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職業衛生信息收集與管理?
1.1職業衛生基本資料的收集?
(1)目的?
掌握本轄區職業衛生的基本情況及其動態變化,為制定職業危害控制和相關疾病防治策略、評價職業衛生工作提供基礎資料。?
(2)內容?
a.本轄區企業總數、企業職工總數;?
b.有害作業單位數、從事有害作業人員數;?
c.本地區有害作業行業、工種分布和有毒有害原材料的生產使用情況;?
d.從事有害作業的種類、有害因素名稱及接觸人數;?
e.各類有害作業場所有害因素監測定點及濃(強)度;?
f.各類有害作業場所有害因素檢測覆蓋率、合格率按有害因素分類;?
g.作業場所中檢測不合格的有害因素的名稱、存在濃(強)度超標率、及超標的幅度、超標點(場所)分布情況;?
h.接觸職業危害人群職業健康檢查的受檢率、年檢覆蓋率、職業病或疑似職業病的檢出率、診斷數、患病率等;?
i.職業病患者的個案調查資料等;?
j.急性職業中毒、職業病事故發生情況統計分析;?
k.工傷及意外傷害事故的調查資料等;?
l.職業衛生技術服務檔案;?
m.其他有關的職業衛生資料。?
(3)方法?
a.通過有關部門調查了解;?
b.收集匯總資料逐年積累;?
c.資料檔案化:建立目錄、統一分類、統一編碼、專冊登記,便于實現計算機管理。
(4)結果與評價?
a.基礎資料齊全、準確、完整;?
b.基礎資料的利用情況。?
1.2職業衛生檔案管理?
(1)目的?
掌握有職業危害的用人單位的職業危害情況、防治工作基本情況和動態變化,為防治工作提供依據。?
(2)內容和方法?
a.指導用人單位建立本單位的職業衛生檔案;?
b.建立目錄、統一分類、統一編碼、專冊登記,及時更新并實現計算機管理;?
c.檔案的主要內容?
•單位名稱、主要產品、工藝流程簡介,有害因素種類、名稱、產生環節、接觸人數等;?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監測結果登記;?
•職業健康體檢結果登記;?
•職業病危害預評價、衛生學評價。?
d.檔案格式由國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統一制定;?
e.每年檢查核對檔案的內容,記錄變動的情況。?
(3)職責分工?
a.國家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制定職業衛生檔案技術規范,并負責培訓和指導;?
b.省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職業衛生檔案技術規范進行培訓和指導,并對負責轄區內職業衛生檔案的收集、匯總、統計;?
c.省級以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本轄區內用人單位職業衛生檔案的建立進行技術指導并負責所轄區內職業衛生檔案的收集、匯總、統計、上報。?
(4)結果與評價?
建檔率、檔案合格率和指導情況。?
2職業危害因素監測?
2.1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監測?
(1)目的?
對有職業衛生、職業病診斷標準的有害因素和其他可能有嚴重職業危害的因素進行監測,為職業危害評價和治理提供依據。?
(2)內容與方法?
a.依據法律法規和衛生行政部門授權或企業的委托,在衛生行政部門資質認定的范圍內,開展監(檢)測工作。?
b.監測類別?
•系統監測?
——對象:新建、改建、擴建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竣工驗收前的測定;現有企業生產設備更新、改造、大修及衛生防護技術措施效果評價的測定;新工藝、新技術和新產品衛生學鑒定的測定。?
——測定方法:
對上述對象按不同的有害因素、作業工序、作業時間長短進行測定,對每道工序應有同一點不同時間連續測定至少三次。?
•抽樣監測:
對工作場所有害因素作業點進行一次性測定。應在同一點不同時間內測定(采樣間隔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采取樣品不得少于三個(次)。?
•定期定點監測:
對作業點有害因素濃度(強度)進行日常的定期定點測定。每個點至少采取一個樣品(次);對有害因素作業點進行一次性測定,應在同一點不同時間內測定(采樣間隔時間不得少于1小時),采取樣品不得少于三個(次)。?
•個體接觸水平監測:?
佩戴個體采樣器的監測:
應以工種為單位,選擇有代表性的職工,佩戴個體采樣器,每個作業班連續采樣不少于4小時。同一工種,僅對一名職工作個體測定,須測定三次;如對三名或三名以上職工作個體測定,則取其個體平均接觸水平。?
——不佩戴個體采樣器的監測:
應以工種為單位,對每道工序作業點測定一次,記錄每名職工每道工序的作業時間,以下列公式計算時間加權平均濃度(TWA),至少重復三次,取其平均值。
TWA=(C1t1+c2t2+……+cntn)÷(t1+t2+……+tn)=ΣCT/ΣT
式中:c1……cn為某工序或某點測定時的有害物質濃度。
?t1……tn為相應的接觸時間(h)。?
ΣCT為各工序或各點有害物質濃度與相應接觸時間(h)的乘積之總和。?
ΣT為接觸時間之總和。?
c.監測定點原則?
•監測點是指作業人員在生產過程中經常操作或定時觀察易接觸有害因素的作業點。?
•同一車間,同一有害因素,不同工種、不同設備、不同工序,須分別設測定點。?
•同一車間,同一有害因素,同一工種、同類設備或相同操作,至少設一個測定點。?
•同一車間,不同有害因素,須分別設測定點。?
•物理因素監測點應根據各自的測試規范要求定點。?
•工作場所有害因素監測點的確定、變更或取消,由所在地縣級疾控機構認可。?
•監測點確定后,應繪制測定點方位平面圖。?
d.各類有害因素的監測主要行業工種的選擇?
、俜蹓m?
有害因素名稱 |
行 業 |
工 種 |
矽 塵 |
礦 山 |
掘進、支柱、爆破、運輸、選礦 |
石粉加工 |
碎、碾磨、篩選、搬運 | |
!× |
破碎、碾磨、配拌料、投料、搬運、窯爐維修 | |
建 材 |
石料加工 | |
耐火材料 |
破碎、碾磨、拌料、成型、裝出窯、干燥、搬運、維修 | |
鑄 造 |
配砂、拌料、造型、開箱、落砂、清砂、維修 | |
陶瓷和搪瓷 |
破碎、碾磨、配拌料、成型、干燥、裝出窯、搬運 | |
|
原料:粉碎、碾壓、風選、軋彈、混料、篩選 | |
石棉制品 |
梳紡:梳條、紡線、合股、捻線、打團 | |
|
編織:制繩、倒線、織布、織帶、壓型、包裝 | |
滑石塵 |
|
石棉制品加工各揚塵工種 |
礦 山 |
采礦、破粉碎、搬運、干燥、包裝、維修 | |
滑石制品 |
使用滑石粉的各工種 | |
煤 塵 |
煤 礦 |
采煤、爆破、煤礦混合、支柱、搬運 |
送 煤 |
粉碎、篩選、搬運、維修 | |
發電、焦化、港口裝卸 |
裝卸、粉碎 | |
水泥塵 |
水泥生產 |
熟料各工種、成品包裝 |
其他塵 |
略 |
略 |
有害因素名稱 |
行 業 |
工 種 |
硫化氫 |
石 油 |
開采、煉油 |
|
硫化物制造 |
二硫化碳、硫化鈉 |
|
染料、顏料 |
硫化染料 |
|
人造纖維 |
噴絲 |
|
腌魚、腌菜、池糟、窯井 |
疏浚、清理 |
|
污水泵站、下水道等 |
|
氮氧化物 |
化工 |
硝酸制造及硝化反應 |
|
冶金、機構 |
酸洗 |
|
下一篇:做好職業健康檢查的質量管理 |