準化“示范縣”。各級安監部門要結合實際,逐級制定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建設規劃(方案),按照《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標準化規范》要求,建立自上而下的培訓制度。修訂完善《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安全標準化考評辦法》、《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安全標準化考評辦法》和《煙花爆竹生產經營企業安全標準化規范》,加快制定危險化學品危險工藝、劇毒化學品和易燃易爆化學品生產企業安全標準化指南。

  5.完善安全標準化建設政策措施。要把安全標準化工作與企業市場準入、風險抵押金、安全生產責任險、安全等級評定、名優品牌建設、先進評比等工作相結合,建立健全企業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的激勵機制。加強對安全標準化建設的監管,將標準化工作與相關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生產執法檢查有機地結合起來,建立安全標準化方案備案制度、統一公告制度、信息發布制度等,提高監管工作效果。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要根據本地、本行業(領域)實際,分別確定不同類型的企業作為標準化建設的典型,通過樹立、推廣典型,指導推動本地區和相關行業(領域)企業安全標準化建設。

  (三)落實政府安全生產監管職責,進一步完善安全生產監管體制

  6.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7號和市委18號文件,建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監管、行業管理、企業負責、社會監督”的安全生產工作格局,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各級政府要切實承擔起安全生產監管職責,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中,堅持與社會發展、社會穩定等各項工作同步部署、同步推進、同步總結、同步考核。認真落實政府、部門、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逐級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和承諾書,保證政府安全監管職責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到位。

  7.健全“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體系。認真貫徹市政府55號文件,各級政府要把安全生產擺在重要的位置,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安全生產例會,分析、部署、督促和檢查本地區的安全生產工作;要建立健全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實行“一崗雙責”,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是本行政區域、本部門職責范圍內安全生產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對安全生產工作親自抓、負總責;分管負責同志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統籌協調和督促檢查,推進安全生產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要按照“管業務也要管安全”的原則,對分管范圍內的安全生產工作負直接領導責任。要層層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特別要加強縣鄉兩級領導干部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

  8.認真履行部門安全監管職責。安監部門是安全生產的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是相關行業(領域)安全生產的主管部門,要按照市政府55號文件規定要求,認真履行安全監管職責。各級安監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各負其責,密切配合,提高安全監管效能。

  9.認真落實煤礦地方監管職責。市有關部門要按照煤礦安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企業負責”的原則,健全煤礦安全生產責任體系。相關縣(市)都要明確煤礦安全監管職能機構,落實煤礦安全監管責任,并配置與監管工作任務相適應的人員、裝備和經費。

  10.加強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安全監管機構建設。各縣(市)區要結合政府機構改革,著力推進地方安全監管機構特別是縣級安全監管機構建設。要依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各類企業和從業人員數量、地區國內生產總值、相關產業和行業發展狀況,配備能夠適應安全生產工作需要的安全監管人員,增強各級安全監管機構的履職能力。要注重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等安全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建設,并納入各級政府安全監管體系。市有關部門要結合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工作實際,加強安全監管機構和人員力量。

  11.加快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和應急救援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政府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健全完善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按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要求,加快推進各級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機構的組建和充實工作,加強指導協調,理順管理體制,層層抓好落實,實現機構、編制、職責、人員、經費“五落實”。要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既負責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又負責應急救援協調工作。

  (四)建立健全安全生產工作機制,提高安全生產監管監察效能

  12.建立健全各級安全生產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綜合協調機制。依照市安委會職能,進一步健全安委會全體會議、專題會議、聯絡員會議、聯合督查等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安委會及其辦公室在信息交流、監督檢查、考核評估、綜合分析、擬定對策等方面的作用。認真履行安委會辦公室監督檢查、綜合協調的職責,督促、檢查安委會會議決定事項落實情況,并認真抓好安全生產績效考核。各縣(市)區安委會和市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也要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定期向市安委會報告本地區、本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情況。通過各級安委會綜合協調職能的發揮和行業主管部門工作責任的落實,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進一步強化安委會各成員單位之間的協調配合,健全部門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煤礦整頓關閉、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監管等多個領域的聯席會議制度,以及安全監管機構與有關部門聯系溝通等制度。

  遵循權責一致和充分發揮各方面積極性的原則,在煤礦、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等方面的安全生產檢查、專項整治和整頓關閉行動中,要建立完善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形成執法的整體合力,提升安全生產行政執法的權威性和有效性。

  13.建立健全安全生產激勵約束機制。研究制定安全生產考核獎勵辦法,對安全生產成效顯著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以適當形式予以表彰或獎勵,充分調動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安全監管監察干部的積極性。按照實事求是、科學合理的原則,完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制度;嚴格落實月通報、季公布、年考核制度,促進政府安全監管責任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

  14.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監督機制。深入貫徹落實市政府20號文件,推動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依法對企業落實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生產管理、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等情況實施監督,嚴格執法檢查,認真履行日常監督、定期檢查和專項整治。督促企業法定代表人切實履行企業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層層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把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到每個環節、每個崗位、每個人。各縣(市)區和市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要加強對企業領導班子特別是“第一責任人”安全生產履職盡職情況的考核,嚴格高危行業各類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資質管理,監督檢查相關人員持證上崗情況。要嚴格事故責任追究,加重對事故企業直接責任者的責任追究,推動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化和規范化,確保企業依法依規生產經營,生產必須安全,不安全不允許生產,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和規章制度等各項要求落到實處。

  15.探索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機制。各縣(市)區和市行業(領域)主管部門要積極探索建立企業安全生產誠信機制,推行企業安全承諾,總結推廣一批安全生產誠信建設的典型經驗,積極倡導、培育企業安全誠信意識。健全完善安全事故和職業危害重大事件企業“黑名單”公告制度,及時公告存在非法違法生產行為、存在重大安全生產隱患和職業健康危害嚴重的企業和重特大事故責任單位及法定代表人。工商、金融、保險以及具有資質管理的安委會相關成員單位對“黑名單”企業進行必要的限制,以有效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督促企業建立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自我約束機制,落實企業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主體責任。

  16.建立完善生產安全事故信息管理機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完善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辦法,逐級規范生產安全事故信息報告和處置工作。完善生產安全事故統計和行政執法統計報告制度,確保事故統計準確及時。完善生產安全事故、重大事故隱患舉報處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舉報信息處理機制,加大舉報信息的核查處理力度。完善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信息發布制度,積極引導社會輿論。

  17.健全完善事故查處和責任追究機制。堅持“四不放過”原則,按照“實事求是、依法依規、注重實效”的基本要求,認真查處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完善和落實事故通報、事故結案和事故責任追究報備、事故案例評析等制度。事故調查要實行事故調查組負責制,查清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訓,舉一反三,制定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建立事故教訓推動工作機制。完善生產安全事故責任追究機制,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嚴肅追究事故責任人的責任,查處事故涉及的失職、瀆職以及事故背后的腐敗行為。監察、安監、公安、工會等部門要定期對事故責任追究和整改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公開檢查結果,接受社會監督。

  三、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

  1.加強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加快全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與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建設,完善相關功能,建立應急救援資源數據庫。進一步加強現有危險化學品、非煤礦山和漁業等專業應急救援中心建設,配備相應的應急救援裝備。各縣(市)區結合實際,建立自己的專業應急救援骨干隊伍。

  2.加快推動安全生產科技進步。實施科技興安戰略,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科技含量和工藝、技術、裝備的安全水平。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技術改造,推進重點煤礦企業對礦井通風系統、瓦斯抽采系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防塵滅火系統以及提升、運輸、供電系統等進行安全技術改造。制定并落實尾礦庫治理方案,推動非煤礦山企業、選礦企業全面治理尾礦庫。實施地下礦山機械通風、防水、防火、防采空區地表塌陷專項技術改造,開展露天礦山一面坡和傘檐開采專項技術改造。大力推動化工企業加強安全技術改造。重點對涉及危險工藝的化工生產裝置進行自動化控制技術改造,加快安裝安全聯鎖裝置;對安全防護距離不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城區危險化學品生產和儲存企業進行搬遷;對重大危險源裝置進行增設遠傳和連續監測報警裝置的改造;對液化氣體、劇毒液體等重點儲罐進行增設緊急切斷裝置的改造;對危險化學品槽車充裝進行使用萬向充裝管道系統的改造;對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車輛安裝監控車載終端系統。落實煙花爆竹產業安全發展規劃,鼓勵開展煙花爆竹生產機械和安全型藥物研發,積極推廣使用安全型藥物和生產機械。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生產檢驗檢測機構建設,督促指導煙花爆竹生產企業加快藥物安全性檢驗檢測能力建設,逐步建立煙花爆竹藥物安全日常檢驗檢測機制。各行業主管部門都要推動本行業領域加大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力度,切實提高整體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3.強化安全生產科技研發和推廣工作。各級安監、市有關部門要積極爭取同級財政加大投入,抓緊安全科技項目的立項、實施與驗收,拓寬安全科技投入渠道,大力推進重點行業(領域)科技項目的實施與示范工程。要搞好安全生產科技成果推廣應用,重點推廣煤礦瓦斯高效抽放和防突技術與裝備、煤礦安全網絡化綜合監測監控系統、礦井提升安全保護技術與裝備、礦山井下人員位置監測技術與裝備、非煤礦山井工礦機械通風技術和露天礦中深孔爆破開采技術、危險品和長途客運車輛行駛監控技術、高安全性煙花爆竹藥劑與生產技術、重大危險源監控與應急救援輔助決策系統、生產過程高可靠性安全管理體系等安全生產科技成果。企業要發揮安全生產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和應用的主體作用,主動自覺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裝備,積極開展先進、適用、成熟的安全生產技術應用與示范,改造提升現有生產工藝裝置,改善安全生產條件,提高企業整體安全生產水平。

  4.加強安全監管機構監管執法裝備建設。各縣(市)區安全監管監察機構要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爭取相關部門的支持,落實安全監管和執法裝備投入。同時,要多渠道爭取和籌措資金,提高安全監管機構和執法隊伍的裝備水平,創新監管執法手段,強化科學控管和執法,不斷提升安全監管執法水平和效果。

  5.加強安全生產信息系統建設。結合我市安全生產綜合監管應急救援指揮平臺建設,加快實施安全生產信息系統建設。將各縣(市)區安監部門的重要工作、重要執法事項,全部實行信息化管理。建立企業安全生產網絡臺賬,對企業的安全管理機構建設、隱患排查治理、安全管理人員到崗、培訓教育、應急救援演練等各項安全生產工作開展情況,通過安全監管綜合平臺,實施遠程動態監管,推進“科技興安”戰略的實施。

  6.加大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投入。各縣(市)區要設立與當地經濟發展相適應的安全生產專項資金,支持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安全生產技術改造、安全生產科研、安全生產宣傳培訓、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推動和引導地方、企業加大安全投入。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要制訂有利于安全生產的經濟政策,加大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投入。企業要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大安全生產投入,著重加強安全生產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技術改造、應急救援裝備建設等,真正使企業成為安全生產保障能力的建設主體和投入主體。

  四、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監管隊伍建設

  1.以強化機構職能為首要任務,加強機構建設。在各級政府機構改革中,安全監管機構只能加強,不能削弱。結合政府機構改革,加強安全生產綜合監管和職業健康監督管理等職能和機構建設。進一步建立完善安全生產培訓、宣傳教育和科研機構等體系建設。各縣(市)區和市有關部門要大力支持安監部門和執法隊伍依法履行職責,全面開展各項安全監管和執法工作。要進一步提高監管執法人員各項待遇,解決崗位補貼等。要確保安監隊伍穩定,進一步加強監管一線優秀干部的培養、選拔和任用。

  2.以加強業務建設為重點,提高履職能力。要經常分析研究新形勢下安全生產工作規律和特點,對安全發展重大問題進行戰略性、前瞻性、系統性研討,要及時把研討成果轉化為開拓創新的思路與決策。要強化業務培訓,制定培訓計劃,辦好各類執法資格和專題業務培訓班,加強新法律新法規、新知識新技術和現場檢查業務知識的培訓,著力提高廣大干部履職能力。

  3.以提高執法效能為目標,加強作風建設。各級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企業、深入現場,掌握實情,加強指導,解決實際問題。要積極創新安全監管方式方法,總結借鑒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切實提高監管水平。安監部門要堅持依法行政,加大執法力度,落實安全監管執法責任。要嚴格規范執法文書制作、違法行為查處、隱患督促整改等行為。要推進政務公開,規范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及時總結、廣泛宣傳安全監管系統在執法、事故調查、搶險救災等工作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五、實施要求和保障措施

 。ㄒ唬┨岣哒J識,加強領導。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安全生產“三項建設”的重要意義,把“三項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對“三項建設”的督促、檢查和指導。要把“三項建設”與貫徹落實市委18號文件結合起來,與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結合起來!叭椊ㄔO”涉及面廣、工作量大,要按照輕重緩急,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進一步深化、細化工作措施,明確實施步驟,有效推進各項建設工作。

 。ǘ┞鋵嵷熑,分步實施。市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推進安全生產“三項建設”。要結合本地區、本部門實際,制定“三項建設”中長期工作規劃并細化為年度工作計劃,落實領導責任和部門責任,建立涵蓋全面、責任明晰、執行有力的工作體系。尤其是在安全生產保障能力建設工作中,發改、財政、科技、經委、安監等部門要加強配合和協調,切實解決項目建設實施中的突出問題。要把“三項建設”情況作為2009年度安全生產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

 。ㄈ┙y籌協調,相互推動。安全生產法制體制機制、保障能力、監管監察隊伍“三項建設”與安全生產執法、治理、宣傳教育“三項行動”及“打非、治違、抓責任”活動,既密切聯系,又各有側重,必須總體部署、統籌協調,扎實推動、相互促進,為實現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好轉提供有力保障。

  各縣(市)區,市有關部門要根據本方案,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本縣(市)區、本部門“三項建設”實施方案,于9月10日前報市政府安委會辦公室。

  聯系人:武緒俊    電話:66608365

  郵箱:66608365@163.c0m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屏| 龙江县| 石景山区| 涞源县| 舒兰市| 察雅县| 文成县| 石首市| 东海县| 仙游县| 沅江市| 天柱县| 巴马| 城固县| 西藏| 天镇县| 隆林| 嘉禾县| 德清县| 阿城市| 柏乡县| 油尖旺区| 鄄城县| 甘南县| 宜宾县| 仪陇县| 奉新县| 永清县| 西乡县| 武城县| 阳曲县| 会理县| 平度市| 景泰县| 翁源县| 浦东新区| 光山县| 大新县| 临沭县| 白银市| 松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