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一個人的身高與體重是有一定的比例的,確切地說,如果一個人的體重低于標準體重的百分之二十,臨床上就稱之為消瘦。消瘦往往表現為身體虛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傳染上疾病。出現消瘦,首先應查明消瘦的原因,在積極治療的基礎上,還要采用科學的調養。
1.“藥補不如食補” 消瘦老人要想胖起來,首先,在日常膳食中要力求做到各種營養素種類齊全、數量充足、比例得當。從食物中攝入的熱量,要大于消耗的熱量。這樣多余的熱量可在體內轉化成脂肪,使體型豐滿,體重增加。
2.膳食中要有足夠蛋白質的供給 每天從膳食中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滿足機體需要。一個消瘦的老人一天需要吃多少蛋白質呢?一般按每天每公斤體重1.2~1.5克供給。蛋白質的主要來源一是動物性食品如肉、蛋、乳及魚蝦等,二是植物性食品如五谷雜糧及豆類食品等。
3.食物多樣,不偏食 人類所吃的食物達2000余種,但沒有任何一種單一的食物所含的營養素能滿足人體需要。因此,消瘦老人每日攝取食物的種類盡可能多一些、雜一些,不要偏食。
4.少食多餐 老年人,尤其是消瘦的老年人,最好采取少食多餐的辦法,在兩餐之間應適當增加一次體積小、熱量高的點心或酸奶之類的食品。每餐所吃的食物既不過飽,又能滿足機體對各種營養素及熱量的需要。
5.清淡易消化 為了適應老年人心腎功能的逐漸減弱,所吃食物必須清淡易消化,少食油煎、油炸食物。三餐食譜力求干稀搭配、粗細糧搭配和葷素搭配,達到營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