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濫用添加劑
事件回顧: 使用了20多年的“面粉增白劑”——過氧化苯甲酰突然成了眾矢之的。12月9日,衛(wèi)生部收到國家糧食局提交的有關(guān)“停用面粉處理劑——過氧化苯甲酰”的申請材料。衛(wèi)生部將提請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委員會按照有關(guān)規(guī)則進行討論,再最后做出是否禁用的決定。
我們在不經(jīng)意間都吃過這樣的食品:一種板栗,不僅手感好,而且油光锃亮,秘訣是添加了蠟,但蠟在鍋里受熱融化后,直接附在了栗子皮和開裂后露出的栗肉上;一種豆芽,光溜溜的無根,秘訣是添加了激素和化肥;一種紅棗,十分新鮮光亮,口感泛甜,秘訣是添加了醬油和甜蜜素……
點評: 打蠟板栗、激素豆芽、人造紅棗所共有的特征是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添加劑是食品行業(yè)不可或缺的,但是一些商家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則給人們的健康帶來了危害。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在食品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zhì),另一種則是濫用食品添加劑。當前,國家已經(jīng)公布了首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zhì)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黑名單”,打擊整治行動正在各地深入開展。
相關(guān)部門要加強市場監(jiān)管,嚴厲打擊商販的非法行為。同時,廣大消費者買東西時也要多個心眼,認清食物原色與本質(zhì),提防過白、過艷、過香、過筋的食品。比如,買板栗時不要買開口的,質(zhì)量好的板栗顆粒并不大,外形均勻,用指甲一剝就開。選購豆芽時,先要抓一把聞聞有沒有氨味,再看有沒有須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